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分层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夯实

  •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2)与点B(3,n)关于y轴对称,则(       )
    A、m=3n=2 B、m=3n=2 C、m=2n=3 D、m=2n=3
  •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3,2)
  • 3. 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一点M(23) , 则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
    A、(2,3) B、(-2,3) C、(-2,-3) D、(-3,2)
  • 4. 点A(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5. 点P(m,3)和点Q(2,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为
  • 6. 已知点A(a,5),B(2,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
  •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30)C(11)

    (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 , 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
    (2)、请写出点A'B'的坐标:A'),B').
  •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33C12 . 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 点A、B、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A1B1C1 , 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A1                                  ),B1                                ),C1                                  ).

二、能力提升

  • 9. 已知点P(m-1,4)与点Q(2,n+2)关于y轴对称,则nm的值为(      )
    A、-2 B、12 C、-12 D、1
  • 10. 如果点P2,b和点Qa,3关于直线x=1(平行于y轴的直线,直线上的每个点的横坐标都是1)对称,则a+b的值是(    )
    A、3 B、1 C、5 D、5
  • 11.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0.4,1.2 . 若将平行四边形先沿着y轴进行第一次轴对称变换,所得图形再沿着x轴进行第二次轴对称变换,轴对称变换的对称轴遵循y轴、x轴、y轴、x的规律进行,则经过第2022次变换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A的坐标为(       )

    A、0.4,1.2 B、0.4,1.2 C、1.2,0.4 D、1.2,0.4
  • 12. 剪纸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剪纸作品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如图,蝴蝶剪纸是一幅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E坐标是(23) , 现将图形进行变换,第一次关于y轴对称,第二次关于x轴对称,第三次关于y轴对称,第四次关于x轴对称,以此类推 , 则经过第2023次变换后点E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4,1),C(-1,2).

    ⑴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⑵请直接写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    ▲    

    ⑶△ABC的面积=    ▲    

    ⑷在y轴上找一点P , 使得△APC周长最小,并求出△APC周长的最小值.

  •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1,2C3,1 , 请你在坐标系内找一点P(不与点B重合),使PA=BAPC=BC , 则点P的坐标是

  • 15.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3,3),B(-2,0),C(-1,1),△A'B'C'与△ABC 关于y轴对称,点A的对称点为A'。

     

    (1)、作出ΔA'B'C';
    (2)、写出A'的坐标;
    (3)、若P为x轴上一动点,当CP+A'P最小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 16. 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

    (1)、请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
    (2)、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3)、在x轴上求作一点P , 使点P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请标出P点,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______.

三、综合拓展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m,n),则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

  • 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x 轴负半轴上,点 By 轴的正半轴上,点 C 在第二象限, OA=1AB=BC=5ABBC .

    (1)、A 点坐标为B 点坐标为C 点坐标为
    (2)、过点 C 作直线 MN 平行于 x 轴,点 P 是直线 MN 上一点,点 P 在第二象限,且 ABP 的面积是 ABC 面积的2倍,则点 P 的坐标为
    (3)、在 x 轴上有一点 D ,使 BDA=12BAD ,则点 D 的坐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