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B)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下列瓷器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细瓷土 B、清水去尘 C、坯上刻字 D、烧制陶瓷
  • 2.  小明热爱劳动,他进行的下列劳动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摘菜 C、生火 D、扫地
  • 3. 下列变化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生锈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闻气体气味
  • 5.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于世.下列作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山西汾酒 B、荣昌折扇 C、潮州刺绣 D、南阳玉雕
  • 6. 下列符合实验操作要求的是
    A、边称量KNO3固体边吃零食 B、直接用手触摸溶液感知温度变化 C、操作时穿实验服并戴护目镜 D、实验后将剩余废液倒入下水道
  • 7.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陶瓷烧制 C、粮食酿醋 D、古代炼铁
  • 8. 在下列粽子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粽叶 B、洗粽叶 C、包粽子 D、煮粽子
  • 9.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装药品 C、滴加稀硫酸 D、加热液体
  • 10.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液体的倾倒 C、给液体加热 D、处理实验废液

二、填空题

  • 1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12.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下同);用于搅拌,加速固体溶解的仪器是
    (2)、欲用容积为30 mL的⑦盛装液体加热,可用于夹持的仪器是 , 最多可盛液体mL。
    (3)、量取25mL液体试剂时,使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4)、用⑧称取一定量食盐,称量时食盐应放在盘(填“左”或“右”);若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 直至天平平衡。
  •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实验中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mL。
    (2)、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盖2次的目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4.

    小军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这些白烟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于是他在参加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提出这一问题。

    【提出猜想】

    小军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CO2);小帅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H2O);小红同学则猜测白烟是石蜡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固体小颗粒。

    【实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见图1),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同学的猜测。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住白烟(见图2),烧杯内没有出现水珠,证明白烟的成分不是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见图3,注意不能与烛芯接触),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白烟是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的猜测。

    【拓展提升】

    (4)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并不全部是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