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B)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变化
  • 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镁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 3. 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元素种类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 4.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六月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容易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间隔较大 C、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一一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 5. 长白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 6.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 7. 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把氧气变成液氧,液氧的体积比氧气体积小,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8. 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HA 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DHA 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C、DHA 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6:1 D、DHA 中含有氧分子
  • 9.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B、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 10.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二、推断题

  • 11. 下图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请在A、B处填入符合要求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C、D处填入粒子名称,E处填物质的类别。

    则:B;C;E

三、填空题

  • 12. 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的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如图1)。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①分析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②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他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化学实验也要“数字化”。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2,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至170秒时绘制出图3中曲线AB段,接下来用手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左右,绘制出曲线BC段,对比曲线AB段和BC段,分析推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②300秒时松开双手,停止加热。立即倒转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观察到曲线CD段氧气浓度下降速率比曲线AB段降低得更快,分析推理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一些常见元素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8 O

    9 F

    10 Ne

    (1)、①的元素名称是
    (2)、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3)、X3+与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质子数是

四、实验探究题

  • 14.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分析讨论】E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写一条)。

五、计算题

  • 15. 已知两种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A原子的质子数为a,求B原子的质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