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上2.5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近几年,由于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和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2. 谚语“一山难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可解释为(   )
    A、虎身体庞大,因此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僻,不喜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
  • 3. 某同学列举了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草→野兔→狐狸→虎 B、草→野兔→狐狸→虎 C、草→野兔→狐狸→虎→细菌 D、虎→狐狸→野兔→草
  • 4. 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意义的是(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5. 下图是一个特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果人是这个食物网中的 一 员,那么最有可能代表人的是(       )

    A、 B、 C、 D、
  • 6.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特化为刺,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大量水分。同时,仙人掌的根系非常发达,可深入地下十几米获取水源。仙人掌的根系可以固定沙丘,减少风沙的流动,为一些小型昆虫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增加了沙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此现象主要体现了(  )
    A、环境能适应生物的变化 B、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C、变化的环境会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不断变化的环境
  • 7.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中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农谚“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体现影响庄稼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空气
  • 8. 如图为某镇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下列关于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含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青蛙→鸭 B、青蛙和鸭是捕食关系 C、青蛙和鸭是竞争关系 D、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杂草等
  • 9.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A、啄木鸟的喙长而尖,更有利于空中飞行 B、仙人球根系发达,更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 C、北极熊有厚实的皮毛,更有利于适应寒冷的环境 D、枯叶蝶的颜色和体态与枯叶相似,更有利于躲避敌害
  • 10.   “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若出现谚语中的“倒春寒”,则会使该地出现小麦不出穗、果树不结果等农作物冻害惨状。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 11.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两地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 12.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意在呼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活动 B、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该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偷猎、丧失栖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 13. 角蜂眉兰是一种兰科植物,如图所示,它的花酷似一种雌黄蜂,骗取雄蜂前来和它“交配”,从而帮助它传播花粉,下列现象与角蜂眉兰适应环境的方式类似的是(    )

    A、雪地中雷鸟身附白色羽毛 B、南美天蛾静止时如着生地衣的树枝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 D、有毒金环蛇的体表有黑黄相间的鲜艳环纹
  • 14. 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型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如形似树叶的叶䗛、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绿色的长蝎,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

    A、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B、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C、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D、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 15. 关于生物对气候适应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很小,甚至变成针刺状,是为了减少蒸腾 ②热带草原上的斑马用迁徙的方法度过干旱季节 ③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都很短,以减少水分流失 ④狮子用夏眠的方法度过高温干旱季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6.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峰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A、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 B、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D、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二、填空题

  • 17. 台州市和合公园环境优美,成群的天鹅、白鹭在水中嬉戏、捕食。某校生态研究小组调查了其中的部分生物,用表格记录了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用✔表示),并完成了捕食关系记录表。

    捕食者

    被捕食者

    天鹅

    河虾

    鲫鱼

    白鹭

    水草

     

     

    河虾

     

    鲫鱼

      
    (1)、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
    (2)、请根据捕食关系写出一条包含白鹭的食物链:
  • 18.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科学小组同学,认真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变化、阅读书本中相关的资料。根据科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选填“适应”或“影响”)
    (2)、苔藓总生长在树干的背阴面,这是受到阳光这一因素的影响;青蛙到了冬天会冬眠,这是受温度这种因素的影响。上述两种因素可统称为
    (3)、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 19. 白尾地鸦(如图)是仅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特有的鸟类,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和“全球狭布鸟种”。下图是某动物协会对危害鸟类生存因素的调查结果。

    类别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

    危害程度

    20%

    60%

    12%

    8%

    (1)、对鸟类生存危害最大的因素是
    (2)、下列是白尾地鸦的一些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其中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有____。
    A、雌雄同形同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 B、沙褐色的羽毛,在沙地中能伪装自己 C、被覆密毛的鼻孔,能抵抗干旱和沙尘 D、嘴锋长而稍向下弯曲,能挖掘埋在沙中的食物
    (3)、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式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为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建立了塔里木胡杨林国家公园,这种保护方式属于
  • 20. 某河流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漂浮在水面,研究团队通过引入食藻虫等方式,对该河流水质进行治理改善。该河流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所示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2)、图中生物,与黑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3)、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1.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现象,是长期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的。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 , 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 22.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现象,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为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填字母)的结果。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3)、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在斗争中,具有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 23. 稻田养鸭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养殖方式,因为稻田本身具有复合生态系统,鸭子在稻田中捕食,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同时,合理利用鸭粪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如图是某农场稻田养鸭的运作模式。

    (1)、图中非生物因素有(列举两个)。
    (2)、昆虫和鸭之间存在的生物关系有
    (3)、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4.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其中蛇与鹰的关系为

四、综合题

  • 25. 青山湖水上森林近期因独特的“抹茶湖”景观成为杭州热门打卡地,每年4月至10月,湖面被绿色浮萍完全覆盖,远望如巨型抹茶蛋糕,阳光穿透林间时更显层次感,近百亩池杉与落羽杉浸泡水中,形成树在水中生长的独特生态,木栈道穿行其间,还可以近距离观察黑天鹅、大白鹅、绿头鸭等生物。

    (1)、水面上绿色的植物是浮萍,根据以上知识卡信息推知浮萍是用进行繁殖的(填“种子”或“孢子”)。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的食物链
    (3)、池杉与落羽杉作为典型的湿地树种,长期浸泡在水中,其根部呼吸依赖于“呼吸根+通气组织+代谢调节”等独特的结构,解决了水环境中的缺氧难题,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26.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鹭和鱼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关系。
    (3)、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