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上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强化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A、位于液泡的上方  逆时针 B、位于液泡的上方   顺时针 C、位于液泡的下方  逆时针 D、位于液泡的下方   顺时针 
  • 2. 图甲是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图乙为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4个视野的亮度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③②①④ B、要想看到视野③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4进行组合 C、图甲中视野④中的物像放大的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最清晰 D、要想看到视野④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6进行组合
  • 3.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 4. 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繁殖 B、排出废物 C、遗传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 6. 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赛场上的“显眼包”——机器狗,承担了搬运器材的工作。下列关于机器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B、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它是生物,因为它会运动,帮助搬运铁饼 D、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根据指令作出反应
  • 7. 犹如硅胶玩具的水滴鱼属于生物,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能呼吸 B、能进化 C、能游动 D、能生长
  • 8.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9. 如图所示为小莲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其中被称为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的是(   ) 

    A、 B、 C、 D、
  • 10.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图像应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 1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是 , 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1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著名诗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所展现的生物特征有哪些。  (填“繁殖”、  “生长”、  “呼吸”、“遗传”、  “变异”或“应激性”)

    (1)、 “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2)、红杏出墙,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3)、“红杏出墙”,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的特征。
  • 13. 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及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染色时滴加的液体为

    (2)、小明正确操作显微镜后,看到如图2的图像,显微镜下看到的边缘黑的圆圈,很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图3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____。
    A、1、3、5 B、2、4、6 C、2、4、5 D、2、3、5
  • 14. 如图甲所示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标号的名称[③]和[⑦]
    (2)、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也移动,说明异物在上,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不移动,就更换一个目镜,发现异物还在,说明异物在上。
    (3)、若环境光线较暗,应该使用[⑥]中的
    (4)、如图乙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的两次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并按顺序排列)。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5)、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结构中深色的部分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 15. 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使用图2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_______。


       

    A、1、3、5 B、2、4、6 C、2、3、5 D、2、4、5
    (3)、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提高视野亮度?(写出两种方法)。
  • 16. 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

    “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1)、放大镜B 相当于图乙中的(填结构序号)。
    (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环节出现了问题。
    (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点即可)
  • 17. 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
    (2)、  【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3)、  【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并简要说明理由
  • 18.  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

    (1)、 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 3 ,  6
    (2)、 如图所示: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____。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4)、 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进行染色。
    (5)、 在口腔上皮细胞时,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____。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四、综合题

  • 19. 浮游藻类监测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工作。小德对附近河流进行取样分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一种神奇的单细胞生物。

    (1)、调节对光过程,需要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镜(填“低倍”或“高倍”)对准通光孔。 
    (2)、图甲是两种状态下的观察视野,从视野a到视野b的操作为:转动转换器,切换高倍镜,并调节 , 直至画面清晰。
    (3)、此时发现画面亮度过低,小德将平面镜切换为凹面镜,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增加画面亮度:
    (4)、由于装片内水量过多,该单细胞生物移动速度过快,不易观察,可采取的措施有:
    (5)、图乙为视野中该生物所在位置及运动方向,下列关于其装片中所处真实位置及运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____。
    A、在左下角,向右上方移动 B、在右下角,向左上方移动 C、在右上角,向左下方移动 D、在右上角,向右上方移动
    (6)、通过资料查阅,最终确定该生物为绿眼虫,并绘制出细胞结构图,如图丙所示。小德认为其可进行光合作用,是由于该生物细胞中具有结构。
  • 20. 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____。  (填选项,下同)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2)、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  (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3)、继胡克自制显微镜后至今,显微镜技术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其中包括:A.光学显微镜;B.激光扫描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对此,请按照显微镜发展先后顺序排序:。(用字母代号表示)
  • 21. 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①中滴加的是

    (2)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乙的像,这是图甲中操作(填序号)不规范引起的。

    (3)如图丙所示,小墅同学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4)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视察到的细胞物像最大,选用的镜头组是

    (5)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丁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戊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②→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