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上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对于细胞的研究已经完善,不需要深入研究 D、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 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 3.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时会膨胀发软 B、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抗体 C、蜗牛受到触碰时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在光照的影响下会转动
  • 4. 2025年5月,宁波北仑连续数晚出现罕见的“蓝眼泪”,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观赏。经研究,这种现象主要由海洋浮游生物夜光藻聚集引起。当受到外界扰动等刺激时,夜光藻会发出蓝色荧光。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繁殖 B、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C、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 支原体肺炎是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会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以获取养料。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有反射活动 D、可以生长繁殖
  • 6. 如图所示为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7. 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
    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 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
  • 8. 下列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
    A、雌性水滴鱼能产卵 B、可自主生长 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从海底浮起
  • 9. 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想将视野从甲调节成乙,则他首先需要调节图丙中的(   )

    A、①粗准焦螺旋 B、②细准焦螺旋 C、③转换器 D、④载玻片
  • 10. 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如图所示,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应变为(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 11.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①是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以便快速找到图乙 B、向下移动载玻片,可以使图乙中的A点移动到图乙视野最中间 C、图甲的②是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可以使图丙中的视野更明亮 D、图甲的③是粗准焦螺旋,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使图丙中的视野更清晰
  • 12. 杭州亚运会赛场上的“机器狗”承担了搬运器材的工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生物,因为它会运动,帮助搬运铁饼 B、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根据指令作出反应 C、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 13. 如图,可以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 (      )
    A、 B、 C、 D、
  • 14. 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B、在视野丙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 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 15. 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使染色效果最明显,应将碘液滴加在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16. 小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在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如图),其中操作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利用图甲的方式盖盖玻片,可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一般①比②多 C、利用图丙的方式对光,直至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光斑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口腔上皮细胞

二、填空题

  • 17. 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 “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据图回答:

    (1)、 甲、乙两图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依据是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液泡、  。
    (2)、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些生命活动需要在  (填序号)的控制下进行。
    (3)、 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细胞结构[②]具有  的功能。
  • 18. 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某同学用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⑤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2)、为进一步模拟细胞结构的功能,选择(选填“保鲜膜”或“细纱网”)材料更适合用来代表细胞膜,理由是
  • 19.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型。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填“甲”或“乙”)。
    (2)、图中②③④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其中(填序号,下同)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20. 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若光线过强,需要调节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
    (2)、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就图2看到的视野推测合理的操作顺序依次是
    (3)、C图中的像没有在视野的正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填“左”或“右”)移动。
    (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染液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1.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为了能使光线透过材料,观察到清晰的物象,对观察材料的要求是: 
    (2)、该同学按图一所示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步骤③时,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
    (3)、他在显微镜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图二中甲所示物像,想使用高倍镜更详细地观察细胞结构,他先将装片往方向移,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高倍物镜观察到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调节 , 使物像更加清晰。
  • 22. 实验课上,某同学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
    (1)、图甲是老师准备的部分实验器材。他在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有(填字母)。
    (2)、图乙为该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数字表示),其中图①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的作用是
    (3)、放上装片,该同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丙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4)、如图丁是该同学换用高倍镜观察前后的两个视野,视野中始终存在污物,且位置不变。由此可以推测污物在上。

四、综合题

  • 23. 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

    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1)、图甲是小科制作的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理由是
    (3)、图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䓉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换上高倍物镜前后视野中图像变化,请写出小科的准确操作主要步骤:
  • 24.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的学习活动,并对制作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改进。
    (1)、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应选择哪种材料,并说明理由.

    【评价模型作品】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性

    结构正确且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有错误

    指标二:材料适配度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两个结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一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指标三:

    ……

    ……

    ……

    (2)、请在指标三处增加一项评价指标________;
    (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一,他的作品被评定为待改进,理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