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上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 2. 某校学习小组想研究“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他们认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对整个探究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温度/℃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20.5

    2.0

    30.5

    3.0

    36.0

    2.5

    39.2

    1.2

    A、“他们认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属于提出假设 B、根据结果可得出“当温度为39.2℃时,细菌繁殖速度最快”的结论 C、该实验用不同种类细菌多做几组,目的是数据取平均减小实验误差 D、实验需要修改结果中的数据,才能使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
  • 3. 在观察到燕子、麻雀、喜鹊、啄木鸟等鸟类的筑巢行为后,某科学小组得出了“鸟类有筑巢行为”这一结论。这一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   )
    A、分析 B、类比 C、归纳 D、比较
  • 4.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低龄、高发态势,危及人民体质健康和国家安全。滨江区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免费视力筛查项目,为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保驾护航。“视力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 5. 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探究过程中,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 C、搜集证据 D、交流评价
  • 6. “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 7. 在购买蜜柚时,我们习惯用手掂一掂蜜柚,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由此判断蜜柚品质的好坏。就“感受是否有沉甸甸的感觉”这个环节类似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分析证据 D、得出结论
  • 8.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工程产品。某同学在使用某款插座时,发现无法同时插入两个插头,如图所示。因此他打算设计一款新插座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属于工程实践的

    A、明确问题 B、设计方案 C、实施计划 D、检验作品
  • 9. 小明发现手持小电风扇不会转动了,于是对其进行了更换电池的操作,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与假设 C、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D、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 10. 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是一个工程实践的过程,其流程有:①制作一个模型, 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③发布成果, 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下列符合工程实践的过程是
    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①④③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①④③
  • 11. 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食盐水,因失去标签而无法区别。小科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滴在玻璃片上,然后将水分蒸发掉,根据玻璃片上是否残留有白色固体加以区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合作与交流
  • 12.   第33届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在巴黎开幕。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
  • 13.  国庆节小雷在家中阅读,发现书本配图中打开了瓶塞的暖水瓶口有大量白气冒出。马上起身试验,发现家中的暖水瓶打开瓶盖后不冒“白气”,非常疑惑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冷库,看到很多“白气”。划线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 14. 某同学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了LED红蓝光照射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叙述,他们的叙述与探究环节不匹配的是

    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可能是红蓝光照射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有影响

    对一组西兰花不进行光照,另一组西兰花采用LED红蓝光持续照射

    红蓝光照射能缓解西兰花失绿变黄

    A、甲为提出问题 B、乙为作出猜想或假设 C、丙为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D、丁为表达与交流
  • 15. 为探究香烟烟雾的危害,某兴趣小组观察和记录了红肚玻璃鱼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水溶液中的心跳次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加入溶液

    平均心跳次数(每分钟)

    第一组

    200 毫升清水

    66

    第二组

    200毫升含 1 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82

    第三组

    200毫升含 2 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95

    第四组

    200毫升含 3 只香烟烟雾的水溶液

    71

    根据上述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组实验起对照作用 B、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香烟烟雾对红肚玻璃鱼的心跳有抑制作用 C、每一组实验均应选择多条大小、生长状况相似且数量相同的红肚玻璃鱼 D、此实验可获得启示:适量吸烟能提高心跳次数,有利于身体健康
  • 16. 为了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表中的组别(  )

    组别

    温度

    水分

    萌发情况

    1

    25℃

    没水

    不萌发

    2

    0℃

    水半淹种子

    不萌发

    3

    25℃

    水半淹种子

    萌发

    4

    25℃

    水淹没种子

    不萌发

    A、1和2 B、2和3 C、3和4 D、1和3

二、填空题

  • 17. 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评价与交流:②制订探究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⑥得出结论:⑥获取事实 与证据。

    (1)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应该是: (用以上序号排序)。

    (2)某女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用序 号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 18.  为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的变量是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
    (3)、若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请你预测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
  • 19. 为测量人的反应快慢,A、B两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直尺保持竖直

    状态,0刻度端朝下且位于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A同学突然松开直尺,B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B 同学捏住尺的那个位置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求出平均值。再让B同学在听音乐时,进行上述实验。接着A、B同学交换角色,再重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试者

    A同学

    B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厘米)

    23

    25

    19

    21

    (1)、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操作时应尽可能控制相同的量有。  (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刻度距离来反映人的反应快慢,这与以下____用到了相同的科学方法。
    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B、让芝麻钻入黄豆的缝隙模拟分子间存在间隙 C、音叉插入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其正在振动
    (3)、听音乐对A、B同学反应快慢都有影响。若尺子在下落时通过的路程s与时间t存在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则两同学与各自“不听音乐”时相比受“听音乐”影响更小的是
  •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的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 个

    28 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 个

    9 只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的。
    (2)、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