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说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生存发展权 ②我国人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各项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近日,某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城管部门仅以“城市规划”为由,便口头通知商户更换招牌颜色。一时间,蜜雪冰城成了“绿雪冰城”、医院的“红十字”变成了“绿十字”,市民茫然,引发舆论哗( )然。为杜绝这种闹剧发生,需要
①政府依法执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权力行使不能任性
③纠正懒政与怠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加强权力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喊你减肥”等话题频上热搜。据悉,自2024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出台《“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此举旨在( )A、守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B、彻底解决严重肥胖问题 C、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D、实现政府对公民的监督4. 下列对漫画(题4图)认识正确的是( )①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
②国家依法保障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③隐私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④无法治不自由,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为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某校开展了系列禁毒宣传活动。下列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提醒同学们( )A、珍爱生命,减少吸毒犯罪行为 B、严格执法,严惩吸毒贩毒行为 C、提高警惕,增强毒品防范意识 D、学法知法,完善禁毒相关制度6.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援藏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以下是两则援藏故事:故事一:广东省援藏医疗队在海拔4500米的牧区为藏族群众义诊。
故事二:江苏省援藏团队为西藏某县建成现代化双语学校。
从这些援藏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 )
A、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定自治权 B、民族之间文化发展差异已经消除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7. 龙岗区康乐社区打造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核心特色的社区服务模式,形成了如图(题7图)的社区发展新格局。以下对“康乐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A、丰富基层组织形式,实现基层政权与居民自治之间的互动 B、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 C、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民主建设 D、彰显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促进人民群众自我监督8. 深圳近日启动新一轮电子产品国家补贴政策,涵盖手机、平板等多种智能设备。此项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全市消费市场迎来一波“换机热”。深圳实施“国补”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推导路径合理的是( )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②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③政府出台补贴政策 ④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①→② D、③→②→④9.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如图)。从中可以看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13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4年9月13日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国家主席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③国家主席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④国家主席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 深圳市某校八年级举办了“坚守公平,捍卫正义”的演讲比赛,下列新闻事件能够作为直接论据的是( )①
龙岗区成立人工智能(机器人)署,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保障。
②
深圳市继续实施指标生到校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③
深圳市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示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④
龙岗区法院遵守司法程序,审理涉商品包装装潢仿冒纠纷案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2题,共30分)
-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5年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深圳市某校八年级决定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我与法律同行”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行走的思政课,感受法治文化
为了让探究活动“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该校组织学生参观深圳法治地标,以下是路线图:
探究二:思辨力的碰撞,弘扬法治精神
今年3月份,央视报道的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报道中,张某(化名)因不满李某(化名)对其追捧明星的评价,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李某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诸多个人敏感信息,并将其公开发布在网络上。
之后,李某遭到陌生人的电话、短信轮番“轰炸”,严重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条(节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节选):偷窥、散布他人隐私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针对此新闻,八(1)班学生展开了激烈讨论,小深和小圳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1)、探必有触,探途有悟。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你的“行走”感悟(要求: 观点明确, 逻辑清晰, 字数120-150字) 。(2)、论道明理,点亮思辨之光。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析上述两个观点。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深圳某校八(1)班正在开展以“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圳探索”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分析立法原因,提升发展动力】
第一组同学关注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民营经济对深圳发展的贡献,收集了相关信息并整理如下:
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分别是融资的高山(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信贷偏国企)、市场的冰山(市场准入受限,竞争环境不公平,需求不足或市场萎缩)、转型的火山(转型升级压力大,环保要求提高,人力成本上升等)。
【凝聚各方经验,提供深圳方案】
为探索深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第二小组的同学整理了相关信息,并制作了以下资料:
【担当时代使命,贡献青年力量】
新时代,青年要做担当使命的先锋。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制造”“深圳智造”和“深圳创造”,正成为深圳愈发闪亮的名片。第三组同学计划开展参观优秀民营企业研学活动。
(1)、根据所学知识和以上内容,分析《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市是如何推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的?(3)、请你结合经验和所学知识,向同学们推荐深圳优秀民营企业作为研学地点,完成方案设计。要求:①推荐企业为深圳优秀民营企业,信息明确、真实。②运用所学知识阐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不可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