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足智多谋的孙膑,为田忌chū móu huà cè( ),让他稳操胜券;胆略过人的诸葛亮,他shén jī miào suàn( ),巧妙设计向曹操借箭。俗世奇人刷子李刷浆手法高超,每一道浆xián jiē( )得天衣无缝。沉着冷静的方志敏,面对敌人fànɡ sì( )的kǒnɡ hè( ),他依然lín wēi bú jù(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迸裂(bènɡ) 秉性(bǐnɡ) 丞相(chén) 瞑目蹲身(mínɡ ) B、奔赴(fù) 由衷(zhōnɡ) 踉跄(liànɡ) 膘肥体健(biāo) C、脚腕(wàn) 发怔(zhènɡ) 腼腆(diǎn) 绞尽脑汁(nǎo) D、憎恨(zènɡ) 秽物(huì) 澄澈(chénɡ) 龇牙咧嘴(liě)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布置 轧伤 簇拥 一针见血 B、瑜树 由衷 侵犯 手疾眼快 C、难堪 船艄 瞄准 磨拳擦掌 D、锻练 摔跤 吆喝 手忙脚乱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弗能应也 / 应答 B、溺而不返 / 返回 C、学而不厌 / 厌烦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听闻5. 下列语句中带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学们的造句错误连连,笑料百出,让老师哭笑不得。 B、养尊处优的日子固然好过,但容易让人缺少奋斗的动力。 C、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学会表达,让你从沉默寡言变得一声不吭。 D、小明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什么稀奇事都表现得兴致勃勃。6.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值____的霍去病两次大败匈奴,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纵使敌军竭尽全力,也如____。
A、豆蔻年华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弱冠之年 梁山泊的的军师——无(吴)用 C、弱冠之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D、豆蔻年华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7. 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动作描写) B、他身材高大,膀阔腰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外貌描写) C、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语言描写) D、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神态描写)8. 按要求完成句子。(1)、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写一写教室里安静的场景)
观看神舟十九号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视频时,教室里一片安静。
(2)、我们虽然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要增加文化自信,满怀希望地迎接崭新的未来。(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9. 回顾本学期学过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1)、流传千古的佳句让人感慨。范成大用“ , ”表现了农耕时的忙碌辛劳;王昌龄的“ , ”抒发了塞外将士的报国之志;陆游的“ , ”借遗民之口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2)、修身立德指引着君子行径。做人要做君子,心胸开阔,坦荡大方,正如《论语》所云:“ , 。”《孟子》中的“ , ”告诉我们要常怀同情之心,这就是“仁”的萌芽。二、阅读与理解(38分)
-
10. 课内阅读。
他没有什么模(mú mó)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ɡuàn quán)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给文中带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2)、文中的“他”指的是名著《》中主人公 , 作者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的形象。(3)、“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作者为何特意强调这一外貌特征?结合上下文谈谈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11. 整本书阅读。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让母亲坐在石头上休息,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回来不见了石头上的娘,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母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选文跟《景阳冈》一样,都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 作者是。(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字母依次填入横线。
A.怒杀小虎 B.掘土葬母 C.不见母亲 D.再除两虎(3)、照样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杀虎)的不同之处。事件
地点
目的
工具
数量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描写,从中看出李逵是一个、的人。(5)、我国四大名著中有很多与“三”有关的经典故事,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的“”,《三国演义》中的“”。12. 文言文阅读。终身食鱼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①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② , 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时人俱赞郑相。
【注释】①郑相:郑国的宰相。②禄:古代官吏的薪俸。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①有馈鱼于郑相者
②时人俱赞郑相(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子嗜鱼,何故不受?(3)、读完文章后,你觉得郑相是一个怎样的人?三、习作与表达。(30分)
-
13.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各种喜悦和挑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一些事深深地影响着你,让你成长,令你印象深刻。请以“ 让我成长”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完成习作。要求: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②把当时情形写具体。③记录自己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