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衣,从穿暖到穿美、穿出时尚;食 , 从吃饱到吃好、吃出健康;住,从有所居到更敞亮、更宜居;行,从便利通畅到快捷舒适……这说明( )A、改革开放使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C、改革开放使人民逐步过上幸福生活 D、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2023年2月2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不少手机应用推出了“关怀版”“长辈版”,相对普通版本更加贴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此举( )A、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关键 B、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C、有利于让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红利 D、能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一切需求4. “中央一号”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全面乡村振兴的路线图,这份路线图的制定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②尊重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③促进社会公正,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下列新闻事件能直接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 B、2023年的“两会”上,住房、医改、物价等问题仍然引起百姓的极大关注 C、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神州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D、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6. 2023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因为改革开放是( )A、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7. 网上商城、滴滴快车、远程教育、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新产品、新体验、新享受,科技创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丰富着、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说明( )A、我国将创新作为当前工作中心 B、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创新可以让生活更加便利舒适8.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 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A、科技创新 B、知识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9. 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深中通道探入海底,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亚洲最大火电“碳捕手”一展身手……回首2023年,令人欣喜的“首个”“之最”接连涌现。这主要表明(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B、创新成为所有国家战略重心 C、我国已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 D、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0.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 2022年11月10日,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开幕式暨科创企业创新发展峰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本届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筑梦”为主题,聚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举行创新创业大赛说明(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②企业是创新的唯一主体和重要力量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创新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山东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企业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亿家,自主创新水平有了新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④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 杭州亚运会上,智能科技的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巡逻机器人自主巡逻,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并报警潜在的危险源;火炬传递摄影车准确地捕捉和还原火炬传递的场景和细节;无接触电梯按键终端安全又卫生……说明( )A、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B、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 C、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科技创新强国14. 2024年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表示,为了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度保障,今年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机制。上述措施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②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③打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1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这说明( )①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②党和政府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③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 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强调,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下列对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领导者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情暖意。这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 )A、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B、最温暖、最公正、最自由 C、最开放、最合适、最贴心 D、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18. 作为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近日,某学生社团要进行换届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种说法。学习了《参与民主生活》一课后,你更认可的说法是( )A、综合考虑能力等因素,理性投票 B、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C、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D、以班级利益为重,投给本班同学19. 下图中体现了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协商 D、民主监督20.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是( )A、政府开通微博问政 B、村民议事会商讨本村卫生管理问题 C、举办价格调整听证会 D、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乡人大代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文中指出:“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材料二 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多年前,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0多年前,许多中国人的早饭就是一碗粥、一个馒头和一分钱咸菜,现在,我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人们追求的不是吃饱,而是吃好;40多年前,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或自行车,城市之间的通行极其不易,今天,中国路网纵横交织,航线通达全球,货物往来顺畅,人们出行舒适便利……
(1)、总书记在文中引用的“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有人说:“改革开放成就突出,说明改革伟业已经完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个观点进行简要评析。22. 保民生就是保稳定,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压力的时候,越是更好发挥改善民生促和谐、促发展的作用。材料一
2022年我国部分省份经济数据
省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广东
129 118.58
1.9
56 905
23 598
浙江
77 715
3.1
71 268
37 565
青海
3 610.1
2.3
38 736
14 456
西藏
2 132.64
1.1
49 283
18 209
材料二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做好民生工作,是稳人心、稳大局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并就就业、物价、医疗、生育等政策作出详细部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兜牢民生底线”的原因。23.【材料一】搜集资料,常理归纳
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珠海举行。本次大会进一步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开启现代化美好建设新征程。
(1)材料一表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些战略?【材料二】提出问题,交流探讨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在基础软件等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有同学问:“为什么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材料三】分享感悟,立志创新
在了解了我国的科技成就后,同学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纷纷表示“科技强国有我”,承诺要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添砖加瓦,并写下承诺书。
承认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我承诺
① ;
② ;
③ 。
......
(3)请你将承诺书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