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22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阅百卷而走四方。①本学期,我们走进书海,畅游天下 , 探讨真理与正义的价值,感受别样的民俗风情,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演讲词,让我们学会如何提高演讲的感染力;逻辑性和知识性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可以学到如何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____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kuì____”《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让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从高视角、大格局去思考问题,培育思想的深刻性。

    此外,书中一道道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风景也纷至沓来:晋陕边境的壶口瀑布轰然而下,怒不可遏;藏北高原的各拉丹冬,汩汩流水从坚冰之下漫溢出来;③玉龙雪山的一片雪花转化成一滴清水,穿越了妩媚的丽江古城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若知天地事,____。我以为,④读书不仅是精神的满足,更是知识的获取。在此,我只想虔诚地说:作为一名学生,我终于以读古今书、行万里路的方式走过了这一学期。

    (1)、阅读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②崩kuì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行将就木:        漫溢:

    (3)、以上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病句类型并修改。

    序号:病句类型:修改:

    (4)、下列语句中能填入文中横线处,并与前文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 B、须读古今书 C、读遍万卷书 D、要行万里路
  • 2. 班里举办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小宜同学的演讲稿提纲,有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请把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①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②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③

  • 3. 午饭时候,妈妈和奶奶又在为是否要吃剩菜的事吵起来了。妈妈认为吃剩菜有害健康,坚持要倒掉;奶奶主张节约,觉得倒掉剩菜是浪费行为。面对两人针锋相对的争吵,请你围绕“以和为贵”这一中心劝说奶奶或妈妈。劝说词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80字左右)
  • 4. 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作者/出处

    爱国忧民

    诗人虽身处穷困之境,却心忧天下寒士:“① ,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作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怀才不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④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真挚友情

    诗人用“此地一为别,⑤”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将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李白《⑥

二、阅读(48分)

  • 5. 整本书阅读;班里组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主题读书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A____说:“保尔,你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为工人阶级事业而战的优秀战士。你具备一切条件,只是年纪还轻,而且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少了点。小弟弟,我告诉你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我讨厌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往墙缝里钻的软骨头。”

    材料二:“保夫鲁沙,你好!”B____跟他并排走着,说,“老实说,看到你这种样子,我真感到很意外。难道你不能在现政府里弄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相当于委员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保尔站住脚,惊奇地看了她一眼,说:“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这么酸臭。”

    (1)、“语言的背后是情感,情感的背后是价值。”请你根据两段对话,分析他们此时对保尔的情感态度,并据此推测他们是谁。

    A与保尔对话时,对他的情感态度是:① , 由此推测A是:②

    B与保尔对话时,对他的情感态度是:③ , 由此推测B是:④

    (2)、青春在磨炼中绽放光彩。请你结合保尔的经历,谈谈你对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理解。
  • 6.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节选)

    ①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②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 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

    ③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I plus We equals to full”(I+WE=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融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I plus We equals to Fill I”,谢谢。(长时间的掌声)

    (1)、联系全文,请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深刻的哲理,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B、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 C、演讲的最后,作者引用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的目的是鼓励大家要体现自我价值。 D、选文作者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幽默,如把自己做讲座比作“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
    (2)、选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画线句子体现了王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心态?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名利观。
  • 7.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夕阳下的指甲花(鹿晚)

    ①父亲又在打理他的药园了。药园里的草药花花绿绿的,种类繁多,比起母亲只喜欢那清淡素雅的仙草,倒显得父亲是个“多情”的人。可就是这点“多情”,父亲都不愿意分给我一点。他的眼里除了工作之外,便是打理药园。我与父亲中间犹如隔着一条银河,怎么都跨不过去。

    ②父亲喜爱种草药,他的药园里有龙胆草、车前草、金不换、猫毛草、灯笼草、大蛇草等草药,有些甚至只能在古书里找到。但是,我最有好感的还是父亲种的指甲花。指甲花的叶瘦长,外围呈锯齿状,开出的花红而不艳,一瓣又一瓣的,似娃娃菜一般嵌在一起。

    ③我偶尔会跟着父亲去药园。但大多数时间只是看着父亲打理,并没想过要帮忙,也从未想过自己的甲沟炎竟是指甲花治好的。那时,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脚指头肿了,又痒又疼的,一摁下去,就疼得更明显了。但我始终没有告诉父亲,以为涂一涂药膏就好了。谁知,没过几天,脚指头却肿得更厉害了。也许是我奇怪的走路姿势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搬来一个小矮凳让我坐着,又径直走向药园,摘下几朵指甲花,捣碎后给我敷上,清清凉凉的。

    ④那时已近黄昏,浅浅的夕阳落在父亲身上,看上去好像一幅油画。那是我长大后第一次离父亲这么近。父亲脸颊黝黑,原本乌黑的头发中也已经冒出些许白丝。我忽然想起眼前这双强有力的手臂也曾在我小时候将我高高举起,让我与房梁触碰,被灯光笼罩。

    ⑤在上药的第三天,我便神奇地发现,脚指甲盖上染上了橘黄色。我对父亲说:“爸爸,我的指甲盖是夕阳色。很好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沉闷的人,不爱说话,也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但那天,父亲笑了,问我疼不疼,还与我讲起药园里草药的作用。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父亲了,和蔼,话多,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⑥每每看到父亲药园里盛开的指甲花,我便会想起那日被夕阳笼罩的身影,想起夕阳色的花汁将我的脚指甲盖晕染,像太阳快要落山时的美好,轻易留不住。我也记不清是第几次到父亲的药园偷摘指甲花了,我既希望父亲能够发现,又不想让父亲发现。

    ⑦后来,我离开家去读书,父亲的工作也没有那么忙了。我想,这下他终于可以专心打理药园了。但令我不解的是,父亲时不时会给我发来一些关于指甲花的照片。因为学业太忙,我也只当作是父亲的闲情雅致,没有过多关注。临近暑假时,父亲发来一条短信:“指甲花开了,你不回来看看吗?”我的心猛地一跳,有关指甲花的记忆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如果说当年的我不知道自己爱的是指甲花,还是仅仅是喜欢到父亲的药园里捣乱,那么现在的我已然找到答案。

    ⑧自从在外地上学后,我便鲜少回家,偶尔与父亲通过视频聊天,他的视频背景里都是药园里那一大片红,我以为他只是恰巧在打理药园。我没有问,他也没有说,所有的语言只剩下嘘寒问暖,而后是各自的沉默。

    ⑨指甲花一年只开一次,父亲无言的等待却是无数次,黄昏日落的美好,也许每天都能看到,但夕阳下的那个身影,是我始终念念不忘的。

    (有删改)

    (1)、本文围绕指甲花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我”偷偷到父亲的药园里摘指甲花→②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⑥段中“我”为什么“既希望父亲能够发现,又不想让父亲发现”。
    (3)、阅读全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

    (4)、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校刊,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推荐给“学习成长”专栏,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推荐给“挚爱亲情”专栏。请你结合全文内容,给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 8.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讲述了卖炭老人含辛茹苦地烧出来一车炭,最后却被宫吏以极低的价格夺走的故事。 B、“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对比,揭示了宫市公开掠夺的本质。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学主张。 D、诗歌结尾通过发表议论,对统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和控诉,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在默写诗句“心忧炭贱愿天寒”时,小宜同学把“愿”错写成了“怨”,用“怨”字是否也可行呢?请你讲一讲作者使用“愿”字的理由。
  • 9.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⑵与群臣论止盗 ,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之大道也,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是亦为大同,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论止盗》)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哂:shěn,讥笑。③平:太平。④野宿:郊外露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男有分,女有                                        来见天子 B、货恶其弃地也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C、大道行也                                                其翼若垂天 D、谓大同                                                问今何世
    (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绘,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B、甲文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运用了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语势。 C、乙文中唐太宗与群臣讨论怎样禁止盗贼,他赞成有些臣子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盗贼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提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做法,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乙文中唐太宗的“止盗”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与其意义相近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5)、甲乙两文谈到了“大同”及“贞观之治”,为了实现理想,甲乙两文分别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三、写作(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与阅读相伴,我们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领悟生命真谛;与旅行相伴,我们可以领略山水,品味人文,丰富人生阅历;与文化相逢,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传承智慧,坚守民族精神。

    题目:请以“与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补充题目完整然后作文,表达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