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2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是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当显微镜在a、b、c、d中的d位置时荧光屏上接收到的粒子数最多 B、乙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放出了一定能量的光子 C、丙图是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图,当光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验电器的金属杆带正电荷 D、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丁图是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2. 如图(a)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花洒出水孔分布在圆形区域内。打开花洒后,如图(b)所示,水流从出水孔水平向左射出。假设每个出水孔出水速度大小相同,从花洒中喷出的水落于水平地面(分别为最左、最右端两落点),不计空气阻力。落点区域俯视图的形状最可能的是( )A、
B、
C、
D、
3. 钾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发生和两种衰变。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 释放的核能为;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 释放的核能为 , 且。已知钾的比结合能为E,若测得实验室中发生衰变部分的钾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质量小于原子核的质量 B、原子核的质量大于原子核的质量 C、的比结合能为 D、4. 如图甲,某同学需要通过小木筏渡过一条河,已知小木筏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受地形等因素影响,不同位置河水流速会有变化。出发点A下游某位置的水流速度与该位置到A点的沿河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木筏前端始终垂直河岸,最终到达对岸偏离正对面的B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木筏在河水中的轨迹是直线 B、河的宽度为 C、若水流速度恒为 , 小木筏过河时间将变短 D、若水流速度恒为 , 小木筏可调节前端指向使轨迹垂直河岸渡河5. 如图甲,“星下点”是指卫星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图乙是航天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卫星FZ01的“星下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轨迹,已知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是地球的半径),FZ01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FZ01的轨道半径约为 B、卫星FZ01的轨道半径约为 C、卫星FZ01可以记录到南极点的气候变化 D、卫星FZ01不可以记录到北极点的气候变化6.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过程,其中是等温过程,是等压过程,是等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一次循环,气体向外界放热 B、a、b、c三个状态中,气体在c状态分子平均动能最大 C、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过程中,容器壁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会增加7.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为质点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从该时刻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正在向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 B、经过后,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 且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 C、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若波源向轴负方向运动,在处放一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可能为8. 如图,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折成边长为L的平面等边三角形框架,每个边长L的电阻均为r,三角形框架的两个顶点与一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相连接,垂直于框架平面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三角形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 )A、0 B、 C、 D、9.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充电装置,如图所示,假设永磁铁的往复运动在螺线管中产生近似正弦式交流电,周期为0.2s,电压最大值为0.05V,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螺线管,副线圈接充电电路,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频率为10Hz B、副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为3V C、变压器输入电压与永磁铁磁场强弱无关 D、充电电路的输入功率大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10.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四面体ABCD的中心为O,A、B两点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q、+q,已知O点到A、B的距离均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O点场强大小为 C、C点电势小于D点电势 D、将一试探电荷+Q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11. 如图所示,一抛物线形状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固定在B点,O为导轨的顶点,O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A在O点正下方,A、B两点相距2h,轨道上套有一个小球P,小球P通过轻杆与光滑地面上的小球Q相连,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轻杆的长度为2h。现将小球P从距地面高度为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即将落地时,它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P即将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C、从静止释放到小球P即将落地,轻杆对小球Q做的功为 D、若小球P落地后不反弹,则地面对小球P的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为二、实验题:本题共15分。
-
12. 已知一热敏电阻在10~70℃间的阻值大致在内变化。某兴趣小组想利用该热敏电阻设计一个温度计。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A.待测热敏电阻:阻值; B.温控箱(温度调节范围0~80℃);
C.电压表V(量程2.5V,内阻约); D.电流表A(量程10mA,内阻约);
E.定值电阻; F.电阻箱R(最大阻值);
G.电源E(电动势3V,内阻约); H.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10~70℃间各个温度下的 , 他们采用等效替代法设计了图(a)所示的两种电路。关键步骤为:温控箱温度稳定为某值时,让S先接1,记录电表的示数;S再接2,调节R使电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两种电路中,更合理的是(填“A”或“B”)。(2)、某温度下R的读数如图(b),则此时的测量值是;若不考虑电阻箱调节精度的影响,则该测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3)、他们多次改变温控箱的温度进行测量,绘制出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c),由图可知,30℃时,(结果保留整数)。(4)、他们设计的温度计内部电路如图(d)。恒压电源电压;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为 , 量程为;定值电阻 , 。若30℃时对该温度计进行调零,使G表指针指向零刻度线,则需要将R的阻值调至;调零完成后保持R的阻值不变,忽略G表分流的影响,则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大约在℃之间。(结果均保留整数)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2021年12月30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东方超环实现了7000万摄氏度下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56秒,这是人类首次实现人造太阳持续脉冲过千秒,对世界的可控核聚变发展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氘核质量为 , 中子质量为 , 核的质量为(质量亏损为时,释放的能量为)。除了计算质量亏损外,的质量可以认为是中子的3倍。(计算结果单位为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写出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
(2)若两个速率相等的氘核对心碰撞聚变成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核与中子的动能。反应前每个氘核的动能为 , 求反应后氦3和中子的动能分别为多少。
14. 一块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横截面如图所示,∠A=∠C=90°,∠B=60°,AD=CD=a,AB、BC两侧面分别镀银,一束平行于CB方向的单色光从AD、CD两侧面射入玻璃砖,其中从AD侧面入射的光线在玻璃砖内经多次折射与反射后仍从AD侧面平行于BC方向射出玻璃砖。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1)玻璃砖的折射率n;
(2)光在玻璃砖中的最长传播时间t。
15. 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固定弹射器、水平直轨道AB,圆心为O1的竖直半圆轨道BCD、圆心为O2的竖直半圆管道DEF,水平直轨道FG及弹性板等组成,轨道各部分平滑连接。已知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0.01kg,轨道BCD的半径R=0.8m,管道DEF的半径r=0.1m,滑块与轨道FG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其余各部分轨道均光滑,轨道FG的长度l=2m,弹射器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Epm=0.5J,滑块与弹簧作用后,弹簧的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滑块动能,滑块与弹性板作用后以等大速率弹回。(1)若弹簧的弹性势能Ep0=0.16J,求滑块运动到与O1等高处时的速度v的大小;
(2)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第1次经过管道DEF的最高点F时,滑块对轨道弹力FN的最小值;
(3)若弹簧以最大弹性势能弹出,请判断游戏过程中滑块会脱离轨道吗?若不会,请求出滑块最终静止位置。
16.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轴的下方有三块光滑弹性绝缘挡板PQ、QN、MN,其中P、M两点位于x轴上,PQ、MN平行且关于y轴对称,QN长度为2L,三块挡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x轴的上方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的S处以初速度大小、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30°斜向上飞出,恰好从P点射入磁场,先后与挡板PQ、QN、MN共发生4次碰撞反弹后,从M点离开磁场,并经过S关于y轴的对称点。已知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PQ的夹角为53°,到达QN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53°,粒子与挡板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挡板的夹角相同,不计粒子重力, , 求:(1)S处的位置坐标;
(2)三块挡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