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是四款常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图标,其文字上方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8÷a4=a2 B、(a2b)3=a6b3 C、(a+b)2=a22ab+b2 D、a2+a3=a5
  • 3. 如图,一个游戏转盘中,红、黄、蓝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60°90°210°.让转盘自由转动,转盘停止后指针(指针指向分隔线,则重新转动转盘)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 )

    A、13 B、14 C、16 D、712
  • 4. 图1 为我国高铁座位的实物图,图2 是它的简易图,座位AD和座椅靠背AE的夹角DAE=100° , 小桌板BC与座位AD平行,小桌板支撑杆AB与桌面BC的夹角ABC=125° , 则座椅靠背AE与小桌板支撑杆AB形成的夹角EAB的度数是(      )

    A、25° B、20° C、15° D、10°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锐角三角形中每个内角都小于90°是必然事件 B、翻开数学课本,恰好翻到30页是随机事件 C、竹篮打水属于不可能事件 D、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必然事件
  • 6. 如图,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ABCDEFGH , 将正方形EFGH的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中心重合,正方形EFGH绕点E 顺时针方向旋转;设旋转的角度为θ(0°θ360°) ,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变量S与θ的关系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 7. 如图,ABEADC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形成的,CDBE交于点O,若123=1332 , 则DOE的度数为(      )

    A、100° B、90° C、85° D、80°
  •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ADBCAB=ACBC=6DBC面积为 24,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ABAC于点M,N,若点P和点Q分别是线段MNBC边上的动点,则PB+PQ的最小值为(      )

    A、6 B、7 C、8 D、9

二、填空题

  • 9.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4个白球,n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3 , 则n=
  • 10. 某商场自行车存放处每周存车量5000辆次,其中变速车车费是每辆一次1元,普通车存车费每辆一次0.5元,若普通车存车量为x辆次,存车的总收入为y元,则xy之间的关系式为.
  • 11. 若am=2an=5 , 则a2mn=
  • 12.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D=AD=5DFAC , 垂足为FDF=4 , 则AB的长为

  • 13. 如图,在RtABC中,BAC=90° , 分别以ABBCAC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GFB、正方形BCDE、正方形ACMN , 点E在FG上,若AC=6BC=10 , 则图中阴影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 14. 计算:
    (1)、(12)2+(1)2×(π2025)0(13)1
    (2)、a2a4+(2a2)3a8÷a2
  • 15. 先化简, 再求值∶ [(2x+y)(2xy)(2xy)2]÷(2y) , 其中 (x+1)2+|y2025|=0
  • 16. 背景资料:“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理念也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相关资料统计了一系列排碳计算公式,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排碳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量(KW·h)×0.785

    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油量(L)×2.7

    家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气使用量(m³)×0.19

    家用自来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自来水使用量(t)×0.91

    (1)、若x表示耗油量,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y,则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耗油量的关系式为
    (2)、在上述关系中,耗油量每增加1L , 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增加kg;当耗油量从3L增加到8L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从 kg增加到kg
    (3)、小明家本月家居用电约110kW·h , 天然气20m³ , 自来水5t , 开私家车耗油75L , 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
  • 17. 尺规作图题

    (1)、图1,校园一角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ABBCCD表示围墙,小亮通过作角平分线在图示的区域中找到了一点P,使得点P到三面墙的距离都相等,请你用尺规作图法帮小亮画出P点.(保留作图痕迹,作图痕迹要清晰)
    (2)、图2,已知一个点O,请用尺规作图作一个以点O为顶点的直角AOB . (保留作图痕迹,作图痕迹要清晰)
  • 18. 如图, 在ABC中,AB=AC , 点D、E是BC边上两点,连接AD , 以AD为腰作等腰直角ADFADF=90° , 作FEBC于点E,FE=CE , 作AGBC于点G.

    (1)、证明∶ADGDFE
    (2)、若BD=2CE=5 , 求SCDF的大小.
  • 19.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B种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 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若要拼出一个面积为(a+2b)(a+b)的长方形,则需要A号卡片1张,B号卡片2张,C号卡片张.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已知: a+b=7a2+b2=25ab的值为

    小明在数学课外书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如果x满足(6x)(x2)=3 .  求 (6x)2+(x2)2的值,怎么解决呢?

    小英给出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1∶ 设6x=mx2=n , 则(6x)(x2)=mn=3m+n=6x+x2=4

    (6x)2+(x2)2

    =m2+n2

    =(m+n)22mn

    =422×3

    =166

    =10

    方法2:

    (6x)(x2)=3

     6x12+2xx2=3

     x28x=15

    (6x)2+(x2)2

    =3612x+x2+x24x+4

    =2x216x+40

    =2(x28x)+40

    =2×(15)+40

    =30+40

    =10

    (3)、任务:

    请你用材料中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解答问题:若 (x25)2+(23x)2=10 , 求 (x25)(23x)的值.

    (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4BC=6 ,  E , 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 BE=DF=x , 分别以FCCE为边在长方形ABCD外侧作正方形CFGHCEMN若长方形CEPF的面积为 4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 20.

    (1)、【阅读理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当条件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时,可以考虑作辅助线,即把中线延长一倍,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作辅助线的方法称为“倍长中线法”.如图1,在ABC中,CM为ABC的中线,若AC=3BC=5 , 求CM的取值范围.

    倍长中线法:如图2,延长CM至点D,使得MD=CM , 连结BD , 可证明ACMBDM , 由全等得到 BD=AC=3 , 从而在BCD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确定CD的范围,进一步即可求得CM的范围为

    (2)、【实践应用】为了测量学校旗杆AB和教学楼CE顶端之间的距离,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测量方案,他们首先取地面BC的中点D,用测角仪测得此时ADE=90°ABBCCEBC测得旗杆高度AB=10m , 教学楼高度CE=20m ,  则AE的长为m;
    (3)、【拓展探究】如图4,C为线段AB上一点,AC>BC , 分别以ACBC为斜边向上作等腰RtACD和等腰RtCBE , M为AB中点, 连结DMEMDE

    ① 判断DME的形状,并证明;

    ② 若将图4中的等腰RtΔCBE绕点C转至图5的位置(A,C,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AB , M为AB中点,且D,E在AB同侧,连结DMEM . 若 AD=53EB=1 , 则DAMEBM的面积之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