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 对称性不仅是数学的美学体现,更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最优解”。下列生物的外轮廓同时

    具备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是(   )

    A、 B、 C、 D、
  • 2. 下列x的值是不等式x-1>0的解的是(   )
    A、x=2 B、x=1 C、x=0 D、x=-1
  • 3.  分式x1x+2的值为0的条件是(   )
    A、x=-2 B、x=-1 C、x=1 D、x=2
  • 4. 将图①沿虚线剪开后,拼成如图②所示的长方形,据此写出一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为(   )

    A、x2-y2=(x+y)(x-y) B、x2+y2=(x+y) (x-y) C、(x+y) (х-y)=x2-y2 D、(x+y)(x-y)=x2+y2
  • 5. 如图,三条公路两两相交,现计划修建一个油库,要求油库到这三条公路(AB,AC,BC) 的距离都相等,则油库的位置可以设计在(   )

    A、△ABC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 6. 藻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穹顶装饰构件,其造型融合宇宙观,仅用于最高等级建筑,并巧妙结合五行思想。如图是外轮廓为正八边形的“蟠龙藻井”图案,这个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

    A、45° B、120° C、130° D、135°
  • 7. 今有绫、罗共三丈,各值钱八百九十六文。只云绫、罗各一尺共值钱一百二十文,问绫、罗尺价各几何?(选自《四元玉鉴》)题目大意:现在有绫和罗一共3丈(1丈=10尺),它们各自的价值都是896文钱。已知绫和罗各1尺总共值120文钱,问绫和罗每尺的价值各多少钱?设绫布有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8963x+896x=120 B、896120x+896x=30 C、89630x+896x=120 D、896120x+896x=3
  • 8. 如图,在平面内将一块含45°的三角板ABC向右平移得到ADEF,若∠BAD=30°,则边BC扫过的面积与边AB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

    A、2 B、3 C、2 D、233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9. 因式分解: x2y+2xy+y =
  • 10.  A、B两地相距10千米,甲从A地到B地步行需要t小时,乙骑自行车行同样的路程比甲少用1小时,则乙的速度可表示为千米/时。
  • 11.  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xax1的解集为 x1 , 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 a 的值:
  • 12.  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叠放在一起,A=F=30°。若BD=3 , 则CE的长度为

  • 13. 如图,D是等边△ABC内一点,∠ADC=120°,CD=6,则△BDC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1分)

  • 14.    
    (1)、解不等式组{2x<4,x+1>x12
    (2)、先化简,再求值:(2m1m1)÷m21m2+2m , 其中m=2
  • 15. 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两个端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上,根据下列要求用无刻度直尺作图:

    (1)、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2)、平移线段AB至线段DC,使得点A与点D重合,连接AD,BC;
    (3)、直线BD将四边形ABCD分成了全等的两个部分,这样的直线还有很多,请再画出

    两条符合条件的直线。

  • 16. 如图,在△ABC中,AB=AC,点D,E都在边BC上,且AD=AE。请判断BD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7. 小亮计划去书店为全班50名同学各买一本课外书,从书店店员处了解到,科普书的单价是文学书的单价的1.5倍,若用150元分别购买这两种书,所买的科普书比所买的文学书少5本。
    (1)、科普书和文学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若小亮可以使用的经费不超过700元,则至多购买多少本科普书?
  • 18. 如图,在□ABCD中,AP⊥BD于点P。请用尺规作图在BD上求作一点Q,连接AQ,CQ,PC,使得四边形APCQ是平行四边形。

    (1)、某数学小组经过讨论,得到如下两种作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法说明其正确性。

    思路一

    思路二

    作图步骤

    在 BD上作 DQ=BP。点Q即为所求。

    过点C作CQ⊥BD于点Q。点Q即为所求。

    作图痕迹

    我选择思路    ▲      , 理由如下:

    (2)、请你用不同于(1)中的尺规作图方法求作出点Q(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说明作法的正确性。
  • 19. 数学学习小组在学习《不等关系》后,深入研究了两个正数a,b的和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发现问题】当a=b=2时,a+b=ab。

    【提出问题】当a>2,b>2时,a+b与ab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

    (1)、【特例分析】给a,b分别赋予不同的数值,通过计算,判断a+b与ab的大小关系。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a

    3

    4

    5

    b

    3

    5

    6

    a+bab

    (填“>”,“<”、"=”)

    (2)、【得出猜想】根据特例分析,猜想:当a>2,b>2时,a+bab。
    (3)、【验证猜想】

    ①小明认为可以设a=2+x,b=2+y,其中x>0,y>0,再通过计算完成验证。

    请补充验证过程:

    ②小红发现可以用图形的面积关系来直观验证。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a>2,AD=b>2,AM=MN=AP=PQ=1。请在长方形ABCD中,用画阴影的方法表示面积为(a+b)的部分。

    (4)、【深入探究】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还可从以下思路验证猜想:

    思路一: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ab>2b

    思路二:对多项式(abab+1)进行因式分解

    思路三:对分式a+bab进行变形与运算

    根据以上思路的启发,选择一种方法完成验证。

  • 20. 综合与实践

    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围绕拼接、平移、旋转开展操作研究。

    (1)、【活动一】拼接

    将两个三角形纸片按图2方式进行拼接(点A与点F重合,点C与点D重合),求四边形ABCE的周长;

    (2)、【活动二】平移

    在图2中,将△ABC纸片沿射线FE的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两个纸片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MDN,如图3所示。

    ①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

    ②若点A为EF的中点,则四边形AMDN的周长为    ▲     

    (3)、【活动三】旋转

    在图3中,当点A为EF的中点时,将△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若两个纸片的重叠部分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旋转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