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5分)

  • 1. 默写古诗文。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3)、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 ,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7)、思乡是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主题。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借折柳寄托相思,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岑参《逢人京使》中,托信使传递口信,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青未了”主要表现了泰山的特点是(   )
    A、历史悠久 B、连绵不绝 C、高耸入云 D、神秘莫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登山者的脚步,总在沉默中镌刻着信念。他们以默契的配合翻越dǒuqiào的山峰,在fánsuǒ的细节中展现出奋勇前进的____。当漫天风雪____而来时,唯有qiè,érbùshě的精神能排除万难,让身影与群山____。在峰回路转中,使登山者不仅在内心深处攀登上了勇气的巅峰,更征服了山的高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dǒu qiào

    ②fán suǒ

    ③qiè’ér bù shě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气质  突袭  辉映 B、气魄  突袭  缠绕 C、气魄  席卷  辉映 D、气质  席卷  缠绕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峰回路转中,使登山者不仅在内心深处攀登上了勇气的巅峰,更挑战了山的高度。 B、在峰回路转中,使登山者不仅征服了山的高度,更在内心深处攀登上了勇气的巅峰。 C、在峰回路转中,登山者不仅在内心深处攀登上了勇气的巅峰,更征服了山的高度。 D、在峰回路转中,登山者不仅征服了山的高度,更在内心深处攀登上了勇气的巅峰。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校园文化节开展以“国潮进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为中国,意指中国文化的复兴,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纳入视野。对“潮”的解读却是千差万别,基本以2018年为分水岭。在国潮元年之前,国潮大多指狭义上的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表。如今,国潮泛指广义上的某种消费概念,即国货群体和带有中国特色产品的走红。

    材料二

    从故宫日历到丝路手信,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不论是文博联手文创,还是“汉服”“古风”掀起的时尚潮流,“国潮”已迈入更具文化特征、媒介融合和科技赋能的 3.0时代。文博机构的文物活化、数字创意服务文化遗产惠民、美术领域的“新国艺”、戏剧领域的“新国戏”、动画领域的“新国漫”、音乐舞蹈的“新国风”等极大丰富了“新国潮”的样态。“国潮”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态度。

    (1)、任务一:采访专业人士

    材料一是专家刘教授接受校报记者采访后的回答,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记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

    (2)、任务二:设计活动方案

    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以“活动一”为例,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的标题。

    活动一:以班级为单位,展示文创产品

    活动二:

二、阅读(45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阶绿,草色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子思(前483—前402):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②缊:乱麻或粗劣的丝絮。③二旬:二十天。④田子方:战国时魏人,魏文侯曾拜他为师。⑤假: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卷卷有爷 B、可以调琴/有奇字无备者 C、其不受/前后受其敌 D、之/之于宋君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子思辞而不受。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4)、【甲】【乙】两文的主人公在对待物质生活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又称《哪吒2》)票房已突破150亿元,在世界影史前十榜单上仍不断“爬榜”。其实《哪吒2》中藏着许多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惊喜。用导演饺子的话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动画电影创作的一座巨大宝藏。”

    材料一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太乙真人以藕粉配合七色宝莲之力,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他先把藕粉与冷水混合搅拌,再用热水冲泡,就制成了半透明状、胶质饱满的藕粉,观众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藕粉胶质的黏性——多方便塑形啊!以藕粉塑身的创意,还暗藏了一层玄机:从中医视角看,太乙真人选藕粉可谓深得养生精髓。在中医典籍中,莲藕被奉为“灵根”,堪称药食同源的典范。《本草纲目》记载,生藕性寒可清热凉血,熟藕性温能健脾养胃,这种双向调节的特性,暗合中医“阴平阳秘”的健康标准。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5年2月21日)

    材料二

    被无量仙翁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是玉虚宫里炼丹的重要法器。它的外形结合了商代龙纹扁足鼎、战国铜敦等文物的特征,厚重浑朴。电影中的至尊宝鼎,可谓实至名归,呼应了古代现实中鼎所具备的王权象征含义。天元鼎浑圆鼓腹造型的灵感,来自春秋战国时的青铜礼器敦,它是用于盛放黍、稷、稻等谷物的器具。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较为盛行,它的上顶盖与容器造型类似圆钵,扣合后呈球形或扁球形。盖子上通常有三钮,倒过来放置即可充当三足。诸侯盟誓时,还以玉敦作为歃血的器皿。

    (选自《齐鲁晚报》,2025年2月22日)

    材料三

    影片中,非遗音乐的编创使用更是可圈可点。唢呐的俏皮、二胡的哀婉、笛子的清亮、古筝的悠扬;这些传统乐器的音色,为影片注入了浓浓的中国韵味。例如,轻盈诙谐的民乐常常与太乙真人同时出现,加之他的四川方言,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既正直又不乏幽默感的人物性格。影片对侗族大歌的使用,更是让观众眼前一亮。侗族大歌早在春秋时期便已产生,音乐风格具有一种神秘感。影片宝莲盛开的桥段,这种原始又圣洁的音色,让观众感受到远古东方的神秘。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3月23日)

    材料四

    观众1:在《哪吒2》中,我看到了现实的影子,太乙真人就是“打工人”的缩影,哪吒身上的硬刺就像是“人生的伤痛”,这也是能引发我共鸣的重要原因。

    观众2:电影里加了好多咱们中国的传统元素,像水墨画、剪纸,还有敦煌壁画。水墨画的意境和酷炫的3D技术放在一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既古典又现代的奇妙世界。

    观众3:《哪吒2》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胆而且富有创意的解读,传统神话里那个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哪吒,在影片中成为了反抗命运、追求自我的精神象征,让古老神话有了新活力。

    观众4:电影通过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了孝道、正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1)、在前三则材料中,《哪吒2》分别展现了等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2)、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藕粉塑身的创意既体现中医养生智慧,又暗合神话奇幻色彩。 B、天元鼎的浑圆鼓腹造型灵感来源于商代龙纹扁足鼎,象征王权。 C、二胡等传统乐器以及侗族大歌,为影片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韵味。 D、对哪吒故事的改编,赋予了传统神话新的时代内涵与思想深度。
    (3)、中国动画电影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更长远的发展?请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两点建议。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温暖的际遇

    马毅杰

    ①前些日子,和老伴决定出趟远门,到广西北海涠洲岛看海去。出行的路线是:从我们居住的城市晋南临汾出发,乘动车到西安北站,接着转地铁到咸阳机场,再坐飞机飞南宁,然后往北海走。

    ②到达西安北站时,正是中午饭点。吃什么呢?当然得选择当地特色小吃一尝。早先,这里的羊肉泡馍、肉夹馍、岐山臊子面,我们吃过多次,但油泼面还未尝过。我和老伴在车站周围转悠,终于寻到一家做油泼面的餐馆。

    ③走进这家特色面馆,只见店内10多张餐桌挤满了人,还有客人不断进进出出。看到人们吃得有滋有味,我真有点期待。我们来到服务台点餐。一位像是店主的年轻男子,微笑着问道:“要大碗,还是小碗?有什么忌口?”我一一告知。

    ④等待20多分钟后,又一声叫餐号喊出。老伴说,下一个该轮到我们了。我连忙竖起耳朵听。可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喊号,显然这个号和上一个间隔的时间长了点。我正纳闷,就在这时,刚才那位年轻男子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径直走到我们座位面前,非常客气地说:“叔,婶,等急了吧?我让厨师把面多煮了会儿。”原来,他见我俩上了点年纪,又是外地人,怕我们嫌面厚、硬,担心吃不惯,于是特意吩咐厨师多煮了会儿。

    ⑤一股暖流顿时涌了上来。面还未吃,但这声“多煮了会儿”,却让心里已是热乎乎的。我连忙对他说:“谢谢您的关照!”

    ⑥那碗面,吃得香美,别有滋味。带着惬意,我和老伴从餐馆走出,赶往咸阳机场。

    ⑦西安地铁14号线西安北站,候车的乘客很多。我俩上车时,车厢里还剩一个空座。我让老伴去坐,自己站在她身旁。紧挨老伴座位的是位姑娘,戴着耳机,一直在低头忙碌地“刷”手机。

    ⑧车开了,风驰电掣。几分钟后,这位姑娘才从手机屏上“拔”了出来,抬起头,那是一张白皙的鹅蛋脸,眼睛掩饰不住疲惫。她看了看周围的人群,似乎也关注到隔着她的拉杆箱站立着的我。她将耳机取下,放到小包里,然后从座位上起身,推着拉杆箱,在人群中穿插,往车门口移动。

    ⑨这时,广播里传来报站声:“下一站,渭河南。”看来姑娘是要下车了。我坐到她的座位上,感觉运气真不错。

    ⑩到达渭河南站,乘客上上下下,一座难求。很快,车便开往下一站秦宫站了。我看了会儿手机,觉得眼困,便抬起头来。就在一扫眼的工夫,看到不远处的人群夹缝中,露出了刚才那位姑娘的半张脸。

    ⑪“怎么?她没下车?”我低声对老伴说,“这姑娘也太心急了,哪有提前两站,就为下车做准备的?”

    ⑫车到秦宫站停顿片刻,然后继续向前行驶,途经秦汉新城、长陵等站。我打了个盹儿后醒来。老伴拍了拍我,说:“你看,那姑娘还没下车。”我揉了揉眼,向车门方向看去,只见那位姑娘还站在那里看手机。

    ⑬“这姑娘该不会是一门心思看手机,忘记下车了吧?”

    ⑭“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⑮距终点站还有几站,我接着闭目养神。这期间车厢内依然人头攒动,不见空座。

    ⑯车继续向前。下一站,就是这条线路的终点站机场西站了。坐了几十分钟的我觉得有点累,这会儿是该站起来整理行李,准备下车了。

    ⑰扫眼看,怎么人群中还能看到那位姑娘?我有点好奇:难道,她也是到终点站?

    ⑱蓦然间,我恍然大悟。莫非姑娘在我们上车后离座走开,就是专为我让座的?没错!肯定是!一股暖流像和煦的阳光,又一次温暖着我的身体。

    ⑲转眼,车到达终点站。我向那位姑娘站立的方向看去,人群中隐约看见她正在下车。这时的我,多么想上前跟她说几句话。可车厢内站满了人,实在迈不开腿。等我和老伴急着下了车找她,她早已融入茫茫人流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3日)

    (1)、选文巧设伏笔照应,请写出与画波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伏笔:

    照应:莫非姑娘在我们上车后离座走开,就是专为我让座的?没错!肯定是!

    (2)、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昕:朗读时重音、语速和语调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

    小轩:你说的很对。例如第⑥段中的“别有”一词应该重读,因为它①

    小昕:我同意。我觉得文末“她早已融入茫茫人流中”一句,朗读时语速和语调应该② , 表达出淡淡的怅然若失之感。

    (3)、第⑲段中写到“这时的我,多么想上前跟她说几句话”。想象一下,“我”想对姑娘说些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4)、选文标题中“温暖”一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8. 按要求完成题。

    泰戈尔说:“只有在暴风雨中搏击过,才会有豪迈的飞翔。”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和你的阅读体验,完成表格。

    材料一

    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他想不到作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当他跑得顺“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觉得有点发辣,他真想也这么办;这绝对不是习气,作派,而是真需要这么两碗茶压一压。只是想到了,他还是喝那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有时候他真想贵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节选自《骆驼祥子》)

    材料二

    保尔第二次到丘察姆家时,病情已恶化到双腿无法行走。他不得不依靠拐杖移动,最后连拐杖也握不住了……保尔的眼睛开始剧烈疼痛,眼前出现黑色斑点。他试图阅读,但字行重叠成模糊的一片。医生确诊:“视网膜完全损坏,失明无法逆转。”当黑暗彻底笼罩他时,他摸索着抓住达雅的手说:“我成了你的累赘吗?”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人物

    遭遇的“暴风雨”

    搏击后“飞翔”

    祥子(《骆驼祥子》)

    拉车时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买车的理想破灭。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以文学为武器,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重新投入新生活。

    人生启示:③

三、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里,温暖常常藏在不经意的角落:也许是清晨厨房飘来的煎蛋香气,是同桌悄悄递来的一支钢笔,是小区门口那盏总为你亮着的路灯;也许是爷爷修理自行车时专注的侧脸,是陌生人雨中为你倾斜的雨伞,是相册里偶然翻到的童年合影……这些细微的瞬间,常在不经意间点亮岁月,触动心弦。

    请以“藏在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不少于5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