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肖东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0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像邓稼先等科学家,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至死不xiè , 鞠躬尽cuì , 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让人敬仰。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学习上的难题,当我们面对这些困难时,不能心不在yān , 而要像那些伟人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努力去克服。我们要以他们为

    bǎng样,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古人的情感总在诗词中流淌。王维在幽深竹林中独得其乐,“ ,弹琴复长啸”,尽显宁静淡泊:李白客居洛阳,夜深人静时被笛声勾起思乡情,“ , 何人不起故园情”。岑参远赴边塞,偶遇入京使者,一句“ , ”,道尽游子的牵挂。

        诗人笔下的自然也充满意趣。韩愈看到晚春百花争艳,写下“ ,百般红紫斗芳菲”,展现出对春光的留恋:杨万里行至松源,借“ ,一山放出一山拦”,揭示人生哲理。

        还有诗人借古讽今、感慨时事。杜牧夜泊秦淮,听到商女歌声,不禁感叹“ , ”:李商隐为贾谊惋惜,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批判统治者的昏聩。赵师秀雨夜约客不至,“ , ”,将等待的悠闲与怅惘表现得淋漓尽致。

  • 3. 文言文中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课文例句

    字义

    含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成语

    及鲁肃过寻阳

    迫不及待

    香远益清

    更加

    但手熟尔

    但求无过

    刮目相待

    刮目相看

  • 4. 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B、非常美丽  完全相信  更加坚强  心情舒畅 C、老师讲课  我们高兴  大家唱歌  小明进门 D、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出现问题  讲述清楚

二、阅读(47分)

  • 5. 整本书阅读
    (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在后方建设时艰苦奋斗,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 C、《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大兵抢走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苦难,拿起创作这个“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2)、请结合具体情节,分别分析祥子和保尔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 6. 外婆的向日葵

        ①外婆家的后院有片不大的空地,每年春天,外婆总会在那里下向日葵的种子。我问外婆为啥总种向日葵,她擦着汗直起腰,笑着说:“这花朝着太阳转,看着欢喜,结了籽还能炒瓜子呢。”

        ②向日葵发芽时,外婆每天都要去后院好几趟。她戴着蓝布帽,弯着腰轻轻拨弄幼苗周围的杂草,像对待宝贝似的。有次下暴雨,外婆硬是冒雨冲出去,用塑料布盖住小苗,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

        ③夏天,向日葵长高了,一个个花苞像小拳头般紧紧攥着。外婆每天都要给它们浇水,水珠落在叶片上,阳光一照,像撒了把碎钻。我蹲在旁边看,外婆就说:“丫头,你看这花秆多直,做人也要像它一样,挺直腰板。”

        ④花开时,后院成了金色的海洋。外婆站在花丛中,围裙上沾着花粉,笑得眯起了眼。她摘一朵花插在我头发上,说:“咱们丫头和这花一样俊。”我闻着花香,觉得外婆的笑比花还甜。

        ⑤秋天,向日葵低下头,沉甸甸的花盘里挤满了饱满的籽。外婆搬来小板凳,坐在花丛里摘花盘,金黄的花瓣落了她一身。她把籽晒在竹匾里,院子里飘着阳光的味道。炒瓜子时,锅里“噼里啪啦”响,外婆往我嘴里塞一颗,香得我直砸嘴。

        ⑥去年冬天,外婆病了,住进了医院。我去看她时,她拉着我的手说:“后院的地该翻了,等春天,你帮外婆些向日葵种子吧。”我点头,鼻子酸酸的。

        ⑦今年春天,我照着外婆教的样子,在空地上撒下种子。看着破土而出的嫩芽,我仿佛又看见外婆戴着蓝布帽,在阳光下弯腰除草。一阵风吹过,幼苗轻轻摇晃,好像在说:“你好啊,小姑娘。”

        ⑧如今,向日葵又开花了。我摘一朵插在花瓶里,放在外婆的床头。她摸着花瓣,笑得很开心:“这花,还是朝着太阳开呢。”我突然明白,外婆种的不只是向日葵,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啊。

    (1)、文中多次描写外婆的“笑”,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中的向日葵有哪些象征意义?请结合内容分析。
    (4)、结尾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7. 阅读

    七年磨一课余姚一学校让非遗在校园"生根"

        “我想送妈妈一个草木染的布袋子,携带轻便又好看。”“家门口的樱花树美极了,我想把美景都记录下来,为自己做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小小的染坊拓展课程学习教室,一群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

        这个场景,是“双减”背景下余姚市城南小学结合校本特色课程《乡间染坊》深化的课后服务。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孩子们一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边化身非遗传承“小使者”,用扎染、蜡染等传统染布技艺制作小物件,收获感满满。

    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土壤

        怎样把老底子的东西留住,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土壤?课题负责教师吕琼洁早在六七年前就参与到《乡间染坊》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

    爱英09:23    “当初的想法,是希望立足传统工艺,让学生传承‘非遗’,同时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审美态度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构建优质的小学美术课程体系。”吕琼洁表示。当然,想要顺利开展教学,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环境及学生实际情况。

        “双减”政策落地,助推了这一进程。上学期开始,学校专门打造了供学生学习的教室,每周三的染坊社团课程与每日课后服务的染坊拓展课都在此教室内进行。三至六年级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孩子们对这门课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课后还经常围着老师学习技艺知识。

    专业师资队伍让教学专业化

        传统蓝印花布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图案纹样有什么讲究?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染材又有哪些?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城南小学从创设情境、组建专业师资等方面下功夫。

        创设情境主要是体现在“环境渲染”和“生活展现”上。除了在课堂上采用语言、视频等形式外,学校还用各种材料和手段布置教室,学生一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氛围。学校还力图创建专业师资队伍,像吕琼洁老师曾到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学习传统蜡染工艺、向宁波市级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剑峰老师拜师学艺,还去往省内的蓝印花布厂考察,积累经验,使教学变得专业化。

        为增加课程的体验感,学校专门开辟出实践基地,种植蓝草植物,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亲自去观察、记录不同蓝草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同时学生从种植、养护、制靛等过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染坊拓展课程给孩子带来改变

        因为扎染、蜡染、草木染等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可能一个“其貌不扬”的作品,就要花上一个学期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对学生来说,是磨炼心智的过程,无论作品制作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成长。

        “学习这个课程快三个学期了,心态也是起起伏伏的。”六年级学生曹雨霏分享心得,她从一开始接触这个课程的兴奋,到后来因为“学习时间长”“难上手”一度感到沮丧、烦躁,再到摆正心态,向老师讨教、向周围小伙伴虚心请教,最后终于完成了得意的作品,满满的自豪感。

        “今后,学校考虑把课程做得更细更强,‘更细’指的是把作品的价值延伸,可以做成各式手工艺品,学生之间相互赠送,形成有爱的氛围。‘更强’指的是把课程中各种可以教育的因素都调动起来,让课程更有生命力。”校长芦建章说。

        来源: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张土良 徐仕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余姚城南小学如何让非遗在校园“生根”。
    (2)、“因为扎染、蜡染、草木染等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可能一个“其貌不扬”的作品,就要花上一个学期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对学生来说,是磨炼心智的过程,无论作品制作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成长。”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染坊拓展课程给孩子心智带来的成长。
    (3)、如果你是本文的记者,想要进一步丰富本文,你将向谁提问?你的问题是什么?
    (4)、 链接材料: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第三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中有如下几条要求:

    1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2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3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4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根据链接材料联系本文内容,你认为余姚市城南小学哪些做法体现了“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中的要求?如果要做得更好,你有什么建议?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沈括《活板》)

    【乙】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寻常用墨,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树流去香 , 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

    (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释】①香:松香,即松脂。②鞠篾:编竹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不沾污   殊:    松斩成尺寸 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

    (3)、【甲】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设置铁板→ 放置铁范→→按平板面

    (4)、【乙】介绍制墨,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砍伐→砍成一定尺寸→ →刮取松烟

    (5)、全文突出了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这个“活”字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分别是哪些方面?
  • 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请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两句中任选一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两首诗歌同为杜甫所做,但因为写作时的年龄、境遇的不同,读后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两首诗歌你更欣赏哪一首,为什么?请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

三、作文(50分)

  • 10.  按要求写作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结合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示例

        这些写作思路示例,旨在为你打开思维的天窗,如同夜航时闪烁的启明星,为探索文字世界提供方向指引。但请记住,创作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冒险,不必被示例局限。期待你以灵感为笔、想象为墨,在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里,挥洒出别具一格的精彩篇章。

       写人叙事:

        事件:父亲常年忙碌,“我”误解他冷漠,直到某天看到他在厨房笨拙地为“我”煮面(细节:颤抖的手、煮烂的面条、额角的汗珠),那一刻读懂了他不善言辞的爱。感悟:爱藏在平凡细节中,成长需要用心体会。

       借物抒情:

    事件:窗台的仙人掌被“我”忽视,历经暴雨后依然挺拔,叶片上的水珠像倔强的眼泪,那一刻读懂了它对生命的执着。感悟:平凡事物也有坚韧力量,启示“我”直面生活挫折。

    文化感悟:

    事件:跟随爷爷学写毛笔字,总嫌他要求严苛,直到偶然看见他为邻居写春联时专注的神态(细节:袖口的墨痕、微弯的脊背、笔下苍劲的“福”宇),那一刻读懂了传统文化的温度。感悟: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生活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