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和为贵”主题学习活动(16分)
-
1. 阅读下面活动小结,完成任务。
本次学习活动,我们讨论了“和而不同”.“和”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把“和”视为“和____mù "“和气”,为了和气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与人争 biàn____、争论,很多时候保持了 jiān____默。这种为了所谓的“和”而退让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包容,更难得到对方的认同,实在是与“和”① ____,我认为真正的“和”,需要有“不同”,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和mù jiān默 争biàn
(2)、在文中①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2. 为共建和谐校园拟写一条对联,下面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齐心协力 ▲ , 团结友爱共欢欣。
A、谋发展 B、进步快 C、同发展 D、同进步3. 用“和”丈量古人的胸襟。请在表格内补全古诗文名句。诗句
提示
出处
山光悦鸟性,①。
融入自然,达到忘我之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 端居耻圣明。
求仕含蓄,文采出众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 , ④。
虽写离别,却拉近了心的距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安得广圆千方间,⑤。
民困政乖,初心不改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是故谋闭而不兴,⑥ , 故外户而不闭。
天下大同,百姓和乐
《礼记·大道之行也》
4. “昏时归家灯火亲,方知家和最为贵",有同学对“野”的字源流变产生了兴趣,找到了下面一段话。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汉字“昏”的字义演变过程:“昏”甲骨文学形为上“人”下“日”(
), 太阳落到伸手可及的高度,本义为____,因此时光线暗淡,模糊不清,引中为昏暗,后词义扩大,也指头脑糊涂,神志不清,如昏聩、昏庸等。而又因古时婚礼多在太阳落山后举行,故又表示结婚的意思。后加了“女”,为“婚”,专表此意,现在,“昏”还表示失去知觉,如____等。
(1)、结合语境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2)、成语“利令智昏”中“昏”意思为( )A、本义 B、昏暗 C、头脑糊涂,神志不清 D、失去知觉二、阅读与鉴赏享受思考乐趣(44分)
-
5. 名著阅读(1)、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后,东东迫切想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你觉得以下《经典常谈》专题中最合适推荐给他参考的一项是( )A、《“春秋三传”第六》 B、《“四书”第七》 C、《诸子第十》 D、《文第十三》(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东东就保尔在战场上的经历做了如下图笔记,请在①②处补充相关情节,在③处写上你的阅读心得。6. 文学作品阅读。
张家界读山
4月30日黄石寨
粱衡
晨8时车出发到龙门,开始整山。今天看的景点是黄石寨。进山即在谷中行走,谷底铺有青石板路,倒不很费力,只是走得脚底很疼,最可贵的是这石板路全部藏在密密的冷杉林中,我从来见过这样好这样多的冷彬群落、在路边休息,无论你向左右看,还是向上看,只有密扎扎的直溜溜的树干,就像谁将无数筷子插在这里。而杉树顶上枝叶茂密,将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我们就在这样一个阴凉凉湿润的,绿风满谷浸衣袖的环境里一步步地登山,这时其实是看不见什么山的,只有树,只有躁,甚至树也看不清的,只是密密的树干,便在八卦阵中行走。绿,更多的是一种氛围,一种蕴积,一种感觉。张家界是国家森林公园,这大概就是它本身的含意。
渐登渐高,终于扭过几个“之”字升到半山。这时从树的顶和空隙中,看到了山峰。天啊,哪里是山,简直是一件人工艺术作品。但艺术品哪有这么大,这样高?什么人又能造得出来呢?当地人和导游总是要附会出许多人性化的故事。其实张家界的好处就是人迹绝少。天下名山佛占尽,一般的山,特别是好山,总少不了庙的,而这方圆百里竟无一座庙,只此一点就证明它是自然的山水,并没有人为的歪曲和污染。陪同的是张家界报社的小卓,我问这里有无庙宇,她说:“哪有庙,有土匪。”说得极妙。湘西曾是有名的土匪窝。
当走到南天门时,迎面是几座独立的山峰。你说像石笋,石塔或者棒都行。承德有一个棒槌山,许多人争着去看,但怎么能与这个比呢?使人难以理解,山怎么像树一样是从沟底里长出来的呢!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见过那些被洪水切割的沟壑和凑巧留下的土柱、土笋,这好理解,我眼睁睁地见过水是怎样切割、冲击土块、泥沙。但这里是石头啊。A____待登上山腰,钻出杉树林后,你就可以移步换景,一步一步地欣赏了。它所表现的,主要是伟岸、挺拔、奇险,以瘦硬、孤傲、冷峭偏多,偶有片状的,就很薄,侧看轻轻如纸,好像手指一弹,就可弹出一个洞。这是由于几亿年洪水对沙石岩的漫漫冲洗。山石不像北方的太行山,是竖纹,壁立,而是横纹。所以有的峰岩简直是一摞叠着的纸牌,或是一摞叠着的铜钱。这叠摞当然是很随意的,像赌局刚散,人去牌留,随手将牌码在那里。这是从来没见过的景。随着登高,总在想,这山是怎么造出来的。说是南天门,其实哪有门,是一座天然的石拱。我们门下小憩,面对山下一片石笋,笋上点缀着青松,百思不得其解。
登到黄石寨的最高处看山,群峰朝宗。这时你再看就很清楚了。一条莽莽苍苍的大壑,壑沟中许多山峰如驼群赶路,昂起他们的头:又如帆船出海,于烟雾缭绕中,桂满了帆,逶迤而,来。B____这山不管是半腰着树,也不管它状是塔,是柱,是笋,它们的峰顶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像一座没有造完的桥留下的桥墩。C____想当年,这里是一片石头,广千里,如现在的戈壁沙滩,黄土高原。洪水就这样鼓起潮,推起浪,如锯拉刀砍,斧修锉磨,日夜不停地加工,终于寻见一条细缝,然后一个浪头钻进去,轰然一声,啃下一块石头。就这样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造山。现在黄河的壶口瀑布不就是这样造成的吗?登黄石寨,你首先感受到的是自然的伟力。但在这样的大破坏,大再造之后,生命又立即去占领它。便是最高处,迎风的硬石头上,也能长出青松来。山顶有一株株探出崖外的卷松,人们争着去拍照。背景是万山如画,峰立如这时你又感到生命对自然的征服或是自然对生命的孕育,这是一曲自然界中自然力与生命力的交响曲。
(《新湘评论》2019年11期)
(1)、梳理游踪,补全下表。所至
所见
所感
山谷中
②
从未见过这样好这样多的冷杉群落
半山
看到了山锋
简直是一件人工艺术作品
①
几个独立的山峰
从来没有见过的景
最高处
群峰朝宗
③
(2)、按要求赏析语句。①渐登渐高,终于扭过几个“之”字升到半山。(谈谈“扭”字的妙处。)
②一条莽莽苍苍的大壑,壑沟中许多山峰如驼群赶路,昂起他们的头;又如帆船出海,于烟雾缭绕中,挂满了帆,透迤而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下面这句话放在文章 ABC 三处中哪一处最合适?请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张家界的美,就在它的山峰是各自独立、千姿百态的石峰。
(4)、标题中有“读山”一词,作者登临黄石寨读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阐述。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庆祝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主题阅读
【材料一】
中国旅游日及其标志图
2000年11月,浙江宁海发出《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宣言》,在全国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提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目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文骨的“旅”及传统的印鉴艺术,方形的印鉴外轮廓,内“刻”变形的甲用文“旅”字,同时,“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标志从左上到右下运用绿渐变色。印章下方是中英文书写:“中国旅游日”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
“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确定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开展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活动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31日,具体包括主题日活动和主题月系列活动。
根据通知,5月19日主题日活动当天,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浙江省宁波市设立主会场。其余省(区、市)设立分会场,围绕2025年主题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系列活动。主题月系列活动包括
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入境旅游推介活动、宣传推广活动、文明旅游活动、优化消费环境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指导行业组织及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集中组织“5·19中国旅游日”惠民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非遗传播展示等活动,鼓励公共文化单位丰富服务项目,提供延时服务。
通知还提出,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着力优化入境旅游环境,推出便利化举措,支持市场主体创新产品、加强宣传推广。
通知在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围绕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整合资源组织“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
(摘自(中国旅游报》4月9日,有删改)
【材料三】
演艺赛事引爆绍兴,节日市场活力进发
“五一”假日期间,绍兴市上下统舞策划,精心组织百余场文体商旅高人气主题活动。“文旅+演艺”“文旅+赛事”“文旅+惠民”引爆绍兴,推动游客从“拍照打卡”转向“深度消费”。
假日期间,绍兴市掀起“循着文脉游绍兴”热潮。鲁迅故里以“文学咖啡+主题场景+IP衍生”的三维一体方式让经典走出课本,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越王城文化广场“文创空间”、曹娥里·十三弄、诸暨三贤馆等新项目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绍兴市文博场馆吸引50余万游客入馆品读“绍兴故事”。
“追着演艺游绍兴”成为假目旅游新热潮:“沈国之夜"“河里戏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越千年·古的长歌”“街艺角"、阳明鼓里“明制礼”等演出为游客呈现一幅活的绍兴图景,上虞华新村氧气吉象音乐节以5万的火爆人气成为浙江“音乐节”的典流。
“跟着赛事游绍兴”热潮让假日绍兴活力送发。2025长三角国际国径钻石(上海/柯桥)单日吸引近1.7方众现场观赛,诸暨西施“村BA”与安华市、马剑绿野欢嘉年华等活动有机联动,带办赛事100余场,共吸引观众超20万人次。州2025“新东唐球之路全国登山赛吸引全国各地选手参赛,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此外,绍兴还出现黄酒旅游体脸游、科技旅游体验热,市民、游客在中国黄酒博物馆、缪兴科技馆体验打卡,在沉浸式体验中享受假日之美。
(摘自“绍兴文旅”公众号)
【材料四】
打卡绍兴仓桥直街苦楝树花最新攻略
浙江省绍兴市的仓桥直街,不仅是逛吃的好去处,还是四五月间赏花的好地方。河道旁边的苦楝树花一盛开,成为最具诗意江南的打卡地,吸引游人无数。它虽然很有名,但是具体位置在哪里,有哪些最佳拍照点,很多游客未必知道。
最佳观景点大致有五处,它们分别位于这株苦楝树下和北面的河道两侧(河道为南北向)。这株苦楝树生长在姚家台门对面的一个小胡同里,树的北面是一个观景平台,树的下方是埠头。这里是拍照最出片的地方,也是人气最旺的地方,需要排队。第二个观景点是这条胡同北侧的另一胡同,那胡同的尽头是一个亲水平台,站在平台上正好可以从侧面观赏苦楝花。另外三处都分布在河道的东侧,除若耶溪茶室外,其它两处都需要从若耶溪茶室门前的直街(与河道平行)一路往北走,看到左侧有胡同就可以走进去,胡同的尽头一般就是河道,河边同样有埠头或亲水平台,有些地方还有观景便道,站在上面就可以欣赏风景了。
(摘自个人公众号“楚语乐游记”,有删改)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中国旅游日”标志图的设计特点,并阐释其寓意。可以从内容安排、图案造型、色彩选择等角度进行阐释。(2)、下面表述中最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A、为向世界宣传中国旅游,2011年4月由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置中国旅游日,为每年的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日。 B、今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当天,浙江宁波设立主会场,其余省(区、市)设立分会场,围绕2025年主题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主题日和主题月系列活动。 C、“五一”假日期间,鲁迅故里以“文学咖啡+主题场+IP衍生”的三维一体方式让经典走出课本,旅游产品的售突被百万元。 D、若耶溪茶室在苦楝树的北面,位于河道东侧,同侧另外两个观景点所在的胡同均位于该茶室北面,走到胡同尽头的埠头或亲水平台,就可以尽情观赏楝树花的美貌了。(3)、根据材料三具体内容,你认为绍兴地区有没有落实材料二《通知》的求,请结合材料简述理由。示例:落实得比较好。通知要求各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系列活动,绍兴这方面做得很好:开展“循着文脉游绍兴”活动,抓住鲁迅、曹娥、黄酒等文化IP,推出各种旅游活动与文创产品,效果不错。通知还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鼓励公共文化单位丰富服务项目,从公众号发文可知:在五一假期,绍兴统筹策划,精心组织百余场文体商旅高人气主题活动,比如用“文旅+演艺”“文旅+赛事”“文旅+惠民”等方式推动游客深度消费。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开展活动,从推文看,绍兴在“游、购、娱、学”四个方面均有相应活动开展,涵盖面较广。8. 古诗文阅读孤山
张岱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①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②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清放鹤之地。林逋③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尝畜双鹤,豢之樊中。 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背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归。益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④。”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尽徙诸院刹及士民之墓,独逋墓诏留之弗徙。至元,杨连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端修复之。天启间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种梅千树。云间张侗初太史补《孤山种梅序》。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①梅花屿:即孤山。两湖:西湖的内外两湖。②皦: jiǎo,明亮,洁白。③林逋: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有“梅妻鹤子”的美誉。④封禅书:《汉书·司马相如传》载,相如病危,武帝遣使者至家求其文,遗稿之中发现一篇歌功颂德的《封禅书》)。
(1)、依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加点词
所在句子
上下文
解释
丽
一无所丽
山不连陵曰孤
①
景
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
是地水望澄明
②
就
征之不就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③
徙
尽徙诸院刹及士民之墓
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独逋墓诏留之弗徙
④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归。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尝畜双鹤,豢之樊中。
(4)、文中作者张岱对林和靖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三、【书写与表达心灵成长之旅】(40分)(外加书面5分)
-
9. 根据以下提示,完成写作任务。
仓桥直街的一棵苦楝树成了网红。花事盛时,来看它、拍它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一树粉紫摇曳在波影里,伴着小桥流水、粉墙巢瓦与四月的阳光、和风,十分怡人。许多人看了它,觉得生活中种种疲惫与纷扰一扫而空,心上感觉到了愉悦……很治愈。
同学们,你有遇到过与这苦楝树一样的人或物吗?它或许是一丛花、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或许是你喜欢的运动、爱做的手………..在某些时刻治愈了你,给了你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滋养。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500字以上: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校名和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