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第一部分 行中有诗(12分)

  • 1. 阅读活动主题词,完成各题。

    晨雾未散时,山风翻动林梢,像一卷摊开的泛黄诗稿,字句间淌着晶yíng①____的露水。奔跑时,松针铺就的山径是跳跃的音符;攀岩时,斑驳的峭壁是时光篆刻的诗行;[甲]____,____。木栈道蜿蜒处,蒲公英与野菊俯身低语。背包里装着李白的月亮、陶渊明的菊香,而汗水正然蒸腾成云。山野从不吝啬灵感——当暮色浸透层峦,你与群峰对望,便知每一场跋shè②____,都是肉身与诗心的共舞。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晶yíng        
    ②跋shè

    (2)、请为文中加点字“悄”选择正确的读音。(   )
    A、qiāo B、qiǎo
    (3)、请任选以下一项运动为内容在[甲]处续写句子,和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

    A.        B.        C.

  • 2. 以下是由古诗文名句缀连而成的景观导览词,请补全横线处内容。

    新昌山水,是“唐诗之路”的活态诗卷。

    春游“东南眉目”沃洲湖,湖畔桃林似乎知道春光将逝,粉霞叠浪,你会想起韩愈的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邂逅晚春的别样诗境。

    行走在班竹村的古驿道,群山环抱间翠影掩黛瓦,你会想起陆游的诗句 “ ,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感受遭遇困境时的豁然开朗。

    静立梅渚古村的水塘边,菖蒲丛生,蛙声隐现,你会想起赵师秀的诗句“(《约客》)”,感受雨季江南的特别景致。

    观赏大佛寺寺内古木参天,黄墙灰瓦隐于幽山的景象,你会想起王维的诗句 “ ,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感受古寺幽林伴明月的禅意。

    登顶飞龙栈道,千丈幽谷尽收眼底,观赏十九峰如屏列阵的丹霞地貌景象,你会想起杜甫的诗句 “”(《望岳》),感受到群峰匍匐脚下的豪情。

二、第二部分 行中有理(13分)

  •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假如自行车开口说话

    咳咳,终于轮到自行车“本车”正式登场了!

    我们自行车一族拥有庞大的“血脉分支”,从出街买菜、上学通勤到极限运动,车主们总能找到专属自己的那一款“坐骑”。任劳任怨的我们也有话想说,快凑近听听自行车的自我介绍!

    我是到处跑的野孩子

    路面再脏再烂也不怕

    山路弯弯就是老家

    我生来就爱跑

    在柏油路上撒欢

    把风甩在身后

    【材料二】《2024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中披露,自行车骑行热潮持续高涨。下面是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

    【材料三】           

     中学生如何选择一辆自行车

    不同身高的人群会有相对应的自行车尺码。如果你的身高不足160厘米,那你可以选择各个品牌的青少年款车型。如果你的身高已经超过了160厘米,恭喜你,请按照成人尺码来选择车型吧!大部分自行车会根据不同身高需求,设定XS、S、M、M/L、L、XL等尺码来供消费者选择。同时,自行车也分为很多种类,最常见的就是公路车和山地车,其中山地车可分为越野、林道、速降……请务必根据自己骑行的路况及喜好来选择。

    ……借最近的“骑行热”话题,专家们希望越来越多刚入门的骑行爱好者注意:骑行时要掌握一定的控车技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或摔车事故。

    (选编自《中学生天地》2025年第5期)

    【材料四】             

    实用!四个骑行圈误区要避开

    骑行被称为“黄金有氧运动”,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减压。然而,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不少朋友可能误入了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骑行越快是不是效果越好?骑行结束后马上坐下休息……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会与你想象的不同。

    误区1  车座调太低或太高

    误区2  骑行时间越长越能达到锻炼效果

    车座太低

    为了在骑车时方便脚撑地,有人喜欢把车座调得很低,这样做的弊端是

    骑自行车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和血管系统都有一定好处。

    此外,还能减少关节的僵硬度,增强腿部肌肉的强度和柔韧性,让四肢更有力量和灵活。

    但是,过度骑行就得不偿失了。

    超负荷骑行锻炼,可能会造成肩颈、腰部等僵硬。还可能因过度劳损,加速软骨磨损,对膝盖造成损伤,导致关节炎等。

    正确的骑行时长

    ○建议1小时左右为宣

    ○每星期3次左右

    ○蹬踏频率每分钟60~80次

    ○运动量最好循序渐进

    误区3  骑行速度越快锻炼效果越好

    误区4  骑行结束后马上坐下休息

    骑行速度快并非代表锻炼效果好,一味图快可能适得其反。

    年龄、运动史、性别等都是影响运动强度的关键因素,再者每个人的体质差异较大,因此骑行速度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情况下,建议以心率划分强度。

    正确的骑行速度

    以最大心率值(最大心率值=220-年龄)为参考

    ○老年人/无运动基础的骑行者:

    最大心率值×60%为宜

    ○年轻人/有运动基础的骑行者:

    最大心率值×80%以内

    例如,20岁有运动基础的骑行爱好者,运动心率建议控制在160次/分以内。

    【计算公式:(220-20)×80%=160】

    户外骑行结束后,很多骑友感觉累了就蹲下或坐下休息,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骑行时心脏跳动加快、肺活量增加,如果马上停止运动,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运动性晕厥。

    骑行结束后正确做法

    ○适当慢走几分钟

    ○拉伸一下身体

    ○心率相对平稳后再休息

    (选自《光明网》2024年9月17日)

    (1)、请仿照公路车或者山地车自我介绍的形式,为公共自行车写一个自我介绍。

    公共自行车:

    (2)、从材料二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
    (3)、下面是一位初一学生所填问卷的部分内容,请你运用材料提醒他(要求:有理有据、表达得体)。

    1:你选择自行车时,考虑的因素是?(可多选)

    喜好□        身高□        品牌☑

    2:你在骑行时追求的是?(可多选)

    适合自己的舒适度□        骑行的时长☑        骑行的速度☑

    3:骑行结束后,你会马上坐下休息吗?

    会□        不会□        其他☑

  • 4. 开在医院旁的早餐店的招牌名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请你也来点评。

三、请参加“她力量”主题阅读活动。

  • 5. 阅读[甲]文[乙]诗,完成各题。

    【甲】木兰等三条

    明·冯梦龙

    秦发卒戍边,女子木兰悯父年老,代之行。在边十二年归,人无知者。

    韩氏,保宁民家女也。明玉珍乱蜀,女恐为所掠,乃男子饰,托名从军。调征云南,往返七年,人无知者,虽同伍亦莫觉也。后遇其叔一见惊异乃明是女携归四川。当时偕呼为“贞女”。

    黄善聪,应天淮清桥民家女,年十二,失母。其姊已适人,独父业贩线香。怜善聪孤幼,无所寄养,乃令为男子装饰,携之旅游庐、凤间者数年,父亦死。善聪即诡姓名曰张胜,仍习其业自活。同辈有李英者,亦贩香,金陵来,不知其女也,约为火伴,同寝食者年。

    (选自《智囊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明玉珍:元末随州人,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攻入四川,自称珑蜀王。②线香:一种用香料末制成的细长如线的香。

    【乙】咏绣障

    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注释】①绣障,即刺绣屏风。②床: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③安:安置,摆放。

    (1)、解释[甲]文中的加点词。

    在边十二年 

    男子饰

    金陵来      

    同寝食者

    (2)、用“/”为[甲]文中的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后 遇 其 叔 一 见 惊 异 乃 明 是 女 携 归 四 川。
    (3)、分析[甲]文中的木兰、韩氏、黄善聪“女扮男装”的原因。
    (4)、读[乙]诗,赏析画线句的妙处。
    (5)、“词云图”是一种将高频词汇以更大、更醒目的字体显示,形成云状布局,帮助快速捕捉文本核心内容的图表。请根据[甲]文和[乙]诗中所体现的“女性力量”给下面的词云图补充两个关键词,并说明理由。

四、请参加“经典共读”主题学习活动。

  • 6.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挂在墙上的蒲扇

    丁立梅

    ①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物什,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

    ②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下来买一把。那人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

    ③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

    ④小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笋白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⑤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⑥[A]晚上,村人们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神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

    ⑦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B]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玩着,玩着,孩子们已不理会了,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⑧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夜渐渐深了,四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这个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飘来,一阵一阵。有鸡在梦中打鸣。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⑨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C]她摇着摇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鼾声起。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握蒲扇的手,也垂着。我们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复又摇起来……

    ⑩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总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的乡亲,也走了。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帐里,也挂上一台。仿佛这承载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蒲扇,从不曾来过。

    ⑪我把新买的蒲扇挂上墙。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是用来扇风的。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线的三处场景哪一处最打动你?请仿照示例,撰写推荐语。

    [示例]

    推荐场景: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笋白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我的推荐语:这段文字如同一幅鲜活的市井风俗画,写出了那个年代蒲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一句“有什么可挑的”,道尽平凡日常的质朴与真实。对新蒲扇“面容洁净”的描写,以及那股麦秸味的捕捉,更是调动视觉与嗅觉,让新蒲扇的质感跃然纸上。

    推荐场景:我选(填序号)

    我的推荐语:

    (3)、“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是用来扇风的”,戛然的结尾,欲言又止,意蕴深厚,联系全文,揣摩“蒲扇”之于作者的情感意义。

五、名著阅读(7分)

  • 7. 同学们在名著阅读过程中采用了整合列表的方式来展现成果,请一起完成表格。

    阅读方法

    阅读任务

    圈点批注从“细”处读

    阅读“祥子买车”的片段并做批注。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找找自己的脸,越照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选自《骆驼祥子》第一章)

    我的批注:

    关注突变从“深”处读

    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分别写出因这个人物的出现、消失而导致主人公命运改变的相关情节。

    A.《骆驼祥子》虎妞                B.《骆驼祥子》曹先生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妮娅

六、我的阅读与表达(40分)

  • 8.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表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包含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