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本题有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 涂黑)
-
1. 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2. 做自尊的人就是要尊重自己,不用尊重他人。3. 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体现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二、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
4.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小明的声音变粗了、小天的身高赶不上同龄人、小美有许多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 )
①不焦虑不自卑,积极面对 ②只注重外在美
③依靠自我调节,隐藏缺点 ④要提升内在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右图漫画启示我们面对困境的正确做法是 ( )A、善于放松自己,学会得过且过 B、改变客观环境,注重追求个性 C、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D、避免负面情感,积极传递温暖6. 班上有男生有时会用不雅语言和女生开玩笑,大家纷纷指责该行为。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应该指责,我们应自重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应该指责,男女生之间应该划清界限,避免交往 C、不该指责,开玩笑是个人的选择,他人无权干涉 D、不该指责,因为会影响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交往7. 有同学在班级群里发布如下漫画,并向大家征集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消除自身缺点,维护人格尊严 B、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创造思维 C、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远大理想 D、塑造自信品质,助力青春飞扬8. 出身贫寒的外卖员王计兵用废纸记录灵感,为生活增添诗意;左眼失明的网络主播王金带领残障伙伴荒漠造林,为世界播种春天。他们共同的品质是( )A、明辨是非,遵守社会规则 B、自强不息,勇敢面对生活 C、行己有耻,赢得他人认可 D、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9. 下列图示说明法律 ( )A、处于不断完善中 B、伴随我们一生 C、是由国家制定的 D、比道德更重要10. 下列图示中,能准确表达各组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B、
C、
D、
11. 某校学生为“民法典宣传月”设计普法宣传展板,下列能选用的案例有 ( )①将他人丢失的物品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②球迷观赛时向场内投掷物品,被行政拘留七日
③某超市强行对顾客搜身,被判赔偿精神抚慰金
④某平台盗用他人照片用于商品宣传,被诉侵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共21分。)
-
12.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习古人家训】
从以上家训中任选两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2)、【学时代榜样】
结合榜样事迹并联系所学,分析传承好家风的时代价值。“浙岱渔11492”船长沈华忠在海上作业时,两次共舍弃价值几十万元的蟹笼,紧急救援32名落海船员,入选2024年“中国好人榜”。
沈氏家族世代渔民,秉承“船能载人,也能渡命”的家训。沈华忠的祖父曾参与1959年“舟山大救援”,儿子如今是一名海事局搜救员,其家风体现了几代人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3)、【传精神力量】
请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自己的家庭写一条能滋养精神的家规家训。13. 遵纪守法,与法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观察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2024)》
(1)从上述两则数据中能得出哪些信息?
案情释法
【案情展示】
被告人王某(男,17岁)以暴力殴打的方式,劫取被害人张某某(女,19岁)黑色挎包1个,内有人民币75元、被害人身份证1张及银行卡1张,并致被害人张某某轻微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人民币2000元。
【法律链接】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王某的行为是哪一类的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明理践行
(3)王某的案件给未成年人敲响了警钟,请你为未成年人写两条警示语。
警示语①: ▲
警示语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