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学校开展“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9分)
-
1. 根据要求,补全以下联想图。(1)、根据字形,想象“和”字描绘的画面,补全①。(2)、根据拼音写汉字,补全②--⑤。
寻找“和”智慧
2. 根据要求,补全以下小诗。寻“和”之旅
轻抚书卷,慢品墨香
拜访古人,去寻觅
“和”的踪迹
“和”是享受自然
像常建那样,洗净俗念,拥抱
“山光悦鸟性,①____”的美好
“和”是修炼心境
像王勃那样,打破时空,相信
“②____,____”的真情
“和”是天下为公
像《大道之行也》那样,推已及人,追求
“故人不独亲其亲,③____”的理想
[甲]____。
____。
____。
追寻“和”,是一次次
“④____,道阻且长”的执着出发
是以“和”为弦,共奏动人的和合乐章
(1)、根据小诗,补全①-④。(2)、从以下诗文中任选一项,参照小诗进行仿写,补全[甲]。
备选: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黄发垂慧,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C. ▲ (自定诗文)
发扬“和”精神3. 参考小贴士,结合名著内容,回应网友困惑。小贴士:“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倡导尊重他人观点,以善意与耐心尝试达成共识。
咸鱼会飞
我都这么累了,为什么还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充满苦难的名著?!!
596人赞同了该回答>
二、班级开展“跟着名家去采风”手账制作活动,请你参与。(19分)
-
4. 阅读
泼水节印象
汪曾祺
①作家访问团四月六日离京赴云南,是为了能赶上泼水节。
②十一日到芒市。这是泼水节前一天。这天干部带领群众上山采花。采的花名锥栗花,是一串一串繁密而细碎的白色的小花,略带点浅浅的豆绿。我们到时,全市已经用锥栗花装饰起来了。
③泼水节由来的传说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一魔王,具无上魔力,猛恶残暴,祸人民。其妻乃乘魔王酣睡,拔取其头发一根,将魔王头颈勒断。不料魔王头落在哪里,哪里即起大火。魔王之妻只好将头抱着,七个妻子轮流抱持。她们身上沾染血污,气味腥臭。诸邻居人,乃各以香水,泼向她们,为除不洁,世代相沿,遂成节日。
④节日还没有正式开始,一早起来,远近已经是一片锣象脚鼓的声音。铠锣厚重,声音发闷而能传远,象脚鼓声也很低沉,节拍也似很单调,只是一股劲地咚咚咚咚…,蓬蓬蓬蓬…,不像北方锣鼓打出许多花点。不强烈,不高昂激越,而极温柔。
⑤仪式很简单。先由地方负责同志讲话,然后由一个中年的女歌手祝福,女歌手神情端肃,曼声吟诵,同时,有人分发泼水粑粑和金米饭。泼水粑粑乃以糯米粉和红糖,包在芭蕉叶中蒸熟;金米饭是用一种山花把糯米染黄蒸熟了的。
⑥泼水开始。每人手里都提了一只小水桶,塑料的或白铁的,内装多半桶清水,水里还要滴几点香水,桶内插了花枝。泼水,并不是整桶的往你身上泼,只是用花枝蘸水,在你肩膀上掸两下,一面用傣语说:“好吃好在。”我们是汉人,给我们泼水的大都用汉语说:“祝你健康。”“祝你健康”太一般了,不如“好吃好在”有意思。接受别人泼水后,可以也用花枝蘸水在对方肩头掸掸,或在肩上轻轻拍三下。“好吃好在”,—“祝你健康”。但是少男少女互泼,常常就不那么文雅了。越是漂亮的,挨泼的越多。
⑦主席台上的桌椅都挪开了,为什么?有人告诉我:要在这里跳舞,跳“嘎漾”。台上跳,台下也跳。不知多少副铠锣象脚鼓都敲响了,蓬蓬咚咚,混成一片,分不清是哪一面锣哪一腔鼓敲出来的声音。
⑧“嘎漾”的舞步比较简单。脚下一步一顿,手臂自然摆动,至胸前一转手腕。“嘎漾”是鹭鹭舞的意思。舞姿确是有点像鹭鹭。傣族人很喜欢鹭鹭。在碧绿的田野里时常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鹭。傣族少女,着了筒裙,小腰秀颈,姗姗细步,跳起“嘎漾”,极有韵致。在台上跳“嘎漾”的,就是方才招呼我们吃泼水粑粑,用花枝为我们泼水的服务员,全都打扮得花枝招展。[A]我问陪同人:“她们是不是演员?”一一“不是,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商店营业员。”
⑨跳“嘎漾”的大部分是水,也有几个旱傣,她们也是服务人员。旱傣少女的打扮别是一样:头上盘了极粗的发辫,插了一头各种颜色的绢花。白纱上衣,窄袖,胸前别满了黄灿灿的镀金饰物。一边龙一边凤,还有一些金花、金蝶、金葫芦。下面是黑色的喇叭裤,系黑短围裙,垂下两根黑地彩绣的长飘带。水傣少女长裙曳地,仪态大方;旱傣少女则显得玲珑而带点稚气。
⑩泼水节是少女的节,是她们炫耀青春、比赛娇美的节日。正是由于这些着意打扮,到处活跃的少女,才把节日衬托得如此华丽缤纷,充满活力。晚上有宴会,到各桌轮流敬酒的,还是她们。一个一个重新梳洗,换了别样的衣裙,容光焕发,精力旺盛。她们的敬酒,有点霸道。杯到人到,非喝不可。好在砂仁酒度数不高而气味芳香,多喝两杯也无妨。[B]我问一个岁数稍大的姑娘:“你们今天是不是把全市的美人都动员来了?”她笑着说:“哪里哟!比我们好看的有的是!”
⑪第二天,我们到法帕区又参加了一次泼水节。规模不能与芒市比,但在杂乱中显出粗豪,另是一种情趣。
⑫归时已是黄昏。德宏州时差比北京晚一小时,过七点了,天还不暗。但是泼水高潮已过。泼水少女,已经兴尽,三三两两,阑珊归去。有一个少女在河边洗净筒裙,晾在树上。同行的一位青年小说家,有诗人气质,说他看了两天泼水节,没有觉得怎么样,看了这个少女晾筒裙,忽然非常感动。
⑬泼水,泼人、被泼,都是未婚少女的事。一出嫁,即不再参与。已婚妇女的装束也都改变了。不再着鲜艳的筒裙,只穿白色衣裤,头上系一个衬有硬胎的高高的黑绸圆筒。背上大都用兜布背了一个孩子。她们也过泼水节,但只是来看看热闹。她们的精神也变了,冷静、淡漠,也许还有点惆怅、凄凉,不再像少女那样笑声琅琅,神采飞扬,眼晴发光。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手账制作】
(1)、阅读文章,补全“民俗内容搜集区”。
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①--③。
②同学提议为手账增添贴纸,粘贴在④处。从【备选库】中推荐一张,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名家情意体悟区”。①同学想要揣摩汪曾祺在泼水节现场的丰富心理。从A、B画线句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以第一人称进行心理补白,补全5。
②细读第9段,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细致描写少女打扮的用意,补全。
(3)、同学准备增加“民俗文化深思区”,借助图画展现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思考。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幅?联系文章内容,阐述理由。三、班级开展科普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与。(14分)
-
5. 阅读
中微子:从刘慈欣的“地心通信”到天文学家的“星际邮差”
黄惊涛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晴》中,女主角被困在了地球的最深处,我们平常用来远程通讯的无线电波是无法穿透厚厚的地慢与地壳实现同地面通信的。于是作者构想了一种利用“中微子”进行通信的方式,使得即使女主角身处密度极大、压强极大、距离极大的地心,也能够和地面保持联络。这个“中微子”到底是个什么来头,竞有这么大的魔力?
其实啊,中微子本身并不神秘,它是构成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粒子之一,通常在核反应中产生。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太小了,导致它与其它物质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非常非常低,所以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对于电磁波而言,致密的地球铁镍核心简直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而对于中微子而言,地球却好似一张稀稀拉拉的网,可以几乎毫无阻碍地穿过整个星球而不受到干扰。
正是因为中微子可以这样的横冲直撞,中微子在我们可以见到的任何地方都无处不在,而
我们对此丝毫没有察觉。你知道吗,此时此刻,每秒钟就有超过一百亿个太阳发射出的中微子正在穿过你的手指,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每秒钟有超过一千亿个中微子正在射入你的眼睛,不管你是睁眼还是闭眼。但是这些穿行而过的中微子,并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中微子又被称为“幽灵粒子”:它们就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无从察觉。
[A]既然中微子如此难以捉摸,科学家又是如何捕捉它们的呢?答案在于“人海战术”:把探测器造得足够大,就像用一层层巨大的“渔网”打捞稀有的“深海鱼”。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的中微子实验装置总是做得很巨大的原因。这些探测器的内部都灌满了能够让中微子“显形”的特殊液体,当中微子“一不小心”和探测器内的物质发生反应,它的轨迹就被显现出来,人类就可以捕捉到中微子的神秘踪迹了。
地面探测器只是“近海渔场”,真正的“深海宝藏”还在宇宙深处。当遥远的超新星爆发或黑洞“打喷嚏”时,喷涌的高能电磁波会被宇宙尘埃遮挡。这个时候,伴随天体活动产生的中微子就发挥了它们最强大的功能一轻轻松松地穿过宇宙中的层层阻碍,如同透视眼一样把宇宙大戏的“实况直播”传到地球。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捕捉这些跨越了遥远距离的、来自星尘的中微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宇宙更隐秘的角落和更精彩的演出。
然而,来自于这些遥远天体的中微子的数量总是很少,想要真正捕捉到它们,我们还需要更大体积的探测器。根据计算,想要捕捉天体中微子,探测器的尺寸需要达到1个立方千米以上。[B]要知道,就连宏伟的三峡大坝的坝体也只有0.017立方千米,这么大的探测器超过了58座三峡大坝的总和。这可并非夸夸其谈,如今在上海,就有一支团队正在于中国南海的海底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巨型望远镜阵列—“海铃计划”中微子望远镜,它计划建造的探测器体积甚至达到了8立方千米,足以让来自宇宙各个角落的中微子露出原型。
有了规模更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我们就可以捕捉来自遥远天体的中微子。它们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尘埃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星空,还可以揭示宇宙中最剧烈天体活动的精彩细节。最重要的是,中微子提供了观测天体的独特视角:除了星际间的遮挡外,天体也往往把自己的内部“藏着掖着”。就比如太阳,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其实主要来自于外圈大气层,它的厚度还不到太阳总直径的0.2%。而太阳其它部分的密度极大,导致光在太阳内部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阻碍。而恒星在发光发热的同时,也会同步产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在太阳核心中产生后,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它们便可以承担使命,把太阳内部的信息准确传递给我们。
所以,我们要给中微子正名,它才不是什么恐吓人的幽灵粒子,而是穿梭在宇宙间的“星际邮差”,把宇宙中每一个角落的消息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人类。而且由于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它在宇宙中的飞行速度也无限接近于光速,所以这位邮差堪称效率拉满、准时送达的“五星邮差”。
中微子自发现以来已有近70年历史。尽管中微子仍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之一,但它已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眼晴”。未来,随着探测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能破解中微子携带的“宇宙密码”,看清被尘埃遮蔽的星空,甚至见证恒星诞生的瞬间,穿越银河,抵达更远的宇宙深处。
(选自“上海天文馆”公众号,有删改)
(1)、作者是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科普内容的?阅读文章,补全以下梳理图,并提炼“内容选择策略”。
中微子科普内容梳理图
【内容选择策略】聚焦大众认知误区;(4)( )。(2)、作者是如何条理清晰地科普事理的?参考示例,根据梳理图,简要阐述。示例:《大自然的语言》首先从自然现象入手,解释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四个部分呈现“概念→现实作用→科学原理→深层价值”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
(3)、中微子肉眼不可见、探测器大到难以想象针对这些科普难点,作者是如何破解的?从画线句A、B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4)、《带上她的眼睛》中的“中微子”通讯工具,在目前有可能实现吗?联系文章,做出推断,并说明你的推理过程。四、班级开展写景古文研读活动,请你参与。(15分)
-
6. 阅读
龙湖①
【明】袁宗道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②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甲]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乙]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③得存,突几一拳 , 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潭右为李宏甫④精舍,佛殿⑤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⑥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余本问法⑦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当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已五月五日记。
(选自《袁宗道集笺校》)
[注释]①龙湖:在湖北麻城县东北。袁宗道来此求教李费。②麻城:与后文的屏陵、石首均为地名。③夤(yín)缘:攀附向上。④李宏甫:李费,号宏甫,又号“龙湖叟”。精舍:书斋,学舍。⑤佛殿:佛堂,李费书斋建在院内。⑥光、黄:山名。⑦问法:请教学说主张。
(1)、【读懂大意】解释加点词。语句
方法
释义
隐见其上
联系课内:才美不外见(《马说》)
.
森然屏列
联系课内: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故识
查阅词典:shí:A.知道B.知识
zhì:C.记忆D.记载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字母)、
(2)、袁宗道对龙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赏析景物】本文写景或突出幽深,或彰显奇绝。从甲、乙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4)、【关联探究】龙湖对李费有特殊意义。结合本文和以下古诗,推究李费以“龙湖”取号的用意。
石潭即事(其四)
【明】李贽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来寂寞从人谩,祇有疏狂一老身。
(选自《续焚书注》)
[注释]①石潭:即龙湖。②从人谩:任凭他人毁谤。
五、班级开展写作活动,请你参与。(30分)
-
7. 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是不断尝试的旅程。
打破习惯,更新认知,去邂逅不同以往的体验:第一次首发却在终场丢球的篮球赛:晨光里乘竹筏去赏野樱的温馨之旅;醋和小苏打炸出“火山”的家庭实验:去社区教老人用手机查公交的爱心课
当你勇敢地拥抱这些人生“新体验”,你将—
领略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丰盈的自己。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你可以展开想象,创作故事;可以叙述经历,表达感悟;可以提炼观点,发表演讲;可以说明事理,进行科普
【写作要求】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