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202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诏令文书作为以皇帝名义颁布的古代高级别公文,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汉代中后期,皇帝诏令多阐述儒家理念,甚至大量引用儒家经典。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儒家思想受到尊崇 C、政令推行比较顺畅 D、皇权得到空前强化2. 唐三彩作品中骆驼形象大量成组出现,这些骆驼往往驮人载物,所载物品中包含了商队贩运的货物和生活用品。另外,外来使团还将骆驼作为献给皇帝的礼物,源源不断输入唐境内,唐政府因此设置专门的牧监对驼群进行管理。这说明唐朝( )A、陆路贸易非常频繁 B、政府强化边疆治理 C、陶瓷技术比较发达 D、官方重视畜牧养殖3.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A、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B、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C、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D、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4. 综合分析下表中的史事,可以得出最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到达甘肃哈达铺,当地百姓拿出大量粮食、肉类等物资供应红军
1943年,
“节约献金运动”中,甘肃农民自发捐献余粮,仅临夏县一次献粮就达5万石
1949年8月,兰州群众与人民解放军红军部队昼夜抢修华家岭公路,仅用3天打通运输线,为突破国民党军队在兰州南山的防线,解放兰州作出重要贡献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西北地区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大后方 C、人民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D、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5. 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国家主要在殖民地进行直接的财富掠夺。但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大量修建铁路、港口,开设工厂、银行,强迫殖民地成为它们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反映出( )A、欧洲国家的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 B、资本主义制度向全球范围扩展 C、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激烈 D、殖民地区的社会矛盾不断加深6. 下表是“二战”期间三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基本情况。三次会议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会议名称
时间
参会国
主要内容
作用
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国
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美英苏
商谈对德政策和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洲战事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美英苏
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A、都体现了国际合作的精神 B、都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C、都表达了实现和平的愿望 D、都是大国主导的国际会议二、材料解析题(共12分)
-
7. 贸易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与人类历史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贸易政策一览表(部分)
朝代
边境贸易政策
朝代
海上贸易政策
汉朝
设置西域都护府,促进边境贸易
唐朝
建立蕃坊、蕃市、蕃学、蕃长,优待外商
公开招募使臣开展官方贸易活动
在广州设立市舶使
魏晋南北朝
设立“四通市”,供西方商人开展贸易
宋朝
主动遣使往东南亚招徕外商,立法保护外商在华财产
实行过所制度,保护中外商人,敦促敦煌郡协助商人购买内地商品
颁布“元丰市舶法”,设立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
隋朝
设立丝路贸易的主管官员
增设开放口岸,在广州、泉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
在张掖举办万国博览会,在洛阳开办中外商品交易会,积极招揽外商
元朝
修订《市舶法则》,完善市舶机构
唐朝
完善驿站制度,设立长兴坊,为中外商人提供便利
积极组织“官本船”贸易
——摘编自刘斌、朱晓梅《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的逻辑演进与现实借鉴》
材料二 在发生猎奴战争的许多地方,部落人口损失殆尽,其他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导致田园荒芜,正常贸易中断,传统手工业荡然无存。以黑猎黑引发非洲各部落间进行无休止战争,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过程中断,一些已经建立的古王国轰然倒塌。奴隶贸易给非洲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这种精神奴役严重束缚了非洲人的文明创造力。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地区冲突不仅破坏了地区安全格局。也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裂,国际秩序存在由全球化滑向“新冷战”的风险……从美国对华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至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泛安全化冲击,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受到严峻挑战。
——摘编自高飞、于泽洋《全球治理困境与中国治理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措施。(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奴隶贸易对非洲社会造成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就如何应对全球挑战和危机谈谈你的想法。三、探究题(共6分)
-
8.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取决于社会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阶段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从根本上说,特定的社会存在(特别是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社会思潮,一定的社会思潮反映特定的社会存在,维护一定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王炳权《深入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
从下表中任选一种社会思潮,运用材料中的原理予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顺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维新变法思潮
实业救国思潮
民主共和思潮
人文主义思潮
理性主义思潮
马克思主义思潮
思潮:
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