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5年江苏省高考真题 地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17 类型:高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10月中旬,拉萨市(29°N,91°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图为“北京时间13时56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杆影指向最接近(    )
    A、正北 B、正南 C、东北 D、西北    
    (2)、在观测杆影活动中,学生可领悟到与地球运动相关的是学校的(    )
    A、课程设置 B、位置选择 C、空间规模 D、作息时间
    (3)、在观察植被过程中,学生发现校园植被比周边山地好,主要是因为(    )
    A、土壤肥力的提高 B、局地气候的改善 C、灌溉用水的保障 D、局部地形的改变
  • 2. 加拿大最东端的斯比尔角被称为“加拿大东极”,是圣约翰斯市热门旅游景点。图为“圣约翰斯市旅游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的指向标为(    )
    A、 B、 C、 D、
    (2)、该图采用的指向方式,能够(    )
    A、满足显示城市范围需要 B、便于确定景点相对位置 C、增加测量距离的准确性 D、提高交通线路的可读性
    (3)、该类地图的设计方式常见于(    )
    A、房产区位图 B、世界航海图 C、国家政区图 D、气象预报图
  • 3. 由于植物适应荒漠环境的方式不同,其根系差别很大。图为“荒漠土壤剖面及植物根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图示荒漠土壤中,可溶性盐积聚的过程是(    )
    A、生物作用 B、淀积作用 C、风积作用 D、溶蚀作用
    (2)、根系较小的肉质植物,不同于其他荒漠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营养器官储水 B、枝叶演化成刺 C、干旱季节休眠 D、叶片具蜡质层
    (3)、与阿拉伯半岛的荒漠植物相比,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植物更(    )
    A、耐盐 B、耐旱 C、耐寒 D、耐热
  • 4.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
    A、岩层褶皱 B、地壳沉降 C、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
    (2)、图中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的证据是其顶部(    )
    A、更老地层曾出露 B、存在断层 C、存在岩浆的侵人 D、岩性差异
  • 5. 粮食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原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区城差异。图为“2009—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09—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的增加与减少,呈现明显的区城差异格局,大致的划分界线是(    )
    A、110°E 经线 B、40°N纬线 C、胡焕庸线 D、秦岭—淮河-线
    (2)、2009—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增加,其主要驱动力是(    )
    A、作物品种改良 B、人口数量增多 C、具有规模效益 D、交通区位改善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符合因地施策的是(     )
    A、东南地区严格保护耕地,复垦城镇建设用地 B、西北地区积极开采地下水,增加可灌溉面积 C、东北地区加大湿地开发力度,增加耕地供给 D、西南地区鼓励撂荒地复垦,遏制耕地非粮化
  • 6. 亚洲中部高大山脉周边分布着许多国家的首都。图为“亚洲局部地区卫星影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发展初期选址在山麓地带,考虑的首要条件是(    )
    A、充足的光热 B、稳定的水源 C、丰富的矿产 D、肥沃的土壤
    (2)、图中城市依托地形地势发展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主要考虑(    )
    A、安全防御 B、城市历史 C、农业条件 D、人口数量
  • 7.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图7为“202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江苏的是(     )
    A、 B、 C、 D、
    (2)、我国人均收入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 B、人日迁移盘 C、人口预期寿命 D、人口出生率
  • 8. 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多次变化。表为“东南亚不同历史时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历史时期

    主要农作物

    16世纪以前

    水稻和甘蔗

    16世纪至19世纪初

    丁香、胡椒、烟草、咖啡、水稻、甘蔗等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橡胶、油棕、咖啡、水稻、甘蒸等

    20世纪中叶以后

    橡胶、油棕、蒸麻、可可、咖啡、水稻、甘蔗等

    (1)、16 世纪,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是因为(    )
    A、土地支配权的变化 B、国家间的互惠贸易 C、本地消费市场扩大 D、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2)、19 世纪中叶,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是(    )
    A、纺织加工 B、钢铁冶炼 C、汽车制造 D、煤炭开采
    (3)、近几十年,东南亚油棕种植面积扩大,能够解释该现象的概念是(    )
    A、国际贸易区域化 B、区城环境差异化 C、农业生产机械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
  • 9. 乡村聚落的选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图为“我国西北某地乡村聚落四种模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四种模式中,农业活动空间范围最大的是(    )
    A、 B、 C、 D、
    (2)、提炼四种模式的主要依据是(    )
    A、作物品种 B、河流分布 C、土地利用 D、村庄规模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 54 分。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以南82.8km,纬度位置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相近,最高峰汉拿山海拔1950m。该岛最低月均温为5.1℃,出现在1月,最高月均温为25.4℃,出现在8月。

    材料二图为“济州岛位置及周边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为“济州岛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济州岛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2)、写出济州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3)、分析暖流对济州岛1月气温的影响,并写出参照依据。
    (4)、济州岛最低月均温和最高月均温分别出现在1月和8月,与北半球大陆和海洋并不完全相同,请解释其原因。
  •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简称“两图一区”)建设,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表为“两图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为“两图一区建设规划简图”。

    名称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GDP占比

    城镇化水平

    南京都市圈

    南京

    34%

    73%

    苏锡常都市图

    苏州、无锡、常州

    100%

    82%

    淮海经济区

    徐州

    21%

    60%


    (1)、依据材料,写出两圈一区各自最突出的区位优势。

    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

    (2)、依据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名称差异概括各自的空间结构,并简述准海经济区的空间特点。
    (3)、为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城,两圈一区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升中心城市能级;②打破行政区划壁垒;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④推动城市间深度融合;③提高区城城镇化水平;⑥避免城市间同质化竞争。

    请根据两圈一区的发展情况,选择各自优先采取的措施(填写上述主要措施对应的序号,每个序号限填一次,每空限填一个)。

    南京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

    淮海经济区:

  •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大兴安岭与新西兰的南阿尔卑斯山,走向相似,均位于中纬度地区。图为“大兴安岭和南阿尔卑斯山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两列山脉东侧均为重要的农业区,农产品商品率都较高,但面向的市场不同。新西兰畜牧业发达,是著名乳畜产品生产国,粮食自给率约60%。

    (1)、简述两列山脉东侧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活动的不同影响。
    (2)、两列山脉东侧地区农产品商品率都较高,分析其形成条件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3)、针对新西兰粮食的自给现状,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继续通过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求;

    观点二认为,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本国粮食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

    请选择一个你支持的观点,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