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5年河北省高考真题 地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16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某企业以“健康中国,天下同福”为使命,市场销售网络覆盖我国27个省级行政区、生产的同福大馒头(如图)备受京、津、冀、晋、鲁、豫、陕等地消费者欢迎。依据市场需求特点,该企业开始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我国南方相比,同福大馒头在北方地区更受欢迎的主导因素是( )A、销售价格 B、产品质量 C、饮食传统 D、广告宣传(2)、该企业靠近社区布局馒头“迷你”工厂,主要是为了( )A、实现清洁生产 B、接近消费市场 C、降低生产成本 D、节约管理费用2. 浙江省某村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利用各类土地(如图),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之一。近年来,该村联合周边村庄组建“党建联合体”,走组团式发展道路,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村居住用地( )A、沿河流两岸呈条带状 B、主要集中在东南部 C、围绕商业用地呈环状 D、与农用地交错分布(2)、该村统筹规划各类土地,主要着眼于土地的( )A、集约利用 B、覆被变化 C、租金收益 D、撂荒复垦(3)、该村联合周边村庄走组团式发展道路,践行了( )A、城乡统筹观念 B、绿色发展理念 C、协同发展理念 D、田园城市理论3. 为促进临西轴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临西县推动轴承产业各环节企业向中国·临西“国际轴之城”园区集中;打造“临西轴承”集体商标,为轴承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临西轴承企业向“国际轴之城”集中,将直接推动轴承产业( )A、优化空间布局 B、压缩过剩产能 C、降低原料消耗 D、减少生产环节(2)、临西县打造“临西轴承”集体商标、首要目的是( )A、丰富企业产品类型 B、强化企业合作创新 C、改进企业生产工艺 D、提升企业产品声誉4. 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在西沙某海域海底考察时,发现一峡谷底部存在塑料垃圾。研究表明,这些塑料垃圾是被深海沉积物裹挟沿峡谷底部向下搬运而来的。如图为该峡谷等深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峡谷底部塑料垃圾的搬运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2)、图中1~Ⅳ四个地点最易堆积塑料垃圾的是( )A、I B、Ⅱ C、Ⅲ D、Ⅳ5. 2025年4月中旬,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大风天气过程。如图示意期间某日14时的锋线位置和部分气象站点风级、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地区( )A、风力南部强于北部 B、海平面气压东部高于西部 C、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D、海平面等压线接近南北向(2)、图示时刻,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准静止锋 C、锋面气旋 D、副热带高压(3)、此次大风天气过程期间,图中各气象站点( )A、昼长变化幅度相同 B、正午日影均指向正北 C、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日出方位均为东南方6. 放假期间,小明同学搜集了黄河某河段的卫星遥感图像(如图),并到该河段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观察了两岸的堤坝分布,探究了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河段的堤坝位于( )A、凹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低 B、凹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高 C、凸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低 D、凸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高(2)、利用图示卫星遥感图像,小明同学可以( )A、估算河流输沙量 B、观察河流水面蒸发 C、计算河流径流量 D、识别河流形态特征7. 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如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F1和F2形成的初始构造作用是( )A、岩盐上拱 B、地层错动 C、岩盐聚集 D、地层褶皱(2)、F1和F2具有同生断层性质的活动( )A、始于K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 B、始于C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C、始于T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 D、始于P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是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和制造中心,与其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拥有丰富的资源。2025年1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柔佛州南部合作建设柔新经济特区(如图)。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数据中心(从事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的场所)的需求激增,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热土。
(1)、概述柔新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析柔新经济特区对新加坡境内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从生产要素视角,简述柔新经济特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热土的有利条件。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四纪以来,受冷干和温湿气候交替变化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发育了多期特点不一的黄土地层(含古土壤层);与此同时,逐渐强化的构造活动使高原加速抬升、周边地堑急剧沉降,导致高原侵蚀加剧,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格局。在黄土沟谷中,大型沟谷多切入坚硬基岩,具有沟深坡陡、谷底平坦、支沟众多等特点(如图)。强烈的沟谷侵蚀,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等治理措施。
(1)、基于黄土特性说明大型黄土沟谷多沟深坡陡、谷底平坦的原因。(2)、分别简析气候变化和高原抬升对黄土地层的主要影响。(3)、简述打坝淤地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行八陉(xíng)是穿越太行山的关键天然通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图a)。在古代,陉道沿线不仅分布有关隘、驿站,而且因贸易往来,人口不断集聚,逐渐衍生出众多聚落,形成独特的陉道景观。图9b为某河谷型陉道(与河流并行的陉道)所在河谷一侧的示意图,沿线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沿河打造了河谷型陉道农田系统。随着人口城镇化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八陉故道的交通地位有所下降,有必要科学周密地谋划沿线区域的未来发展路径。
(1)、列举八陉故道沿线的人文景观。(2)、分析河谷型陉道农田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3)、从地理视角探讨八陉故道沿线区域的未来发展路径。(要求:选取粮食生产、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等任一角度,写出具体问题,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