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19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 2. 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脱色剂 B、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 C、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 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的系统命名:2-甲基苯酚 B、O3分子的球棍模型: C、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
  • 4. 下列物质均为共价晶体且成键结构相似,其中熔点最低的是
    A、金刚石(C) B、单晶硅(Si) C、金刚砂(SiC) D、氮化硼(BN , 立方相)
  • 5.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Ca(OH)2的碱性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Fe3+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CaSO4的难溶性 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NH3的配位性
  • 6. 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 7. 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 B、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 C、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 D、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
  • 8. 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D、Br2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 9. 由O、F、I组成化学式为IO2F的化合物,能体现其成键结构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O代表F原子 B、该化合物中存在过氧键 C、该化合物中I原子存在孤对电子 D、该化合物中所有碘氧键键长相等
  • 10. 常温下Ag(Ⅰ)-CH3COOH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Ag++CH3COO-CH3COOAg(aq) , 平衡常数为K。已知初始浓度c0Ag+=c0CH3COOH=0.08molL-1 , 所有含碳物质的摩尔分数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CH3COOH的变化情况 B、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n C、pH=n时,cAg+=10m-nKmolL-1 D、pH=10时,cAg++cCH3COOAg=0.08molL-1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1. 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发酵制醇阶段有CO2产生 C、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 D、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 12. 由下列事实或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事实或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

    草酸具有还原性

    B

    铅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

    电池发生了放电反应

    C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

    Ksp(AgCl)<KspAg2CrO4

    D

    2NO2N2O4为基元反应,将盛有NO2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

    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A、A B、B C、C D、D
  • 13. 以不同材料修饰的Pt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Br溶液为电解液,采用电解和催化相结合的循环方式,可实现高效制H2O2 ,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连接电源负极 B、加入Y的目的是补充NaBr C、电解总反应式为Br-+3H2O__BrO3-+3H2 D、催化阶段反应产物物质的量之比n(Z):nBr-=3:2
  • 14.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钧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

    滴加过量0.3molL-1 HNO3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试管乙

    滴加过量6molL-1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 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HNO3的氧化性 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Cu(Ⅰ)NH3形成无色配合物 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Cu2O为两性氧化物
  • 15. 逆水气变换反应:CO2(g)+H2(g)CO(g)+H2O(g)ΔH>0。一定压力下,按CO2H2物质的量之比nCO2:nH2=1:1投料,T1T2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0.5H2cCO2T1T2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k1,k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1>k2 B、T1,T2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vT1vT2<k1k2 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 D、T2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可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T1温度时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6. 锰氧化物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M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族;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Mn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Mn如某种氧化物MnOx的四方晶胞及其在xy平面的投影如图所示,该氧化物化学式为

    MnOx晶体有O原子脱出时,出现O空位,Mn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O空位的产生使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质。下列氧化物晶体难以通过该方式获有半导体性质的是(填标号)。

    A.CaO            B.V2O5             C.Fe2O3            D.CuO

    (3)、[BMIM]+BF4-(见图)是MnOx晶型转变的诱导剂。BF4-的空间构型为[BMIM]+中咪唑环存在π56π键,则N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4)、MnOx可作HMF转化为FDCA的催化剂(见下图)。FDCA的熔点远大于HMF , 除相对分子质量存在差异外,另一重要原因是

  • 17. 心血管药物缬沙坦中间体(F)的两条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

    Ⅱ.R1CHO(2) NaBH3CN(1) R2-NH2R1CH2NHR2

    回答下列问题:

    (1)、A结构简式为;B→C反应类型为
    (2)、C+D→F化学方程式为
    (3)、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F中手性碳原子有个。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硝基和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6:6:1),其结构简式为
    (5)、C→E的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CXGC14H11NOYE

    试剂X为(填化学式);试剂Y不能选用KMnO4 , 原因是

  • 18. 以铅精矿(含PbSAg2S等)为主要原料提取金属PbAg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热浸”时,难溶的PbSAg2S转化为PbCl42-AgCl2-及单质硫。溶解等物质的量的PbSAg2S时,消耗Fe3+物质的量之比为;溶液中盐酸浓度不宜过大,除防止“热浸”时HCl挥发外,另一目的是防止产生(填化学式)。
    (2)、将“过滤Ⅱ”得到的PbCl2沉淀反复用饱和食盐水热溶,电解所得溶液可制备金属Pb , “电解I”阳极产物用尾液吸收后在工艺中循环使用,利用该吸收液的操作单元为
    (3)、“还原”中加入铅精矿的目的是
    (4)、“置换”中可选用的试剂X为(填标号)。

    A.Al               B.Zn             C.Pb             D.Ag

    “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电解II”中将富银铅泥制成电极板,用作(填“阴极”或“阳极”)。
  • 19. 利用“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样,将a mg样品加入管式炉内瓷舟中(瓷舟两端带有气孔且有盖),聚四氟乙烯活塞滴定管G内预装c(KIO3):c(KI)略小于1:5KIO3碱性标准溶液,吸收管F内盛有盐酸酸化的淀粉水溶液。向F内滴入适量KIO3碱性标准溶液,发生反应:KIO3+5KI+6HCl=3I2+6KCl+3H2O , 使溶液显浅蓝色。

    ②燃烧:按一定流速通入O2 , 一段时间后,加热并使样品燃烧。

    ③滴定:当F内溶液浅蓝色消退时(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立即用KIO3碱性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复现。随SO2不断进入F,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消退-变蓝”不断变换,直至终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取20.00mL0.1000molL-1 KIO3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KI固体,配制1000mLKIO3碱性标准溶液,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 B、1000mL锥形瓶 C、 500mL容量瓶 D、胶头滴管
    (2)、装置B和C的作用是充分干燥O2 , B中的试剂为。装置F中通气管末端多孔玻璃泡内置一密度小于水的磨砂浮子(见放大图),目的是
    (3)、该滴定实验达终点的现象是;滴定消耗KIO3碱性标准溶液VmL , 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是(用代数式表示)。
    (4)、若装置D中瓷舟未加盖,会因燃烧时产生粉尘而促进SO3的生成,粉尘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若装置E冷却气体不充分,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若滴定过程中,有少量IO3-不经I2直接将SO2氧化成H2SO4 , 测定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 水煤气是H2的主要来源,研究CaOC-H2O体系制H2的影响,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C(s)+H2O(g)⇌CO(g)+H2(g) (Ⅰ) ΔH1>0

    CO(g)+H2O(g)⇌CO2(g)+H2(g) (Ⅱ) ΔH2<0

    CaO (s) +CO2(g)=CaCO3 (s) (Ⅲ) ΔH3<0

    回答下列问题:

    (1)、C(s)+CaO(s)+2H2O(g)CaCO3(s)+2H2(g)的焓变 ΔH=(用代数式表示)。
    (2)、压力p下,C-H2O-CaO体系达平衡后,图示温度范围内C(s)已完全反应,CaCO3(s)T1温度时完全分解。气相中COCO2H2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线对应物质为(填化学式)。当温度高于T1时,随温度升高c线对应物质摩尔分数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3)、压力p下、温度为T0时,图示三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p=;此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0mol , 则CaCO3(s)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CO2(g) , 重新达平衡后,分压p(CO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CO)(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