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冲刺22【内能】—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12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控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大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沸点高 B、密度大 C、比热容大 D、凝固点低2. 如图所示为便携式燃气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一罐丁烷燃气的净含量罐内可以燃烧的丁烷气体的质量为。露营时水壶中装入初温为的水,加热至水沸腾,一罐丁烷燃气刚好烧开了壶水。水的比热容为 , 丁烷的热值为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过程中热效率约为 B、烧开一壶水所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C、完全燃烧一罐丁烷放出的热量为 D、热值为的物理含义是燃烧的丁烷可以放出的热量3.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水,内能可能不同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0℃的冰块没有内能 D、内能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5. 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1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2),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g酒精 ( q酒精=3×107J/kg)。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乙=2.4×103J/(kg·℃) B、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 C、0~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3.36×104J D、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0%6.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将分别盛有50g水和50g食用油的两个相同试管同时用红外加热器加热,温度传感器与电脑相连。电脑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c水=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油吸收的热量 B、油的比热容为3.15×103J/(kg•℃) C、第2~3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1.4×103J D、小乐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则m水:m油=1:2
二、多选题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B、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C、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 如图,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加热前,纸锅里的水不发生汽化现象 B、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仍需要吸热 C、纸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9. 某种煤油有关数据如表:( )
熔点
﹣30℃
热值
4.5×107J/kg
沸点
160℃(一个标准大气压)
比热容
2.1×103J/(kg⋅℃)
密度
0.8×103kg/m3
体积膨胀系数
1×103/℃
如图,有一只煤油加热灯,内装 50g 煤油,正在加热烧杯中质量为 200g,初温为 20℃的煤油,经过 10min 后,烧杯中的煤油温度升为 80℃,加热灯中的煤油变为 48g,若不计加热过程中煤油的蒸发,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若杯中煤油相同时间吸热相等,则( )
A、在这 10min 内,装置的加热效率为 28% B、加热过程中,杯中煤油密度不变 C、杯中煤油每秒平均吸热为 150J D、若继续再加热 20min,煤油温度会变为 160℃三、填空题
-
10. 火是文明的象征和推动者。中国古代传说,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物体内能;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集,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点燃了圣火。
四、实验探究题
-
11. 小明发现冬天海水结冰时的温度比河水的低,这一现象激发了他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兴趣.他将一杯盐水放入温度为-20℃的恒温冷冻室内,利用传感器收集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1)、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持续了nin。(2)、杯内盐水第 25min 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 15min时的内能。(3)、从图象中发现,当盐水凝固后,温度降低明显变快,这是因为凝固后它的变小。12. 萧雅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比较A 和B 两种不同液体吸热的情况。(1)、萧雅在安装、调整器材时,应该首先调整固定(填“甲”或“乙”)的位置。(2)、在该实验中萧雅同学采用的方法是:使和初温相同的液体A 和 B 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液体A和B来判断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3)、图乙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的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A 的比热容 则B的比热容为 J/(kg·℃)。(4)、根据图乙图像可以推断出,时间t应为第 min。13. 如图1所示,小健往甲、乙两个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的热水,同时开始计时,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可推测( )A、乙杯中的热水先降至60℃ B、甲杯中的水在0~10min放出的热量比乙杯的多 C、两杯水的质量及初温相同,降温速度不同是因为两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D、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两杯热水降温快慢不同唯一的原因是两个杯子的材料不同
五、计算题
-
14. 图甲为 3D 打印笔,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结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可变发热电阻组成,通过调节开关可实现高低温挡的切换。单个发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该打印笔的主要耗材是比热容约为1.6×103J /(kg▪℃)的塑料条。通电后发热电阻迅速升温,使塑料熔化后从笔尖流出,再根据设计“写出”不同形状,冷却后得到想要的作品。(1)、只闭合S1且未装入塑料条时,打印笔处于预热状态,此时发热电阻的温度为 360℃,求电路中电流;(2)、打印笔处于高温挡且连续工作时,加热电阻的温度稳定在 250℃,求高温挡的发热功率;(3)、某次制作一个质量为 0.5Kg 的小物件,以高温挡连续工作,温度保持在 250℃,估算从开始工作到做好作品需要多少小时?忽略预热、更换耗材和塑料冷却塑型的时间,该3D 打印笔发热电阻和塑料间热传递效率约为 50%,室温为 25℃。15. 小明家里有两只加热方式不同的水壶,甲是用天然气加热的水壶,乙是电热水壶.已知燃气灶用最大火力烧水时每小时燃烧 0.16m3 天然气,加热水的热效率为 60%;天然气的热值为 , 价格约为 3 元/m3 , 电热水壶工作时的功率为 2000W,加热水的热效率为 80%,当地居民用电的价格约为 0.5 元kwH,小明要将 2升的水在 1 标准大气压下烧开, 。(1)、求水吸收的热量;(2)、请你从省时和省钱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通过计算说明用哪只壶更省时或更省钱。16. 小海有一张老式的加热鼠标垫(内有一根加热电阻丝),鼠标垫质量为200g。规格为“?V ;6W”。为得知规格中的电压值,他用伏安法对加热电阻丝的阻值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加热电阻丝的阻值;(2)、规格中的电压值;(3)、该鼠标垫正常工作15min,温度升高9℃,此过程中电阻丝对鼠标垫的加热效率为60%,计算鼠标垫的比热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