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2024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哪一个实验在研究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 )A、
B、
C、
D、
2. 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则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 B、水 C、无机盐 D、有机物3. 土壤孕育了大地上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 B、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C、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 D、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4. 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诗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高贵品质。而绍兴镜湖十里荷塘的荷花也将在2024年的夏天尽情绽放。请问以下哪种土壤适合荷花的生长(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各种土壤都适宜6. 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A、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机质流失 C、使有机物能快速燃烧 D、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7. 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块代替铁块,实验效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8. 枇杷是塘栖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枇杷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较接近。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A、B、
C、
D、
9. 如图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其中岩石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0. 如图所示为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利于气体排出 B、图甲实验试管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存在水分 C、图乙实验应取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目的是排除水的干扰 D、图乙实验通过土壤颜色和质量的变化,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11. 小周利用小区花园中的一些土壤做了如下所示实验,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用量筒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刚好浸没为止。只需计算出注入水的体积就可计算确定该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B、实验中将试管斜向上放置也可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分 C、蒸发皿中出现的残余物是可溶性无机盐 D、取一定质量潮湿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若观察到土壤质量减少,则说明土壤中含有机物12. 在影响土壤性状的各种影响因素中,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 B、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C、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13. 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位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a装置 B、b装置 C、c装置 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14.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15. 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16. 育才中学201班的刘燕同学,利用下列操作测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①用金属容器在土壤中挖取一块土壤,刚好盛满容器。②用量筒向金属容器内加水,直至水面与容器口相平为止,记录体积,加水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 加水后剩余水的体积为V2。③将容器中的土壤倒出,洗涤金属容器。④用量筒向容器内注水到液面与容器口相平,把容器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V3。⑤计算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刘燕同学计算的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
-
17. 谷雨时节,万物复苏,我市某校新建的“耕读园”劳动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师生们共同种下了第一茬蔬菜和水果,包括玉米、辣椒、梨树等。请回答下面小题:
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中,会使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从而导致“霉根”。
(1)、在下列三种类型的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导致“霉根”的是。(2)、为使玉米茎秆健壮,不易倒伏,应多施加含有元素的肥料。三、实验探究题
-
18. 为了测定长、宽、厚分别是4 cm的某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乐和小欢分别展开了以下实验:
小乐: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欢: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量筒内壁缓慢地向量筒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录用水的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小乐实验方案的空缺处实验步骤应填写:。根据小乐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小乐在向放有铁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小欢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欢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19. 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
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选填“①”或“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①上述 ■ 处的操作应是。
②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选填“A”或“B”)。
四、综合题
-
20. 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填“较好”或 “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21. 易阳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一)实验步骤
(①)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 10 厘米、深10厘米范围的土壤;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②)土壤分装:将 20 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
(③)种植植物:在20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蚁巢土。(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4)、就上述实验,提出你想进 步探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