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36分)

  • 1. 读拼音,写词语。

    一个阳光míng mèi的下午,我和小丽一起去溜冰。突然,一个小女孩失去kòng zhì , 旋转着朝小丽撞过来,俩人都bàn dǎo在冰面上。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丽不但原谅了她,还帮她róu cuō摔得红肿的膝盖。

  • 2.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喉(yān)  肮(zāng)   然而止(jiá) B、维(qiān) 隙(fèng)  翻箱柜 (dǎo) C、雾(báo)剥(xuē)        雪霏霏(yǔ) D、(mò)        饭(chí)        若之矣(fó)
  • 3. 下面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霄        板栗        万不得己 B、惊惶        凝视        轻歌曼舞 C、书藉        袭击        不可思议 D、俳個        眨眼        精兵简政
  • 4. 写出下面事物的寓意。
    (1)、过年吃年糕:
    (2)、中秋节赏月:
  • 5.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6. 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    刮风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 7. 判断正误。
    (1)、《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
    (3)、“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 8. 积少成多。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粉骨碎身浑不怕,
    (3)、人固有一死,
    (4)、使弈秋 , 惟 , 其一人 , 一人 , 心以为 ,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阅读感悟。(24分)

  • 9. 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huí huái)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漠蹀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请选出正确的音节,并写在横线上。
    (2)、选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 10. 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4)、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请你分析一下。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三、习作平台。(30分)

  • 11.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外出旅游,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遭遇失败……请以“第一次   ▲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