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冲刺2【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5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 目前世上最轻的固态材料是“碳海绵”,其性能有:对有机溶剂(如油)有超强的吸附力;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放在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弹性依然;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mg/cm3 .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可能被用来清除海上漏油 B、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容量手机电池 C、有可能被用来制造抵抗低温的宇航服 D、1m3“碳海绵”的质量最小为0.16g3.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A、p甲<p乙 , FA>FB B、p甲>p乙 , FA>FB C、p甲=p乙 , FA=FB D、p甲>p乙 , FA=FB4. 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1∶2,质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ρ甲∶ρ乙=8∶3 B、ρ甲∶ρ乙=3∶4 C、p甲∶p乙=2∶3 D、p甲∶p乙=8∶35. 如图是古代的省油灯,使用时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夹层里注水,点燃浸在油中的棉芯,油灯就发光了。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c陶瓷>c铜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陶瓷的比热容比铜大,从相同大小的火焰吸收相同的热量,陶瓷升温比铜慢 B、冷水吸收热量,进一步降低了油的温度 C、瓷质省油灯中油的温度比铜质普通油灯中油的温度低,油蒸发慢,因此省油 D、在燃烧过程中,油的密度、热值和比热容都变小6.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是 , 病人吸氧用去了五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B、 C、 D、7.
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8. 继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我国计划在2028年发射下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 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 火星地表附近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地表附近大气密度的1%(地球地表附近大气密度约为)、地表温度最低可达-1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密度大约是地球密度的 B、火星地表附近体积的大气质量约为12.9g C、登陆火星后,火星探测器的质量大约是地球上质量的 D、登陆火星后,地表温度降低时,组成火星探测器的材料密度变小9.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一铜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其质量也变了 B、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时,如果所用的砝码缺了一小块,测得的结果偏小 C、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和密度也变了 D、一块铁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有变10. 如图甲所示,一个杯子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质量为 B、该液体的密度为 C、该杯子的容积为 D、当时,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11.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 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 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312.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面上,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l∶6 B、它们的体积之比VA∶VB=1∶3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l∶3 D、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2∶3二、多选题
-
13.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14.在一个足够长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高10cm,底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g取10N/kg)( )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120cm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C、塑料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D、加水700cm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2N15. 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四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x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30
y
78
90
A、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³ B、容器的质量是20g C、数据x为60 D、数据y为5416.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②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剩;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总;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是⑤①③②⑥ B、实验步骤中④的操作是多余的 C、测量盐水密度的结果表达式为 D、上述实验操作可以避免误差17. 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 B、这个实心球是b C、该金属的密度是5g/cm3 D、空心球的空心体积是4.5cm318.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 B、剩余盐水的质量为45g 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19.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a、b、c三种物质组成体积相同的物体,则a物 质物体的质量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三、填空题
-
20. 一只质量为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如果在瓶中先放入的一个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 , 金属片的体积为 , 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21.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选填“甲”或“乙”的密度大,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 。若用乙物质制作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空心球体,该球体的体积为 , 则该球体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22. “五一”假期期间,小优和家人去青藏高原游玩。如图是小优拍摄的同一包密封零食分别在黄冈市内平均海拔约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的两张照片,拍摄时两地温度基本相同。图片选填“甲”或“乙”是在黄冈市拍的。这包零食从黄冈市带到青藏高原,它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选填“甲”或“乙”中密封包装袋内部气体的密度较大。23. 一只空瓶质量为5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150g,则该瓶的容积是cm3 , 装满酱油时总质量为g,若瓶内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3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 (ρ水=1.0× 103kg/m3 , ρ酱油=1.2× 103kg/m3)
四、实验探究题
-
24.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水
1
10
10
酒精
1
10
8
2
20
20
2
20
16
3
30
30
3
30
24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 .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 ,
25. 小雨想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柱形金属棒的密度,于是找来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金属棒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棒的质量为;
(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由于金属棒较长,无法全部放入量筒测量体积,小雨用刻度尺测出了金属棒的长度为27.00cm,将金属棒竖直放在量筒中,再用刻度尺测出金属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 15.00cm,如图丁所示,则金属棒的体积为cm3;
(4)计算得到金属棒的密度为kg/m3;
(5)收拾器材时,小雨发现图丁中的金属棒表面附有一些小气泡,如果实验时小气泡过多,会导致测得的金属棒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26. 小明想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种盐水的密度。(1)、小明使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个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2)、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用天平测量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14.6g,则盐水的密度为。(3)、在上述两次测量质量时,小明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量筒中盐水质量的测量结果将(A.偏大 B.偏小 C.不变)。(4)、小明想用另一种方法粗略测盐水密度,于是找来了刻度尺、水、圆柱形杯、平底试管(试管壁、底厚度忽略不计)等器材,进行如下实验:①向圆柱形杯中加适量水,把试管放入水中竖直漂浮,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
②向试管中缓缓倒入盐水,让试管慢慢下沉,当试管底刚刚接触圆柱形杯底时停止向试管倒入盐水(试管对圆柱形杯底无压力),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形杯中水的深度。
③从圆柱形杯中取出试管,用刻度尺测量(A.试管 B.圆柱形杯)中液体深度。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选用、、、g , 已知水的密度为等表示)。
27. 小华在喝完口服液后,想通过实验测出空瓶材质的密度,但是他只找到了量筒,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如图甲,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
如图乙,将空瓶放入水中,空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
如图丙,将空瓶压至水下,空瓶被量筒中的水注满后沉底,读出量筒的示数。
(1)、空瓶漂浮时浮力重力,沉底后浮力重力。(填“>”“<”或“=”)(2)、mL,空瓶材质所占的体积为mL。(3)、空瓶材质的密度为。(水的密度)28.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他把支粉笔放到调好的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3)、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此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 , 若把 , 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 原因是。(4)、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 , 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丙。粉笔的密度为 , 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上述实验结束后,老师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己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足够的水、滴管,要求用这些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某小组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 直到天平平衡。
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 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浸没量筒的水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 , 则合金块的密度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
29. 小聪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其实验的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1g;先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如图1甲所示,测得盐水总体积为mL,再将量筒中的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测烧杯和其中盐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所放的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量筒中剩余盐水如图1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g,盐水密度为g/cm3;
(3)、小聪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立即用细线系上一金属块(不计细线的质量与体积),手拉住细线使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并调节天平平衡后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他将金属块沉入杯底并再一次调节天平平衡时如图2乙所示。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计算出关于金属块的物理量是、其大小为(g取10N/kg).30. 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⑴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⑵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⑶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⑷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⑸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
⑹设水的密度为ρ水 , 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⑺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
⑻实验完成后发现在步骤(4)杯内加水略超过标记处,则密度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