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统联考202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炼生铁 B、晒海盐 C、钉木舟 D、织衣布
  •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空气 B、水银 C、18K黄金 D、不锈钢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4. 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A、 B、 C、 D、
  • 5.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3O2——表示3个氧分子 B、SO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元素 C、Al3+——表示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D、3H——表示3个氢原子
  • 6. “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回答下列小题。
    (1)、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烧杯 C、量筒 D、药匙
    (2)、关于蛋雕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A、石蜡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有腐蚀性,要做好防护 C、石蜡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D、盐酸滴到蛋壳上有氢气生成
  • 7. 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 8. 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的核电荷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g D、钇原子的中子数为39
  • 9.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炭黑制作墨汁

    碳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B

    用粮食酿醋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D

    用活性炭包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10.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 11.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 12.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5~7秒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火焰产生。随后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逐渐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火焰的产生证明反应中生成了助燃性气体 B、铜片变红是由于其表面生成了氧化铜 C、火焰变小可能是因为反应速率降低,气体生成减少 D、实验中总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 13.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往滤纸上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 14.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K2CO3溶液(K2SO4

    加BaCl2溶液,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16题7分,17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5.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图为古代造纸工艺流程:

    (1)、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在步骤1中生石灰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俗称为 , 该反应过程中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 , 步骤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3的操作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操作。
    (5)、步骤4中将湿纸晒干过程的微观实质是运动到空气中。
  • 16. 世界上各种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1)硒是动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乙是硒(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①图中n=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硒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②硒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属于人体需要的(填:“常量”或“微量”)。

    (2)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H12是氢同位素的一种原子,它表示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一个中子,写为2H。则818O的原子的中子数为;则2H气在18O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是 , 装置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原因 ,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应选择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填“m”或“n”)端,复燃则满。
    (2)、实验室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 , 关闭弹簧夹后,容器内压强(用“>”、“=”或“<”表示)容器外压强。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验证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某小组同学用图1进行实验,在水中插入pH传感器,打开活塞后测得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由图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理由是

    ②t2-t3 , 时间段内,溶液pH不变的原因是

  • 18. 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溶于水和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

    1、草酸(H2C2O4)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ΔCO2↑+CO↑+H2O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用如图所示装量进行实验:

    (1)、装药品前应先 , 在装置E的实验中,为提升实验的温度,在仪器不变的情况下可作的改进是 , 观察到E中现象是;若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填序号)。

    a.浓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b.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浓硫酸

    (2)、G的作用是;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E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处应先停止加热(填序号A或E);上述实验装置的一处明显缺陷是
    (3)、当观察到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 19.

    使用果蔬保鲜剂是果蔬保鲜的一种方法。某小组同学围绕果蔬保鲜剂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

    【查阅资料】

    (1)体积分数在1%~3%的CO2能有效抑制果蔬呼吸、延长保鲜时间,但CO2浓度过高也不利于果蔬保鲜。如图所示是某气调型果蔬保鲜剂的部分说明。消石灰是的俗称。

    *主要成分:消石灰

    *辅料:……

    *功能:吸收二氧化碳

    ……

    探究I:该保鲜剂为什么选用消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

    【进行实验】向两个CO2浓度均为5%的烧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消石灰和氢氧化钠,测得容器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有关数据见表。

    时间

    t0

    t1

    t2

    t3

    t4

    CO2的体积分数(加入消石灰)

    5.00%

    4.80%

    4.40%

    3.80%

    2.90%

    CO2的体积分数(加入氢氧化钠)

    5.00%

    4.50%

    3.25%

    2.20%

    0.80%

    【表达交流】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保鲜剂选用消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3)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考虑,“不用氢氧化钠”的原因还有(写出一条即可)。

    探究II:该保鲜剂使用一段时间后消石灰的变质情况

    【作出猜想】

    (4)猜想一:全部是碳酸钙:猜想二:

    【进行实验】取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该保鲜剂,按照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辅料不参与反应)。

    【表达交流)

    (5)通过步骤①后烧杯C中有大量不溶固体,小明认为:该固体全部是碳酸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判断是不合理的,他们的理由是

    (6)小组同学又依据步骤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M及产生的现象N分别为

    (7)步骤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 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