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人教版八下物理重难点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第一次将重物提高h米.第二次将重物提高2h米.不考虑摩擦,比较两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   )
    A、第二次有用功是第一次的2倍,因为机械效率增大一倍 B、第二次总功是第一次的2倍,因此机械效率减为一半 C、第二次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增大一倍,所以机械效率减为一半 D、两次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二、填空题

  • 2.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2

    0.10

    1.0

    0.3

    66.7%

    2

    4

    0.10

    1.7

    0.3


    3

    6

    0.10

    2.4

    0.3

    83.3%

    4

    2

    0.05

    1.0

    0.15

    66.7%

    5

    2

    0.15

    1.0

    0.45

    66.7%

    (1)、实验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为(选填“甲”或“乙”);

    (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①分析表中1、4、5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的高度(选填“无关”或“有关”);

    ②分析表中(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3. 弹簧测力计在多个力学实验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图甲,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确保准确测量。如图乙,在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中,为确保准确性,弹簧测力计应在(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进行调零。如图丙,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当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的原理,可以确定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三、实验探究题

  • 4.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

    0.2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上移的距离s/m

    0.3

    0.4

    0.6

    机械效率

    74.1%

    62.5%

    83.3%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图(选填“甲”“乙”“丙”)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2)、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
    (3)、采用图丙装置提升同一物体,改变动滑轮重G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丁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忽略绳重和摩擦);
    (4)、另一创新小组使用甲装置,用重为4N、6N的物体进行了两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表中数据,该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测量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
  • 5.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 , 总功W , 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

    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N

    提升高度

    h/m

    有用功W/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0.6

    0.2

    0.3

    0.6

    66.7%

    2

    0.9

    0.2

    0.18

    0.4

    0.24

    75%

    3

    1.2

    0.2

    0.24

    0.5

    0.6

    0.30

    125%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请将表格内的数据补充完整:①、②、③

    (2)小张没有通过计算就发现表格中有一数据明显错误,它是第次实验的数据,这数据应该为

    (3)改正后,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6.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个数钩码,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G/N

    钩码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3

        6

        0.8

        5

        

        15

        83.3%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一次实验中,克服绳子重力和摩擦力的额外功是J
    (3)、的数值是(保留一位小数) , 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表格中编号的数值是
    (4)、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目的是____。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 7. 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如图2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为2N,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0.9

    0.3

    74.1

    2

    4

    0.1


    0.3

    83.3

    3

    6

    0.1

    2.2

    0.3


    ①由图2可知,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图3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30°

    5.0

    0.6

    4.2

    1.2

    60%

    2

    30°

    3.0

    0.6

    2.5

    1.2

    60%

    3

    45°

    3.0

    0.8

    2.8

    1.2

    71%

    ①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 (选填“大”或“小”),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8. 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中能被重复利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请完成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内容。

    (1)、甲实验中,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阻力越  , 速度变化越慢,若阻力为零,运动的小车将 
    (2)、乙实验中,两小球的质量  , 两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3)、乙实验中,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实验探究目的。
    (4)、丙实验中,斜面长为3m,高为1m,物体B重4.5N。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为 N,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9.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 , 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 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 ,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等于/小于)F1 , 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 , 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4)、本实验中,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10.

    如图所示,利用此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钩码总重G为1.0N,若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B点

    2.0

    0.15

    1.2

    0.30

    83.3

    2

    A点

    1.5

    0.10

    0.7

    0.30

    71.4

    根据表中数据,你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杠杆的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选填:能、否或不能确定);请简要说明你做出判断的两条理由:① ;②

  • 11. 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物体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

    30

    30

    30

    30

    45

    60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35

    1.52

    2.70

    4.05

    1.52

    1.70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实验1,2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提升物体越省力。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他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沿斜面的拉力与物块重力比值 (“相等”或“不等”)。
    (4)、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12. 如图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次数

    倾角

    G/N

    h/m

    F/N

    s/m

    W/J

    W/J

    η/%

    1

    45°

    1

    0.7

    0.9

    1

    0.7

    0.9

    77.8

    2

    30°

    1

    0.5

    0.7

    1

    0.5

    0.7

    71.4

    3

    30°

    2

    0.5

    1.4

    1

    1

    1.4

    (1)、表格中缺少一个数据,请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2)、对比实验1、2的数据得出结论: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其机械效率越
    (3)、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选填“有关”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