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人教版八下物理重难点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工作的是( )
①
液体压强计 ②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③
卫生间地漏 ④
活塞式抽水机
A、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 如图,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底部连通的竖直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阀门关闭时,、、三根管水柱高度均不同 B、当阀门打开时,管中水柱高度最高 C、当阀门打开时,管中水柱高度介于、管之间 D、当阀门打开时,管中水柱高度最低3.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某段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强较大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强较大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强相等4. 如图,较坚硬的塑料桶里装有水,大、小两个口都有盖。为了把水从桶口快速、流畅地倒出来,最合理的做法是( )A、只打开小口,让水从小口流出 B、只打开大口,让水从大口流出 C、两个口都打开,让水从大口流出 D、两个口都打开,让水从大、小两个口同时流出5. 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及其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漏的存水杯装满水时是连通器 B、为了防止异味气体进入室内,存水杯中水面必须达到的最低高度是位置2 C、隔离板的作用是隔离垃圾进入下水管和防止下水道异味气体进入室内 D、当存水杯装满水时,地面上的水仍能流进下水道6. 如图所示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4支管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处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 B、c管液柱最长,c点处压强最大 C、d管液体体积最大,d点处压强最大 D、4支管中液体的密度不相同7. 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的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必须的是( )A、应保持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B、尽可能将管内空气抽出 C、用刻度尺测量和 D、往两侧容器中加入对应的同种液体,改变和二、填空题
-
8.如图所示, 工人师傅装修房屋时,用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两个窗台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这利用的是的原理;若把塑料的一端提高0.1m,待水静止时,管内水的高度差为 m9. 如图所示,洗手池的排水管通常做成U形的“存水弯”来防止下水道中的异味上传。这个“存水弯”内的水静止时,两侧的水面高度总是的,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10. 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为、底面积为的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壁厚度不计),壶嘴和壶身构成。壶内装有的水,水面到壶底的高度为 , 则水对壶底的压强为Pa,水对壶底的压力是N。( , 取)11. 小明往如图甲所示的茶壶中加水,发现水最多能加至(选填“a”或“b”)处,是因为该水壶具有的特征,属于连通器;如图乙所示,救生锤也名安全锤,是一种安装在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安全锤的(选填“A”或“B”)端敲击玻璃窗,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该端 , 压强大,更容易击碎玻璃。12. 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图中上游的水对A阀门的压强下游的水对B阀门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A,当闸室中的水位上升时,船底受到水的压力(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最终会相平。13. 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一个 , 若水塔内水面高度 , 五楼与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分别为。则五楼住户在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强是Pa;若每层楼的水龙头都一样,则二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g取 , )
三、计算题
-
14. 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容器底面积为0.04米2 , 乙容器底面积为0.08米2 , 且两容器内均盛有0.5米深的水。在两个容器的下部用轻质细管连通,中间有一阀门K。(1)、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2)、若将一个体积为0.002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浸没在甲容器中的水里,静止后,甲容器内液面升高了米,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3)、打开阀门后,水将通过细管流向乙容器,最终液面(选填“相平”“不相平”)。
四、综合题
-
15. 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如图甲所示,从结构上来看,U形管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液体某一深度处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该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4)、小张同学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5)、小明发现用图丙装置不仅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还可以用它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往左侧加入深度为的水,测得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
②接着往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
③测得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 , 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请你选择相关的物理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表示)。
16. 物理老师多次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来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的就是其中的部分.请看图回答问题:(1)、如图A,用水平力轻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平稳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颈,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2)、如图B,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然后在靠近其底部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开始的时候,小孔中射出的水可以到达P1点,一会儿后就只能到达P2点,最后越来越近只能到达P3点了,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3)、如图C,图甲将剪掉底的矿泉水瓶缓缓插入水中,发现瓶中的水面与水槽中的水面始终相平,这时瓶子与水槽构成一个 , 这时将瓶盖拧紧,提起瓶子,但只要其下端不离开水面,瓶内的水就不会流出去,如图乙,该现象说明了的存在;拧瓶盖时,发现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竖纹的作用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来增大摩擦力.(4)、如图D,矿泉水瓶装水,接近装满时留一小气泡,并将瓶子水平放置,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气泡将(选填“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17. 已知大气压强为 , 水银密度为 , 求下列封闭气体的压强:(1)、 如图 7.30 (a) 所示, 开口朝下、竖直放置的 U 形管中用水银柱封闭着一段气体, 水银液面高度差为 。(2)、 如图 7.30(b) 所示, 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 玻璃管内液面高出水银槽液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