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集团华仁校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综合素养考评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
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灰黑色、质软,常用于制铅笔芯 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电线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氢氧化钠
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3.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火箭外壳主要材料为铝合金和钛合金。如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1)、下下列关于钛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与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钛离子(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分子 C、偏二甲肼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 D、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帮助小深同学分析,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硫酸镁的化学式: B、铁离子: C、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D、氩气:5. 从如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B、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D、是一种氧化物
6. 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 B、模型与推理:H2O和H2O2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C、宏观与微观:Ca、Ca2+化学性质不同,但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7. 如图是初中阶段的常见物质,其中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如图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 B、物质乙在点燃前要先进行验纯 C、丙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丁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8.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序号
物质
杂物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
CuO
高温灼烧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D
CO2
CO
向混合气体中通氧气,点燃
A、A B、B C、C D、D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时把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 C、要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从℃降温到℃,可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二、非选择题(本答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
10. 零碳能源—氨气。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氨气能燃烧生成水和氮气。氨气很容易液化,是一种极易溶于水、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某研究中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反应过程,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合成氨的原料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2)和分筛吸附法(如图3)获取。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绿氨被归类为基本上零碳的氨。“间歇式清洁电力Haber-Bosch法合成氨工艺”利用和(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该方法只使用可再生电力、水和空气,副产品只有氧气,是清洁可持续的合成氨生产方式。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2)、科学家研究寻找合成氨气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3)、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分子筛吸附法制都利用了物质(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离。(4)、由图4可知分子筛吸附法制 , 情况下越有利于分离氮气和氧气。(5)、Haber-Bosch工艺合成的氨属于(填“棕氨”或“蓝氨”或“绿氨”)。(6)、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为。11.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科学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某化工厂每天都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严重污染水和土壤,那么该如何处理后排放呢?
任务一:初识中和反应
(1)如图1所示,利用不同酸、碱进行反应,观察现象。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任务二:设计实验证明图1中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具体操作:________,预期现象:________。
(3)还可以用pH传感器探究pH的变化进行验证,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若取M点对应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如能,请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不能,请写出原因________。
任务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4)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涂小苏打溶液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E.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F. 用稀氨水处理蚊虫叮咬处(含蚁酸) 12.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 Al2O3、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 SiO2的性质有______(填字母)。A、难溶于水 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加入稀硫酸前常将铝土矿粉碎,目的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滤液Ⅰ中是否还含有硫酸,可以取少量滤液Ⅰ于试管中,滴加检验(填试剂名称),若现象是溶液变红,则表明滤液Ⅰ中仍然含有硫酸。(4)、操作 Ⅰ、Ⅱ的名称是;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将熔融状态的氧化铝通电发生分解反应,得到单质铝和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实验探究的根本目的。现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设计方案并实验】
(1)使用不同物质类别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
出现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方案二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方法感悟】
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拓展研究】
(2)根据方案二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36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碳酸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刚好用去10.6%的碳酸钠溶液10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