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有时也可以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A、原子结构
B、液态水
C、节水标志
D、足球烯结构
2. 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满食用油,并混入纯净的铁粉,将油和铁粉振荡混匀后,在瓶的一端贴紧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瓶内铁粉被磁铁所吸引,排成一条条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放射状“磁感线”。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B、磁场对铁粉产生了力的作用 C、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北极 D、瓶中的铁粉排成一条条曲线,说明磁感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3.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 两个氢原子 B、O2: 两个氧原子 C、2Fe2+:两个铁离子 D、Cuo: 氧化铜中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4. 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燃性5. 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出一种“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染料制成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二氧化钛中 Ti的化合价为+4 C、萘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 D、萘胺中含有20个原子6. 如图是一种公交车自动爆玻器,它相当于一个电控安全锤。危急时刻,司机只需按下开关,内部电磁线圈通电受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下列1个实验能反映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是(A、B、
C、
D、
7. 《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 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已知氢、氦的原子序数为1和2,则1个He( )A、只有1个原子核 B、共有2个质子 C、共有2个电子 D、相对质量为38. 图甲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磁浮地球仪”。在地球仪中装入条形磁铁,底座中的电磁铁就能使它稳定地“漂浮”在空中,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降低地球仪“漂浮”的高度 B、该磁浮地球仪的原理是同名磁极互相吸引 C、向左移动滑片P可增加地球仪“漂浮”的高度 D、电源的左端为正极9. 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10. 图是动圈式话筒的部分结构。声波使振膜左右振动,连接在振膜上的线圈也随之一起振动,切割永磁体的磁感线产生电流,此过程中( )A、产生了直流电 B、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C、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D、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11. 分类法是科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A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B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C
金属
非金属
汞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A、A B、B C、C D、D12. 如图,小科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的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烧断,造成这一现象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短路 B、插头短路 C、灯座短路 D、插座短路13. 如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该实验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D、反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4. 现有二氧化碳、氧化铜、氧气和氯化钠四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和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的是氧气 B、乙表示的是氯化钠 C、也可根据氧元素的化合价对丙、丁分类 D、表中“▲”应该表示为“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15. 警车车灯在行驶过程中会红、蓝灯交替闪烁,起警示作用。小瑞想要设计两灯交替闪烁的警车灯,忽略弹性衔铁和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氢
2 He
氦
3 Li
锂
4 Be
铍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O
氧
9 F
氟
10 Ne
氖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1
铝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1
氯
18 Ar
氩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2)、第3号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17. 2022年9月9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并首次成功获得未来聚变能源资源一一氦-3含量和提取参数。(1)、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主要成分是钙、磷等,这里的“钙、磷”指的是。(选填“元素”、 “原子”、 “分子” )(2)、一个氦-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经检测月壤样品中含有钛铁矿,其化学式为FeTiO3 , 则FeTiO3是否属于氧化物。(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18. 小明用自制电磁小船对地磁场的方向进行判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小船按如图放在平静的水中,发现船头慢慢转动,但小船最后停止的位置并不是正南或正北。(1)、将小船按如图所示放在平静的水中后,船头偏转的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要使小船运动更加灵敏,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往(填“左”或“右”)移动;(3)、关于地磁场的起因,有人提出如下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则此电流方向是19.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A和B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选填“A”或“B”)。(3)、图C为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20.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1)、应在图甲装置中的MN之间接入(填“灵敏电流计” “电源”或“灯泡”)。(2)、在此实验中,不能做线圈材料的有。A. 铜 B. 铝 C. 铁 D. 塑料
(3)、要使图乙中的线圈持续转动,应在其外部加装换向器,其目的是。21. 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无接触式的热风干手器,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可吹出热风。其内部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1)、由图乙可知,接线柱(选填“A”或“B”)接的是火线。(2)、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3)、为了满足出风口吹出热风,则加热申阻丝、风扇和出风口三者的位置,从上往下依次是___________。A、加热电阻丝、风扇、出风口 B、风扇、加热电阻丝、出风口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共34分)
-
22. 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现象如图甲。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图乙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点(用字母表示);(2)、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3)、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推测出原子结构为如图丙所示中的。23. 如图,是电学实验箱中的电动机。该电动机中有两个半环形磁体,为了研究磁极分布情况,提出了三种猜想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如表。(1)、请将猜想2内容补充完整:磁极呈分布;(2)、根据实验,可判断猜想(选填“1”、 “2”或“3”)是正确的;(3)、根据实验现象,推断两磁铁的南北极分布是否完全一样?并说明判断理由。猜想1:磁极呈上下分布
猜想2:磁极呈?分布
猜想3:磁极呈内外分布
固定上面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均被吸引
固定左边磁铁,将右边磁铁两侧分别靠近,均被吸引
固定左侧磁铁,将右侧磁铁靠近,两磁铁互相排斥
24. 小科在图甲装置中装入过量的红磷,利用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1)、结合实验过程,可知小科是在图乙中的 时刻打开止水夹的。(2)、打开止水夹后,水从烧杯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位大约上升至刻度处。(3)、实验后,小科用图像来反映装置内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25. 小科为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将铜线制成的两个相同螺线形线圈(螺线管),分别与相同的灵敏电流计连接,另取两个相同的磁铁,一个N极向上,一个N极向下,均放在离线圈上端高度20cm处,由静止自由掉落通过线圈,实验操作如图甲、图乙所示。实验次数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
1
慢速
1.5格
2
中速
2.5格
3
快速
4格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来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若要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体的运动方向的关系,则需要控制不变。(2)、实验过程中,小科按图甲、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发现实验现象不太明显。为使现象更明显,请你对实验装置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3)、小科想要利用装置甲继续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表。由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6.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那么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如下研究:【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假设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假设2:催化剂的质量。
假设3: 温度。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H2O2溶液的质量
温度
MnO2的质量
收集O2的体积
时间
①
5%
12 g
20℃
0.2g
25 mL
10 s
②
15%
12 g
20℃
0.2g
25mL
5s
③
15%
12 g
40℃
无
25 mL
80s
【讨论交流】(1)、实验开始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是:关闭止水夹,向分液漏斗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若观察到 ,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与有关。(3)、实验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的目的是。(4)、小辉同学提出小明的方案无法验证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请你帮他说出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35分)
-
27. 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 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的阻值与燃气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 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电磁铁上方极;(2)、小科认为报警时只有灯亮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报警作用,最好灯亮同时发出警报声,他建议加接蜂鸣器与并联(选填“L1”或“L2”);(3)、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4)、小科想让该报警器报警时的燃气浓度值调到比出厂预设值更低一些,下列操作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 (选填字母)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 B、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C、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D、减少电磁铁线圈匝数28. 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1)、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固体,根据上述现象,可以推测物质的燃烧剧烈程度和氧气浓度的关系为。(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29. “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内含有“金银花”,“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6H18O9。已知绿原酸的式量为354,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绿原酸”属于(选填“单质” “化合物”或“混合物”)。(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35.4克的“绿原酸”中含碳元素多少克?30. 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电磁感应摆”,甲、乙两线圈分别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用手使甲线圈在磁场中摆动时,乙线圈也会随之摆动起来。这是为什么?31.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1)、小宁查阅资料获悉,某锂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此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3价,则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2)、如图是他绘制的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的错误之处是。(3)、锂电池在过充、短路等状态下,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常常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由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化学特性,传统的灭火方法如泼水、沙土覆盖往往无效,甚至可能加剧火势或引发二次爆炸。有效的灭火方法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直接喷射到火源上,确保全面覆盖,可以迅速抑制火焰。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4)、下列给锂电池充电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____。A、与其他大功率用电器并联在同一插排上 B、在小区集中充电处充电 C、导线断了重新接上,铜丝露在外面 D、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插座、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