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夯实基础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jiǎ)    耕(zhuì)    忿尉(huì)    戍渔阳(zhé) B、乎(jiē)    令(jiàn)    皆次当(xíng)    已失期(duó) C、火(gōu)    谏(shù)    陈胜(wàng)    尉果广(chī) D、(jì)    所(zēng)    坚执锐(pī)    鸿之志(hú)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此教/我先威众/耳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3.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辍耕之垄上”中“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B、怅恨久 C、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D、肉食者谋
  • 4. 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身被坚执锐(身:句中作“身体”讲。)   B、卒中往往语(往往:处处。) C、今亡亦死(亡:逃跑,与“亡羊补牢”中的“亡”意义一致。)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暗地里。)
  • 5. 下列对文章《 陈涉世家 》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B、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吴广的智谋依次表现在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怒众人。 C、文中写陈胜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D、“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铺垫作用。

二、填空题

  • 6. 文学常识。
    (1)、《史记》原名。全书五十二万多字,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历代帝王的事迹;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则是人臣之传。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篇幅最大,所以称之为
    (2)、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纪传体是司马迁首创的体例,被鲁迅称为
  • 7.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填朝代)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人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中表现陈胜具有远大志向的语句是:! 
    (3)、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4)、文中最具有号召性和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 8. 对于《陈涉世家》这篇经典作品,小东一家人谈了各自的感想。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填空。

    爸爸(法律工作者):《陈涉世家》是篇好文章,对我们的法治建设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文中的“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提醒我们①

    妈妈(记者):“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告诉我们,②

    小东(九年级学生):陈胜、吴广装神弄鬼,这不是在愚弄众人吗?

    爷爷(退休领导干部):小东,他们确实是弄虚作假,但我们不必纠结这些,应该看到他们在危难来临之际的③

    叔叔(民营企业家):哈哈,老爸说得是! 我们民营企业,就是要学习他们不甘于现状的精神,正如文中所说④“”(填课文原句),谁能抓住机遇,谁能顺应时代发展,谁就能把事业做大、做强。

    奶奶(退休教师):当年,小东的舅公做生意缺少本钱,向我们借,他说⑤“”(填课文原句)。现在,他生意做大了,还时不时提起当年的事,确实没有忘记咱们。

    小东:之前我老是嘲笑同桌,说他立志要成为宇航员是痴人说梦。今天我们学了《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他说我⑥“”(填课文原句)。

    爸爸:小东,你同桌反驳得很机智啊! 这样的经典课文,一定要好好读,会让你终身受益!

三、综合性学习

  • 9. 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赏析对联】蒲松龄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请结合你对司马迁的了解简析这副对联。
    (2)、【设计名片】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请你仿照示例,从“名人故里”这个角度为韩城设计一张“名片”。(形式不作要求,50字以内)

    (示例)名片正面:历史——西安

    名片背面:兵马俑见历史变迁,大雁塔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四、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    苟:如果 B、皆次当行   次:依次 C、度已失期   度:揣测,估计 D、或以为亡    亡:逃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往之女家 B、为天下唱   乡为身死而不受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今或闻无罪   或异二者之为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成语“鸿鹄之志”出自选文,充分表现了陈胜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 B、“天下苦秦久矣”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得到响应的直接原因。 C、“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都是陈胜、吴广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 D、司马迁将陈涉归入“世家”,可见其对陈涉功业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