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1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为某广告宣传的“反重力时光沙漏”,据其介绍,一旦打开灯光电源,会看到水滴在空中静止。在产品使用者的评价中有下列信息:“水滴真的不动了,太神奇了!”“灯光闪得我受不了!”……根据以上现象及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此现象不可能属实 B、违反了万有引力定律,此现象不可能属实 C、这是由灯光频闪频率造成的,此现象属实 D、这是由眼睛眨眼频率造成的,此现象属实2. 据202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消息,日本政府宣布将从24日开始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其中有一种难以被清除的同位素氚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氚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年。下列有关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金属罐中密封有1kg氚,年后金属罐的质量将减少 B、氚发生衰变时产生的粒子能够穿透10cm厚的钢板 C、用中子轰击锂能产生氚,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D、氚的化学性质与氢完全不同3. 质量为的物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设物块静止时的位置为x轴零点。现给物块施加一沿x轴正方向的水平力F,其大小随位置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块运动到处,F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A、 B、 C、 D、4. 两种均匀弹性绳Ⅰ、Ⅱ在O点相接,直角坐标系的轴为其分界线,在坐标原点处的振动同时在Ⅰ和Ⅱ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是此时刻绳Ⅰ中波传到的最远点,绳Ⅱ中形成的波未画完。下列关于两列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轴正方向 B、此时刻波向左传到的最远位置是 C、、两列波的传播速度之比为 D、此时刻后,质点比先回到平衡位置处5. 如图所示,一倾角、长度为的光滑绝缘斜槽固定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电量绝对值为的带电小球从斜槽顶端以速度沿斜槽向下运动,恰能到达斜面底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 小球可视为质点,则小球的带电性质及场强的大小为( )A、小球带正电, B、小球带负电, C、小球带正电, D、小球带负电,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Q与质量为2m的滑块P置于水平地面上,二者用一轻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滑块P,使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该拉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 B、撤去拉力F前,弹簧弹力大小为 C、撤去拉力F瞬间,滑块Q的加速度大小为 D、撤去拉力F瞬间,滑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7. 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弹性小球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斜面上的P点发生碰撞后落到斜面上的Q点。不计碰撞中的动能损失和空气阻力,则小球从起始位置到P点的高度与之间的距离的关系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 内阻为为电阻箱,为定值电阻,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闭合开关 , 待电路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从金属板左侧中点处水平射入板间,油滴恰能沿水平直线通过,不考虑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油滴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滴一定带负电 B、仅将阻值调为零时,油滴仍可沿水平直线通过 C、仅将板向下平移少许,油滴一定向上运动 D、仅断开开关 , 油滴仍恰能沿水平直线通过9. 如图,一玻璃瓶的瓶塞中竖直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管中一光滑小球将瓶中气体密封,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装置的密封性、绝热性良好。对小球施加向下的力使其偏离平衡位置,在时由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时刻( )A、位移最大,方向为正 B、速度最大,方向为正 C、加速度最大,方向为负 D、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为零10. 如图所示,将内壁光滑且足够细的圆形管弯成半径的圆形轨道且固定在水平面内,管内有两颗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 , 且。两小球位于圆形轨道一条直径的两端。开始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球一个瞬时冲量使其获得沿圆形管切线方向、大小的瞬时速度。若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不计,则( )A、两小球再次位于轨道一条直径的两端需要的最短时间是4s B、两小球再次位于轨道一条直径的两端需要的最短时间是6s C、两小球同时回到起始位置需要的最短时间是20s D、两小球同时回到起始位置需要的最短时间是24s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6分)
-
11.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定性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关系。(1)、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微小量放大法 D、控制变量法(2)、如图乙所示,当小球B静止时,A、B两球球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若小球B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库仑力。(3)、如图乙所示,接着该同学在竖直平面内缓慢移动小球A的位置,保持A、B两球球心的连线与连接B球的细线所成的夹角不变,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增大到90°的过程中,A、B两球间的库仑力(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再减小”或“先减小再增大”)。1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量定理”。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和轻质动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时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 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 , 相同的未知质量钩码若干,取重力加速度。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
钩码个数
光电门1遮光时间
光电门2遮光时间
经两光电门间的时间
弹簧测力计示数
1
1
0.120
0.060
1.460
0.099
2
2
0.080
0.040
1.001
0.200
3
3
0.070
0.036
0.203
0.280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选用、、、表示);(2)、第一次实验时,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保留两位小数);(3)、第一次实验中,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保留两位小数);(4)、本实验中滑块动量的变化和此段时间内所受合力冲量的相对误差。如果δ值在8%以内,可以得到结论:滑块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其所受合力的冲量。根据第1组数据,计算出的相对误差%(保留一位有效数字);(5)、当挂上两个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由此可计算出每个钩码质量(保留两位小数)。四、分析与计算(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个小题,共41分)
-
13.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 = 120 cm、横截面积为S、两端封闭、粗细均匀且导热良好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在玻璃管顶部开一小孔。堵住小孔,管内有一段高h = 30 cm的水银柱,上方为真空,下方则封闭着长为a = 60 cm的空气柱。已知玻璃管所处地理位置的大气压强p0 = 60 cmHg,热力学温度T1 = 300 K,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若只缓慢加热玻璃管,当水银刚到达玻璃管顶部时,求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2;(2)、若松开孔,空气从外界进入,最终稳定时,水银柱下降距离Δh(整个过程外界温度为T1保持不变)。14.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圆柱形绝热容器,横截面积为S。用质量为的绝热活塞将一部分理想气体密封在容器中后,在容器顶端装上限位器,防止活塞从容器中滑出。初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 , 活塞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 此时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恰好无摩擦力。连接电热丝的电源对容器内部的气体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后与限位器接触,停止加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 大气压强 , 活塞与容器壁的滑动摩擦力为活塞重力的倍,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电热丝的体积,求:(1)、加热前容器内气体的压强;(2)、活塞刚与限位器接触时气体的温度。15. 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及矩形区域内均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且与边平行的匀强电场,右边有一半径为且与相切的圆形区域,切点为的中点,该圆形区域与区域内均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b点斜向上射入电场后沿图中曲线运动,经边的中点进入区域,并沿直线通过该区域后进入圆形区域。所有区域均在纸面内,粒子始终在该纸面内运动,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沿直线通过区域时的速度大小;(2)、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3)、粒子射出圆形区域时速度方向与进入圆形区域时速度方向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