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颜色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3. 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4.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演示实验。下列演示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5. 小向同学陪妈妈去超市买厨房用品,他发现超市中同一品牌 同一种类的酱油,有两种规格:第一种是袋装450毫升,售价5元;第二种是瓶装500克,售价6元。已知袋装酱油的密度均为1.2克/毫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包装的酱油质量相同,袋装酱油更便宜 B、两种包装的酱油质量不同,瓶装酱油更便宜 C、两种包装的酱油密度相同,袋装酱油更便宜 D、两种包装的酱油密度不同,瓶装酱油更便宜。6. 各国在新材料领域竞争激烈。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以坚固、熔点高而被广泛应用。制造某大飞机需用密度为7.8×103kg/m3超高强度钢130吨,若用一种密度为3kg/m3“气凝胶”代替钢材制造同样的一架飞机,则需要“气凝胶”的质量为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7. 如图为某晶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甲、乙、丙对应固、液、气三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B、BC段对应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C、DE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D、白雾形成对应的状态变化过程是乙→丙8. 如图所示的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盘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的“白气”,拿起碗,看到下面盘中的水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是盛水盘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盘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9. 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B、
C、
D、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现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均匀实心正方体A、B,当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则两正方体A、B的质量之比为( )A、1:64 B、1:16 C、1:8 D、1:411. 小科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A、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B、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以加快水分蒸发 C、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12.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⑤“汗”是液态水.其中正确的(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⑤13.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1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对于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立春:“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夏至:“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秋分:“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收热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
-
15. 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由图丙可知,当地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等于”)(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16. 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若该晶体物质某一时刻的温度t<tA,该晶体物质处于Ⅰ区域,是(选填“固”“液”或“气”)态;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7. 质量为m1的杆子,装入透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杆将其每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 , 不计细杆体积,则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m1-m2)g(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丙图中, 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18. 2023年9月21日, “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开讲,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通过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太空科普授课。(1)、图甲是在实验舱中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微弱、呈球形;图乙是蜡烛在地面燃烧的火焰,旺盛、呈锥形。这是因为在实验舱微重力环境中,蜡烛燃烧时周围的气体较难形成 , 所以燃烧后的气体和氧气只能进行扩散运动而形成球形火焰。(2)、三位老师在实验舱里授课,实验舱里的摄像机能接收到他们的讲课声音。由此推断,实验舱里空气。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19. 小宁按照书本中的实验要求“探究水的沸腾”。(1)、当水沸腾时的情况如图(选填“A”或“B”)所示,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2)、小宁前后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C所示,其原因是水的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
-
20. 小陈通过实验探究“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器材】2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称量其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部分水转移至量筒中,称量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③重复步骤②,获得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
称量次数
1
2
3
4
5
向量筒转移水的总体积(毫升)
0
20
40
60
80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1)、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第2次称量时,烧杯中倒出水的质量为克。(3)、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兴趣小组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4)、实验改进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1. 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P和Q,应先调整 (选填“P”或“Q”)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3)根据实验数据,小科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①冰熔化过程中;
②不考虑热量损失,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热量。
22. 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液体密度计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器材:量程为0~2.5牛的弹测力计、1个小桶、量筒、水等。
【原理】根据 , 所以液体密度的刻度和液体重力刻度存在着对应关系。
【设计与制作】用一定体积的已知密度的液体进行标度,在弹测力计面板右侧标出相应的液体密度值,单位由“N”改为“g/cm3”
①标定“0”刻度的方法:。
②加入50mL水,示数稳定后,将此时对应的弹测力计指针处的刻度标记为g/cm3
③标定剩余的刻度。
【测试】小明向小桶中加入50毫升某待测液体,将小桶挂在密度计上,示数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上克/厘米3。
【改进】若想提高该密度计的精确度,请提出一条建议:。
23. 科学课上,为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某组同学设想:当吸了水的无纺布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水分蒸发而质量变小,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无纺布在相同时间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中水分蒸发的快慢。于是他们用相同材质、相同大小的无纺布,在等质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1)选择装置甲和装置丁作对照,可以研究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若要探究“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3)如表是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的数据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电子天平读数(克)
开始时
7.5
7.5
7.6
7.6
7.4
7.4
5分钟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数据分析:在每组实验中,5分钟后装置甲的质量都比装置乙大,可以得出装置甲的无纺布中水蒸发得(“快”或“慢”);
②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可以得出结论:。
24. 摩擦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焊接时,两根金属棒高速旋转,剧烈摩擦,使焊接面温度升高变为液态,冷却后焊接在一起。 整个焊接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四、综合题(共44分)
-
25. 有一只玻璃瓶、水和若干金属圆珠,小科利用电子天平进行了以下测量: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②将空玻璃瓶装满水,测量总质量;③将空玻璃瓶装入一些金属圆珠,测量总质量;④将测量c中的瓶子灌水至瓶口,测量总质量。
各测量数据见电子天平显示的示数,请根据测量数据计算。
(1)、玻璃瓶的容积。(2)、瓶中金属圆珠的质量(3)、金属圆珠的密度26. 小红用一只杯子盛某种液体直至倒满,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求:(1)、该杯子的质量。(2)、计算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该杯子装满酒精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多少?27. 某同学用一瓶纯净水和放在桌面上的海绵做实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所示。他想:“一瓶纯净水能产生多大的压强,竟把海绵压陷得那么明显?”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计算一瓶纯净水的压强。 他从商标纸上查到这瓶水“净含量”是600毫升(空瓶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又测出瓶底面积为35厘米,瓶盖面积为7厘米2。根据该同学收集的数据,请你计算:(1)、这瓶纯净水的质量为多少?(2)、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是多少?(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有什么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