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压轴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表为1949与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指数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得益于( )
项目
1949年
1952年
指数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14.9
100.0
26.8
179.8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 D、土地改革的开展落实2. 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上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3. 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二、材料分析题
-
4.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三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何重要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使材料三中农民的“梦想实现了”?该法律文件的颁布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国土地改革前土地所有制情况调查表
地主、富农
占农户总
数不到7%
占有总耕地
的50%以上
贫农、雇农
占全国农户
57%以上
占有耕地
总数的14%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年,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1953年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户消费品购买力增长一倍。1953年同1950年相比,农民留用粮食增长28.2%,其中生活用粮食增长8.6%。
(1)、上面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于何时?(2)、用自己的言语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3)、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6.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某校八年级(2)班以“改革开放的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请你参与,回答问题。(1)、【农村改革篇】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见下图)。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根据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2)、【经济特区篇】材料二 深圳与香港只一河之隔,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列举一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解放思想篇】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谈话有什么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展望未来篇】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7.“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力更生】
材料一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管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工业起步】
材料二 1951年国家着手编制“一五计划”,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1952年赴苏联征求意见、商谈苏援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
——摘自新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推进改革】
材料三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之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扩大开放】
材料四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