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二十)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一千零一夜》定型于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它不仅描绘了阿拉伯的故事,还包含了波斯、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地区的故事。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大学教育的兴起 B、各部落征战不断 C、文化的开放包容 D、已逐步走向分裂
-
2. 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基督教会的支持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3.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
4. 下图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第三节 第一国际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法国独立工人运动的勃兴 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
5. 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
6.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者起因都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生产过剩 B、二者都侧重重工业的发展 C、二者都为其他国家经济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D、二者都长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
7.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
8. 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
9. 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材料表明( )A、英国掀起了建设铁路的热潮 B、近代交通改变了社会生活 C、蒸汽机车广泛运用到运输业 D、铁路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
10. 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这表明西欧( )A、走上了联合自强道路 B、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
-
11. 2023年3月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表示,欧洲需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也需要战略自主权,而法国将主导这一理论成为现实,并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据此判断,马克龙主张( )A、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推翻美国霸权 B、顺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欧洲尽快组建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D、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
12. 以下示意图呈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处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
13. 准确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巧。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14. 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基于这一认识,苏联(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成立“华约”组织
-
15. 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然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B、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加剧
-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今天,全球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或其他区域性的经济集团。这种情况充分说明(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B、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日益凸显 C、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加 D、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17.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实力,铸就了伟大的( )A、抗美援朝精神 B、铁人精神 C、红旗渠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
18. 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
19.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
20. 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1. 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A、雅典卫城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故事讲述
-
22. 联邦德国、法国等共同体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从1948年的13%升至1962年的19.8%,出口贸易总额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也从1947年的11.4%增至1962年的27.6%。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解体 B、西欧国家的联合 C、北约建立 D、柏林危机的解决
-
23. “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 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
24. “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材料分析题
-
2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时,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逐渐兴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市民阶层形成,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城市里还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的。11~12世纪,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的束缚进行了斗争,最终大多数得到国王、主教和诸侯的特许状,形成了自由城市。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英国,日渐深入的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城市形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引力。工业革命使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为增加,城市集中了市场、金融机构、公共设施和文化教育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给现有城市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增加了环境对健康造成的威胁,由此带来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引发了城市的公共卫生危机。
——摘编自《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及公共卫生危机》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镇)发展,实质上是城市功能规模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张,小城镇与大城市实现了同城化。
——摘编自《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 -
26. 历史并不遥远,就隐藏在今天的生活中。阅读某地绿山村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绿山村村民文化程度一览表(单位:人)
年度 总人口 其中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以上 1982年 4459 840 1708 920 337 1990年 4721 711 1435 1599 501 15 2000年 4703 14 1158 1996 909 97 ——据《福山村志》
材料二:1984年福山村开始旧村改造,从蟠龙山坡处开始,一边拆一边盖。资金不足,影响进度,村里便建立民建队、砖窑厂,承担全部建筑项目。进度加快后,仅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土坯房到小洋楼的蝶变。后来,陆续建起热电厂、预制厂、酿酒厂等,成立实业集团公司,种地产粮退居次要地位。村经济状况也明显改观,工资高,福利多,公益事业进步大。1995年村委会获得“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的称号,福山村也被评为省级明星村。
——据《今日福山》报(2018年5月)
材料三:村里有个好的领导班子,能领着我们向前发展,就觉得很高兴,工作干着也有劲,不觉得累。反正都是自己的事,每天就寻思着怎样干好、怎样进展顺利。
——《村民访谈: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三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状况?(2)、综合三则材料,列举20多年间福山村发生的各种变化。(3)、福山村的变化有很多原因,请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
27.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海上霸权是保证这一财富的“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这个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岛国,依靠带有浓重血腥气味的“海外活动”,获得滚滚财源。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大门的重炮。
——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列举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1894年
兴中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
1911年
武昌起义
——据《中国历史》整理
(1)、请根据材料一,写出英国“获得滚滚财源”“渠道”。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二所列史实,围绕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加以简要阐述,并谈谈反思后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8.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谱写了无数华美壮丽的篇章。
[人民的智慧]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蜀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见图10),总长1100多千米,有分支河渠520多条,可以灌溉300多万亩农田,它不仅解除了岷江泛滥成灾,而且方便了航行,
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师用书
都江堰示意图
[人民的探索]
材料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周恩来主张共产党要加紧组织武装力量,并亲自指挥了南昌起义。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南下,准备到广东建立根据地。途中遭遇敌人封堵,转战湘南,损失严重。1928年4月,这支部队在朱德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巩固和壮大了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吴超《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周恩来》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人民的创举]
材料四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某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的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底里乐开了花。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都江堰发挥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岗村村民的创举有什么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