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1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I(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A、C B、V C、T D、mol
  • 2. 北京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中国选手郑钦文击败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获得首枚女网奥运金牌。图中郑钦文挥拍打出一个强烈的上旋球,网球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直飞对方的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击打出上旋球时可以把网球看作质点 B、研究网球的飞行轨迹时可以把网球看作质点 C、该网球的飞行轨迹长度就是它的位移的大小 D、某次郑钦文的发球速度达到了170km/h , 这里170km/h是指平均速度
  • 3. 下面有四幅图片,涉及有关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椭球形”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 B、图乙中,若抽掉绝热容器中间的隔板,气体的温度将降低 C、图丙中,观察二氧化氮扩散实验,说明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封闭注射器的出射口,按压管内封闭气体过程中会感到阻力增大,这表明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会增大
  • 4. 如图所示,一高考倒计时牌通过一根轻绳悬挂在挂钩上。挂上后发现倒计时牌是倾斜的,已知AOB=90 , 计时牌的重力大小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位置平衡时,绳OA的拉力大于绳OB的拉力 B、如图位置平衡时,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绳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C、如图位置平衡时,绳OB的拉力大小为22G D、将计时牌挂正,平衡时绳OB的拉力小于计时牌倾斜时绳OB的拉力
  • 5. 2023年4月12日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准实时观测部分数据向国内外试开放,实现了数据共享,体现了大国担当。如图所示,“夸父一号”卫星和另一颗卫星S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绕地球逆时针运动,两轨道相交于A B两点。已知夸父一号卫星的速度大小为v1 , 卫星S在椭圆轨道远地点P时速度大小为v2 , 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Q , 两颗卫星的运行周期相同,某时刻两卫星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卫星在图示位置的速度v1>v2 B、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卫星S的机械能增加 C、两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D、在相等时间内卫星S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夸父一号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 6. 如图所示,以水平向右为x轴,以竖直向上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发射器能把小球以v02v0的速度从坐标原点射出,射出方向均与x轴正向成60角,过原点放置一块很长的倾斜挡板,以v0射出的小球沿x轴正向击打在挡板上A点,A点坐标(x,y)。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0射出的小球离斜面最远时经过的位置的纵坐标为12y B、2v0射出的小球击打斜面上的点的坐标为(2x,2y) C、挡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32x D、v02v0的速度射出的两小球击打到挡板的速度不平行
  • 7.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q0 , 固定于相距为2rP1P2两点,OP1P2连线的中点,M点在P1P2连线的中垂线上,距离O点为r ,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电场强度为kqr2 B、P1P2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到O点的距离为22r C、M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D、M点放入一质子,从静止释放,质子将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
  • 8. 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线圈输出的交变电压为u=202sin100πt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n3=3:2:1 , 副线圈中分别接有灯泡a和灯泡b , 灯泡a上标有“6V,6W”,灯泡b上标有“3V,6W”。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当仅闭合开关S1时,灯泡a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闭合开关S1时,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11W B、若仅闭合开关S2 , 则灯泡b恰好能正常发光 C、S1S2均断开,则电压表的示数为0 D、S1S2均闭合,则原线圈中的电流表示数为3A
  • 9. 有一透明材料制成的C型半圆柱体,内径是R , 外径是2R , 其横截面(纸面内)如图所示,O'O是对称轴,一束单色光(纸面内)从半圆柱体外表面上O'点射入,光线与O'O直线所成夹角i=60时,经折射后恰好与内表面相切。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 不考虑多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束单色光在该材料中的折射率为2 B、这束单色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为3Rc C、当入射角i大于60时,该单色光可能在半圆柱体内发生全反射 D、该单色光在内圆柱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从O'点射入的光线与O'O直线的夹角i=30
  • 10. 液体的表面张力会使液体表面总处于绷紧的状态。设想在液面上作一条分界线,张力的作用表现在,分界线两边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相互作用,F的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l成正比,即F=σlσ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F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并垂直于液面的分界线。小明设计了一个简易装置用来测量某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如图所示,间距为lU形细框上放置一细杆MN , 两者间摩擦不计。将装置从肥皂水中取出后水平放置,会形成一水平膜(忽略膜受到的重力),甲、乙分别为俯视图和正视图,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膜的上、下表面会对MN产生水平向左的力。小明用一测力计水平向右拉住MN使其保持静止,测力计示数为F0 , 接着用该肥皂水吹成了球形肥皂泡,如图丙所示。当肥皂泡大小稳定时,测得其球形半径为R。则小明测得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和肥皂泡内外气体对右侧半球膜的压强差分别为(  )

    A、F0l,F0lR B、F02l,F02lR C、F02l,2F0lR D、F02l,0

二、选择题II(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1.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它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同位素94238Pu在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具有热能的射线转变为电能制造而成。某核电池由放射性同位素94238Pu制成,已知94238Pu衰变为铀核(符号92234U),其半衰期为88年,若该电池在第一年内的平均功率为1W , 其发电效率为10% , 不考虑其他衰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为α衰变 B、经过44年,该核电池中的放射性同位素94238Pu有一半发生衰变变成了92234U C、该核电池在第一年内释放的核能约为3×1017J D、该核电池在第一年内亏损的质量约为3×109kg
  • 12. 如图甲所示,P1 P2是同一水面上的两个波源,S是水面上的某一点,其与两波源P1 P2的距离分别是7m9mP1P2间距为10m。波源P1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波源P2振动频率f=5Hz , 其产生的简谐横波在t=0.25s时沿水面某一传播方向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P1 P2均在t=0时刻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P2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质点S为振动减弱点 C、t=1s时质点Sy轴负方向运动 D、若以P1为圆心,P1S为半径画一个圆,在该圆上有14个振动减弱点
  • 13. 1879年,霍尔(EdwinHall)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让电流I沿着y方向通过一个两维金属薄片(即薄片在z方向的厚度h相比y方向长度lx方向的宽度d很小),然后在z方向加上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霍尔发现,在薄片的x方向出现了电势差UH , 后世把这个实验现象称为经典霍尔效应。这个实验的不寻常之处在于电压和电流不在一个方向上,因此意味着出现了一种新的横向电阻,它把y方向的电流和x方向的压降UH联系起来,该电阻也被称为霍尔电阻,定义为RH=UHI。在室温和磁感应强度不大且I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方向上标号为4这侧的电势高于3这侧 B、RHh成正比 C、RHB成正比 D、RHd成反比

三、非选择题部分

  • 14. 两研究小组分别用图甲和图乙装置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甲中各器材如图所示,装置乙中含有:带有遮光条的小车容器(内有一压力传感器,可测小钢球对容器后侧壁的压力)、光电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木板、重物、直径略小于容器宽度的小钢球(忽略小球和容器之间的摩擦力)、细线。

    (1)、若图甲中所挂重物的重力视为小车的合力,若图乙中压力传感器的示数视为小球所受合力。则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满足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是(填“甲”、“乙”或“甲和乙”),同时,甲装置中需要长木板 , 乙装置中需要长木板

    A.保持水平       B.倾斜一特定角度       C.倾斜任意一小角度

    (2)、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图乙装置改变重物质量,小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记录多组压力传感器示数F和遮光时间t ,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 遮光条的宽度为d。根据测量的数据,实验小组作出1t2F图像,图像斜率为k , 则钢球开始运动的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x0=(用字母m、d、k表示)。
  • 15.
    (1)、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时,同组内两同学使用同一游标卡尺测量了同一小球的直径,操作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从放大图可见测量值偏差较大,对得最齐的线已圈出。你认为该小球直径测量值应取mm。

    (2)、小球直径记为d,悬点到小球上端绳长记为L,把小球拉开一个小角度,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稳定摆动,某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数1并开始计时,再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数2….,当数n时结束计时,总时间记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
  • 16.
    (1)、小陈所在小组对水果电池非常感兴趣,他们用图(a)中电路测量西红柿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其中电源是西红柿上插有宽为1cm的铜片和锌片,两金属片平行正对间距1.5cm , 插入深度为3cm。电流表用多用电表的0.5mA档(阻值为300Ω),电阻箱09999Ω。某次测量,电阻箱阻值为1500Ω , 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b)所示,读数为mA,多次实验,把记录的数据描在1IR图像中并用直线拟合,获得图(c),则由图像求得西红柿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两空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小明同学按下面电路图“探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跟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其中A、B两个电容器完全相同。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电容器A和电压表相连,把开关S1接1,用一节干电池给A充电,可以看到A充电后两极板具有一定的电压,记为U0

    ②把开关S1接2,使另一个相同的但不带电的BA并联。希望可以看到电压表示数变为U0的一半。

    ③继续实验,希望看到电压表示数继续减半。操作步骤已被打乱,分别为a.把开关S1接2;b.断开S1和2;c.闭合S2;d.断开S2 , 正确操作顺序为(填“A”、“B”或“C”)。

    A.bcda       B.cbda       C.cdba

    ④不断重复步骤③,小明读出电压表示数依次为U1U2U3 , 记录在表中。

    U0/V

    U1/V

    U2/V

    U3/V

    。。

    1.50

    0.65

    0.25

    0.10

    。。

    理论上每次电压值应该减半,看表分析实际数据与理论值出现差异的最大可能原因:

  • 17. 如图所示,固定的直立绝热容器由上细下粗的两个圆筒拼接而成,底部密封,顶端开口。上方细圆筒内部高度为8h , 下方粗圆筒内部高度为4h,h=10cm。其中有两个轻质且厚度不计的活塞A、B各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记为气体Ⅰ和气体Ⅱ,活塞A绝热,活塞B导热,均能沿筒壁无摩擦滑动。活塞A、B的面积分别为S和4S,S=30cm2。初始时,气体II温度为T0=300K , 两个活塞均距离两圆筒拼接处h。当电阻丝缓慢加热时,两活塞缓慢滑动,最终气体Ⅱ温度升高至T1=420K , 达到新的平衡。整个过程中,大气压保持不变,始终为p0=1×105Pa , 活塞A没有从细圆筒顶部滑出,不计电阻丝体积,忽略各部分因升温或压强变化引起的形变。

    (1)、气体II从T0缓慢升高至T1的过程中,气体I中分子的平均速率(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细圆筒内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I中分子的平均作用力(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温度升高至T1时,求气体II的压强p2
    (3)、已知气体Ⅰ内能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U=1.25TJ , 则气体II从T0T1过程中,求气体Ⅰ吸收的热量Q
  • 18. 一游戏装置截面如图所示,AB为足够长的倾斜直轨道,BCCD是两段半径均为R1=0.5m的竖直圆管轨道,DE为水平轨道,固定水平传送带EFv0=2m/s顺时针转动,轨道AB与圆管道相切于B处,各部分之间平滑连接,紧靠F处有一质量M=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水平面GH和半径R2=0.1m的四分之一圆弧面HI组成。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轨道AB上距Bl=0.5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圆管轨道BCD和水平轨道DE , 并冲上传送带,已知滑块的质量m=1kg,θ=37 , 传送带的长度L=3.2m ,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与其余各处阻力均不计,sin37=0.6,cos37=0.8 , 则

    (1)、求滑块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求滑块第一次通过传送带过程中,对传送带所做的功;
    (3)、求滑块冲上小车后,滑块第一次离开小车时的速度大小;
    (4)、调节传送带以不同的速度v顺时针匀速转动,试分析滑块离小车上表面GH最大高度H与速度v的关系。
  • 19. 十九世纪中叶,科学家对物理学电学量的研究有广泛兴趣。图甲改编自当年Rayleigh与Sidgwick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恒流源提供大小为I=10A的电流,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图甲中R1为可变电阻,R2为阻值0.25Ω的定值电阻,S1S2为单刀双掷开关。两个相同的线圈A、B,匝数均为N=5×104匝,半径均为k=0.5m。其中心处各有一电阻不计且上端带电刷的中心镂空导体圆盘,两者相距l=5m , 圆盘大圆半径r1=0.3m , 小圆半径r2=0.1m , 如图乙所示。圆盘套在一根薄壁轻质中空的金属转轴上并和它固定,转轴薄壁厚度d=1mm , 电阻率ρ=π×105Ωm。一足够长且不计粗细的轻绳一端缠绕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M=0.05kg的重物。已知一匝电流为I的线圈在中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μ0I2k(其中μ0=4π×107N/A2为真空磁导率,k为线圈半径),圆盘处可看作匀强磁场。实验开始时装置开关S1S2分别置于ac。由静止释放重物,从左往右看转轴为顺时针转动。假设装置中A、B线圈产生的磁场互不干扰,不计一切阻力,计算时将π210

    (1)、比较a点和c点的电势高低;
    (2)、计算重物最终运动状态时圆盘的角速度的大小;
    (3)、重新开始实验时,将S1S2分别置于bd , 发现当物块速度v=6m/s时灵敏电流计G表的示数为0。求此时可变电阻R1大小。
  • 20. 某离子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如图甲所示,离子源能源源不断从坐标原点O沿y轴正向发射同种离子,离子质量为m , 电量为+q , 初速度v大小范围在03v0之间。以过x=L垂直于纸面的界面为边界,左侧为I区,存在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大小E0未知,右侧为II区,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大小B0也未知。其中初速为v0的离子从O点出射后立刻进入I区,在电场中偏转θ=45后进入匀强磁场,已知此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忽略边界效应,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离子重力。

    (1)、求E0B0的比值;
    (2)、求初速度为v0的离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3)、求从离子源发射的所有离子第一次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的轨迹线方程;
    (4)、如图乙所示,保持离子源情况和I区电场不变,把II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填充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方向相反且平行于y轴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界面也垂直于x轴,且整个II区均存在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II区某处放置一块与纸面垂直的足够大的测试板,离子抵达板的左侧面时会发光。沿x轴左右调节两磁场区的分界面,使得测试板在分界面右侧磁场沿x轴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时均能探测到发光直线。当分界面在某一特定位置时,此时测试板离y轴最远时能探测到的发光直线恰好在xoy平面内。此时把x=L处分界面到测试板之间的两个磁场区间宽度记为L1L2。求这种特定情况下

    L1L2的比值;

    ②发光直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