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在流体中运动》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 B、乙图:从山脚下爬到泰山之巅,自制气压计液柱高度会降低 C、丙图:塑料瓶中的水短时间内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D、丁图:人快速吸气的时候管内液面上升,快速吹气的时候管内液面也上升
  • 2. 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火箭升空 B、轮船安全航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C、飞机飞行时机翼产生的升力 D、高铁站台的安全白线
  • 3. 看似“轻”的空气,却有很大作用。以下事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塑料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 B、用吸管吸饮料 C、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D、火车进站时,人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 4.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对下列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书包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气压越高沸点越低的特点 C、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 D、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压强越小
  • 5. 以下关于压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1中火车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2中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 C、人拿着图3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下到山上,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小 D、4中火车站台边缘标有安全线,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 6. 如图所示,“龙吸水”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从物理的角度看,“龙吸水”是卷风,本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水的原因是(  )

    A、龙卷风中心流速大、压强大 B、龙卷风中心流速大、压强小 C、龙卷风中心流速小、压强大 D、龙卷风中心流速小、压强小
  • 7. 某同学一只手拿着羽毛球筒(两端开口)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球筒的上端,将羽毛球从筒中取出,如图所示,则(  )

    A、羽毛球从筒的上端出来 B、说明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C、羽毛球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D、羽毛球在球筒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向上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轿车的重力 D、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轿车的重力
  • 9. 吸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明用吸管进行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吸管的一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B、图乙:用吸管制成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时管内的水柱下降 C、图丙:用吸管自制温度计显示温度高低,利用了液体冷胀热缩的性质 D、图丁:用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的中间吹气,乒乓球会向两边分开
  • 10.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物理课本上的插图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加热的铁皮罐用冷水浇后被压扁,是因为铁皮罐内大气压的作用 B、图乙中不同深度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因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有关 C、图丙中能顶起汽车的液压千斤顶,物理学原理是帕斯卡定律 D、图丁中的家用煤气灶的灶头,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11.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甲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如乙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如丙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如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三、实验填空题

  • 12.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老师表演“隔空打物武功”的视频截图,该老师在大水缸后向点燃到蜡烛方向猛击一掌(掌不碰到大水缸),蜡烛竟然灭了,原因是受到手掌的作用,空气向前运动,手掌停下后,空气因继续从水缸两侧流到蜡烛周围,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于是产生指向蜡烛的气流把蜡烛吹灭。

  • 13.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块平板以一定的冲角(平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在空气中水平运动时,平板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FL(如图),升力公式为 FL=CL·12ρν2S (CL为升力系数,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值,ρ为空气的密度,v为平板的速度,S为平板的面积)。
    (1)、在研究某飞机机翼的CL与α的关系时,获得如下数据:

    α/°

    0

    5

    10

    15

    20

    25

    CL

    0.3

    0.6

    0.9

    1.2

    1.5

    1.3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冲角增大,升力系数。上述关系可以用图中的图线来表示(选填“甲”或“乙”);

    (2)、根据上述升力公式可知,若加快飞机飞行速度,就会使升力增大,飞机就会向上飘。若要保持飞行高度不变,就应保持飞机的升力不变,因而需要减小
  • 14. 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 管液面高度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 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丙).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再将手指移开,乒乓球(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
    (4)、小明想,能否用压强计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呢?他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明用嘴向玻璃管中吹气,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此时玻璃管内D点的气体压强为p1 , 速度为v1;小华再次吹气后,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C所示,此时玻璃管内D点的气体压强为p2 , 速度为v2 . 则p1p2 , v1v2 . (选填“<”、“=”或“>”)

    (5)、城市建设中,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工人们设计了如下方案.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电风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5. 如图所示为我国生产的一款高性能7座纯电动SUV,部分参数如表所示(g10N/kg)

    空车质量

    2460kg

    车身长度

    5022mm

    满载人员

    7人(含司机)

    满载时所有轮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

    0.1m2

    (1)、汽车在水平地面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汽车在拐弯时,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如果司机和乘客的平均质量为60kg,该汽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如果该汽车满载时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03倍,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多少?
  • 16.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汽车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品牌和外形的汽车,功能配置也很丰富很具科技成分。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气动造型设计、定速巡航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配合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高频度调节车轮制动缸的油压(每秒可达5~10次),实现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没有安装ABS的汽车,行驶中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直至被抱死。如前轮被抱死,车辆行驶方向就会失控,如果后轮被抱死,则极易出现侧滑现象。

    轿车导流板和扰流板都属于车身气动造型设计的一部分。轿车前端保险杠下方装有向下倾斜的连接板。连接板与车身前裙板联成一体,中间开有合适的进风口加大车底气流速度,这种连接板称为导流板。轿车行李箱盖上后端做成像鸭尾似的突出物,将从车顶冲下的气流阻滞一下,减慢一下气流速度,这种突出物称为扰流板。两种设计都是为了加大车受到的下压力,加大车的抓地能力。同时,我们也常看到一些不文明不安全的开车习惯。比如有些人爱开快车,让乘客和路人置于危险之中;有些货车司机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常引发交通事故;还有些人开车时随意按喇叭往外丢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1)交通部门要求乘坐小轿车的乘客必须扣安全带,其目的是避免由于给乘客带来的危害;

    (2)汽车尾部扰流板做成上平下凸的形状,可以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变。原因是高速行驶时扰流板上方气体流速 , 压强 , (前三空选填“大”或“小”)从而给汽车造成一个方向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

    (3)行驶中急刹车,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直至被抱死,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由摩擦变为摩擦,极易发生意外;

    (4)汽车轮胎上有花纹,当花纹磨损到一定程度,必须及时更换车胎,因为此时轮胎与地面间摩擦力会(选填“增大”或“减小”),极易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