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在流体中运动》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列车的轨道旁画有黄线,是警示人们当有列车高速通过时不要距列车太近,否则容易被吸进铁轨,这其中的物理原理是( )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小,气体压强较小 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大,气体压强较大 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小,气体压强较大 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大,气体压强较小2. 下列几个实验中不是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
B、
C、
D、
3. 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4. 下列如图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或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地漏防止异味﹣﹣﹣﹣﹣连通器原理 B、乙:粗管处液柱高细管处液柱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C、丙:瓶底浇冷水,瓶内水重新沸腾﹣﹣﹣﹣﹣﹣液体的沸点随气压降低而升高 D、丁: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中水不会流下来﹣﹣﹣﹣﹣﹣瓶外气压小于瓶内的气压5. 小明将两个塑料吸盘压紧后,吸盘“吸”在一起。以下“吸”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A、行驶的汽车窗帘被“吸”出窗外 B、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吸”住舌头 C、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嘴中 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可能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6. 小丽沿图示方向朝着2只纸船中间吹气,2只纸船会( )A、向左移动 B、彼此靠近 C、保持不动 D、相对远离7. 如图所示的“吸”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图甲中向两张纸之间吹气,纸会“吸”在一起 B、图乙中当大风吹来时,伞被向上“吸”起 C、图丙中等候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图丁中将吸盘挂钩压在瓷砖表面,吸盘挂钩会被“吸”在瓷砖上8. 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二、多选题
-
9. 下列事实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 B、飞机起飞——利用空气的浮力 C、抖掉衣服上的灰尘——利用惯性 D、卡车的轮胎较宽——减小压强10.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 D、起风时,屋内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11.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人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C、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12. 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红向右推墙时,墙对她有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她向左运动 B、
小汽车利用安全气囊可减小车身猛烈撞击时由惯性带来的伤害 C、
向下吹乒乓球,球不下落是因为空气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D、
塑料挂钩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把吸盘压在光滑的墙面上而不脱落
三、实验填空题
-
13. 端午前后,广东多地都会举行龙舟赛,如题图是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划桨使龙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是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所致;两条龙舟在划行过程中,常常会相互靠近,这是由于两龙舟间的水流速度较快,所致。14.(1)、实验一: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重力时出现的情景,该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 , 最小分度是牛。如图2所示,两同学各用的拉力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玻璃管内红墨水液面上升,原因是。如图乙是一个气压计,当把此装置(温度不变)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红墨水对瓶底产生的液体压强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瓶底对水平地面压强(假设g不变)(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5. 现代汽车都采用流线型设计,这种设计在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车速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轿车高速行驶时,常常有“漂”的潜在危险。请你简要说明轿车高速行驶时“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