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探索宇宙》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 (   )                                                    

    A、彗星 B、卫星 C、行星 D、恒星
  • 2.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根据银河系直径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 3. 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如图所示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 C、用力挤压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
  • 5. 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如图是陈列在大洋湾景区内的青铜制“浑天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要成就。时至今日,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B、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没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D、宇宙中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地球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 6. 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质子、电子、银河系、太阳、地球、月球 B、质子、原子核、中子、太阳、地球、月球、银河系 C、电子、原子核、原子、月球、地球、太阳、银河系 D、原子、原子核、质子、月球、太阳、地球、银河系
  • 7. 以下事例中所用科学方法相同的是: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②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④把原子核式模型与太阳系的行星绕日模型做比较  ⑤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
    A、①与③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①与③与⑤

二、实验填空题

  • 8.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察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察结果,可估算宇宙的年龄T,其计算式为T=   . 根据近期观察,哈勃常数H=3×102m/(s•l.y.),其中,光年(l.y.)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可估算得宇宙的年龄约为  亿年.

  • 9. 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物理课本上用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 10. 春暖花开,游客们远远地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现象;“天宫课堂”航天员老师王亚平用水搭建了一座液体桥(如图),水能在两塑料板间连接成桥,是因为;中国航天的伟大征程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在地球、月球、火星、太阳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各种原子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是由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周围的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 11.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当一列火车迎面驶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会升高(即声波的频率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降低(即声波的频率降低),这一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光同样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当一个光源靠近我们或离我们远去时,我们观测到它发出的光的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声音发生多普勒效应的规律相同.

    20世纪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几乎所有远处星系发出光的频率都向红光方向偏移,称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哈勃研究了24个距离已知的星系,由它们进行的速度v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的图象,如图所示,并据此,得出它们退行的速度v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的关系﹣“哈勃定律”.

    为解释哈勃定律,科学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大爆炸后各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远离我们而去.

    (1)、鸣笛的火车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频率 (升高/不变/降低);

    (2)、天文学家哈勃观察到,几乎所有远处星系发出的光的频率都向 (红光/紫光)方向偏移;

    (3)、由文中“红移”现象推知,红光的频率 (大于/等于/小于)紫光的频率;

    (4)、根据短文可知,“哈勃定律”的内容是   ;

    A.所有星系都在靠近我们而来

    B.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C.所有星系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星系退行的速度正比于它们离我们的距离

    (5)、根据哈勃的观察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关于短文图象中四种星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星团的速度相同

    B.长蛇星系团的速度最大

    C.室女云星团的速度最大

    D.长蛇星系团的速度不断变大.​

三、解答与计算题

  • 13. 用图形、大括号或表格描述你所认识的宇宙的结构.

  • 14. 谈谈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15.   1920 年观测到,金牛座附近的蟹状星云(如图)对地球的视角正以每年 0.21 角秒的速度膨胀,当时的视角为 180 角秒.似乎巧合的是,我国在宋代至和元年(公元 1054 年),就在同一位置,观测到一颗“客星”(即原来看不见而突然出现的亮星,天文学上叫做新星或超新星).以上数据是否能大致支持这样的结论,即现在的蟹状星云就是在公元 1054 年我国观测到的那颗“客星”爆发后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