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小青同学得了流感,他自己到药店里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A、这种抗生素药力不够 B、抗生素失效了 C、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2. 在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HIV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下列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埃博拉”之所以令人“闻之变色”,是因为抗生素对它不起作用。“抗生素”是 ( )A、某些病毒产生的能杀死真菌的物质 B、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 C、病毒繁殖后的产物 D、细菌、真菌都能产生的物质,能杀灭病毒4. 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下列关于疫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冠病毒 B、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内抗体可用于治疗其他患者,属于特异性免疫 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5. 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大量人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C、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6. 血吸虫的幼虫生活在一些淡水湖泊中,幼虫在水中游动,遇到动物时,即可钻破动物皮肤进入动物体内,寄生在动物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同时对寄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血吸虫病属于 ( )A、体表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呼吸道传染病7. 某医院接收了一位H7N9禽流感病人后,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餐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 )A、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C、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8.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乙类传染病,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 )A、飞沫、空气 B、饮水和食物 C、蚊虫叮咬 D、接触9. 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甬城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染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10.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为由细菌A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①②③表示三类人群的转变途径,乙和丙是健康人,与乙相比( )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B、甲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①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二、填空题
-
11.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近期,我国甲型流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型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含有该病毒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资料二:抗生素能杀灭或抑制某些细菌,但不能杀死病毒。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少数耐药菌。使用抗生素时,普通细菌被杀死,耐药菌却存活下来。随着抗生素的持续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菌群失调,药物不良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1)、在甲流流行期间,为防止病毒感染,医生建议大家要科学佩戴口罩,据此判断甲流属于(填“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2)、对患者进行治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其属于。(3)、根据资料二,耐药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填“适应”或“影响”)。12. 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13. 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2)、该实验的变量是;为减小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值。(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 , 防护能力最强的是口罩。(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填“重复使用”或“扔进专用垃圾桶”)。14. 流感是秋冬季曾发疾病,奥司他韦类药物在肝脏中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再进入呼吸系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从而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从流感流行的条件分析,流感患者属于。(2)、奥司他韦活性代谢产物从肝脏进入到肺部,需要经过心脏次。15. 2014年,“埃博拉”成为全球多家知名新闻媒体列举的年度十大热词。《科学》杂志将其评为“年度崩溃事件”。有关“埃博拉”的消息至今依旧牵动人心。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②处填写。(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作用是。
(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这种免疫类型为(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4)、上述实验中,若要测定该埃博拉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疫苗恒河猴患病的情况。(5)、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6)、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序号)。三、实验探究题
-
16. 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 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
②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
【制作泡菜】 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
【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 (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组别
盐水浓度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甲坛
4%
3.2
3.8
3.5
3.4
3.2
乙坛
6%
5.5
4.0
1.8
1.31
1.2
丙坛
8%
2.0
1.8
1.4
1.1
1.0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3)、分析数据,从健康角度看,应(提出一条建议)。(4)、小柯在 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17. 研究表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高风险因素。为此,科学家研发了 HPV 疫苗,以有效地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1)、 右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该图信息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龄段是。(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2)、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 HPV 疫苗属于。(3)、 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