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物体的浮与沉》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ρ>ρ),关于轮船受到水的浮力和船身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船身上浮 B、浮力不变,船身下沉 C、浮力变小,船身上浮 D、浮力变小,船身下沉
  • 2.  如图所示,“梦想”号是一艘具备海域11000m钻探能力的科考钻探船,满载时排水量为3.3×107kg , 可抵御16级台风海况。(江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海水密度近似取1.1×103kg/m3 , g取10N/k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钻探船可适当提高重心来抵御台风 B、“梦想”号满载时所受浮力为3.3×107N C、水面下11000m处海水的压强为1.21×108Pa D、若满载的“梦想”号从珠江驶入南海,其所受的浮力变大
  • 3. 下列设备和器材中,利用浮力的是 (  )
    A、潜水艇 B、气压计 C、抽水机 D、铅垂线
  • 4.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图甲,塑料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上 B、图乙,排水管的U形回水弯 C、图丙,菜刀的刀刃磨得很薄 D、图丁,木制的船只漂浮在水面上
  • 5. 如图所示,这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 B、“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潜水艇”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不变 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
  • 6. 2024年5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圆满完成首次试航。福建舰拥有全球唯一得中压直流电磁弹射器,能够搭载歼﹣35双发隐身舰载飞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受力向前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起飞时,飞机处于平衡状态 C、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飞机离开甲板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因为飞机质量不变,所以飞机的惯性不变

二、多选题

  • 7. 如图所示,将材质不同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在水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三个小球的质量一样天 D、甲球的密度比丙球的密度大
  • 8. 周末,小富帮妈妈洗菜做饭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而西红柿沉在盆底,如图乙,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B、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D、放入茄子后水对盆底的压强增大
  • 9. 对图中四个物理情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热气球升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 B、图乙中,砌墙挂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C、图丙中,托盘秤称物重,是利用弹簧的塑性 D、图丁中,锤头越钉越紧,是利用锤柄的惯性
  • 10. 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下列有关该潜艇说法正确的是(   )
    A、核潜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B、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上浮时,所受浮力会逐渐变大 C、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下潜时,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 D、漂浮在水面的核潜艇所受的浮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1. 某潜艇在海面下隐蔽地跟踪某个目标, 现根据战时需要上浮或下潜 (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在下潜过程中潜水艇所受重力为G1 , 浮力为F1; 在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为G2 , 浮力为F2 。则 ( )。
    A、F1<F2G1=G2 B、F1=F2G1>G2 C、F1>G1F2<G2 D、F1<G1F2>G2

三、实验填空题

  • 12. 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小明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当用力捏外面大瓶子,使小瓶中的水质量 ,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从而“浮沉子”会向下运动,松手后,小药瓶又会上升,这个装置可用于演示(“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制作时,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会导致手捏大瓶时

  • 13.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如图所示) , 依靠小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若楠竹的质量为10kg , 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N , 则此根楠竹所产生的浮力为N ,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m3

  • 14.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如图所示。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

      

    (1)、用物理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
    (2)、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

四、解答与计算题

  • 15. 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栓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象。求:

    (1)木块的重力为多少?

    (2)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多少?

    (3)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 16. 俗话说“瓜浮李沉”,小华决定亲自做实验来检验。他在水缸中盛满水,把西瓜轻轻放入水中,西瓜果然漂在水面上,同时还排出了5kg的水。取g=10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1)西瓜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西瓜的重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