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柳州市部分校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

  • 1. 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波光粼粼 B、冰雪消融 C、蜡炬成灰 D、大浪淘沙
  • 2.  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O2 B、N2 C、CO2 D、H2O
  • 3. 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需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
  • 4.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赤铁矿 D、不锈钢
  • 5. 下列是小明进行化学基础实验训练时的几项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取用固体
  • 6.  今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航天制造需要用到钛合金,工业上可用四氯化钛(TiCl4)生产钛。已知TiCl4中氯为1价,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 7. 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
    A、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B、就地丢弃废旧塑料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 8. 化学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D、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出现
  • 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用来计算时间。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铷的原子序数是37 C、铷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7 D、“Rb”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 10. 广西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正确的是
    A、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里 B、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都能防止生锈 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 1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填写档案最好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油锅起火了可以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观察到家中燃气灶燃烧火焰为黄色、锅底发黑时,可调大进风口 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马上打开排气扇,并立即拨打119报警
  • 12.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捣熟”是物理变化 B、“水淘”时色素的溶解性为化学性质 C、“布袋”起过滤作用 D、“阴干”过程中水分子间隔改变
  • 13.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B

    野炊烧火时把木柴架空

    增加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得更旺

    C

    拖地可以用洗衣服的水

    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D

    把自来水煮沸再喝

    降低水的硬度

    A、A B、B C、C D、D
  • 14. 黄璐琦院士团队在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毛茛科黄连属新物种并命名为环江黄连。小檗碱C20H18NO4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关于小檗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檗碱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 B、由C、H、N、O四个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336 D、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
  • 15.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反应类型 D、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 16. 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X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把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金属X可能是铜 B、金属Z可能是铁 C、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D、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Y、Z、X
  • 17. 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是学习化学的目标要求。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宏微结合: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分子结构不同 B、守恒思想: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10g C、证据推理: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分类观念:氧化镁、二氧化硫、高锰酸钾都属于氧化物
  • 18.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或预期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CO2能与H2O反应

    C.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一周后,U形管中红墨水会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

    A、A B、B C、C D、D
  • 19.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反应过程的是

    A、等质量的镁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Fe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
  • 20. 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镁条燃烧的实验,相关信息见卡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4.8g打磨干净的镁条在陶土网上方点燃,使镁条完全反应(假设Mg只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陶土网上的白色固体为4.8g

    ①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等于生成MgO的质量

    ②称量到的Mg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92g

    ③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等于未称量到的MgO的质量

    ④未称量到的MgO的质量为2.4g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气
    (2)、氢元素
    (3)、钾离子
    (4)、五氧化二磷分子
    (5)、3个硫原子
  • 22. 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金刚石   ③氖气   ④活性炭   ⑤钛合金

    (1)、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2)、常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3)、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常用作电光源的是
    (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23.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请回答下列关于水的问题。
    (1)、在自来水净化中,常用明矾作混凝剂,其作用是使悬浮杂质从水中(填“吸附”“沉降”“过滤”“蒸馏”)出来。
    (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性杂质,过滤时会使用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3)、如图,用净化的水探究“水的组成”。

    ①图甲实验证明氢气具有性。(选填“可燃”或“助燃”)

    ②按图乙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c管中剩余液面的高低顺序为(填序号,由高到低排列)。

    ③关于上述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图甲实验利用“合成”的思想证明水的组成

    B.图乙a管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

    C.两实验均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24.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发展“风光储氢”(即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它的优点是(请任写一个)。
    (2)、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LiFePO4FePO4+Li。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关于“碳中和”,我国科学家充分发挥聪明智慧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碳中和”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                                          B.可以采取捕集、利用和封存CO2等措施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4)、2023年,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在珠江口盆地开钻。该“回注井”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后,慢慢溶解在地层水中,进而与岩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反应生成一种碳酸氢盐矿物,请写该碳酸氢盐的化学式(填化学式)。
  • 25. 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升高”或“降低”)。

    ②青铜是由铜、锡熔合制成,相比于纯铜的质地柔软,青铜的硬度(填“更大”或“不变”或“变小”,而更广泛的应用于农具和兵器的生产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科技助力文物发掘,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④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2)、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锈蚀物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无害锈是一层致密薄膜,如铜绿;有害锈含氯,可加快青铜器锈蚀。锈层成分如图所示。有害锈的主要成分CuCl中的Cu的化合价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CuCl和粉状锈均是有害锈                    B.形成铜绿的过程中有CO2H2O参与,与O2无关

    C.青铜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未变化       D.保护青铜器最重要的是防氯

  • 26.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SiO2 , 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取铝实验测定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

       

    (1)、通过该流程图的信息,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难溶于水的固体 B、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氧气反应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3)、写出AlOH3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计算该兴趣小组所选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7.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槽内的水变红,其原因可能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装置C做发生装置,与B装置对比,C装置的优点是。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G(填“b”或“c”)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制取甲烷,选择制取较纯净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 28.

    伍角硬币的材质由“钢芯镀铜”合金改为“钢芯镀镍”合金。某兴趣小组对硬币中的铁、铜和镍(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

    【活动性强弱】

    (1)猜想①:Ni>Fe>Cu

    猜想②:________;

    猜想③:Fe>Cu>Ni

    【验证猜想】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把打磨过的镍片放入稀硫酸中

    有气泡产生

    镍片先打磨的原因是________,猜想________不正确。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显+2价的硫酸镍,写出硫酸镍的化学式________。

    (2)把镍片浸入__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①不正确,猜想②正确

    【拓展延伸】

    (3)探究实验后,小组同学又用铜片、硫酸镍溶液和________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应用反思】

    (4)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B. 金属的抗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讨论交流】

    (5)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滤渣中含有两种或三种固体
    B. 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C. 滤液中一定含ZnNO32 , 一定不含AgNO3CuNO32
    D. 滤液中一定含ZnNO32 , 可能含AgNO3CuNO32

四、计算题(共6分)

  • 29. 工业上用12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吨?
    (1)、该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吨;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列式计算生产的生铁质量(需有完整解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