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东方外语实验学校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学情调查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45分)

  • 1. 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A、H2SO4 B、HNO3 C、NaHCO3 D、HCl
  • 2. 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含有氢元素 D、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 3.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 4. 下列物质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CO2 B、Fe2O3 C、H2SO4 D、Na2CO3
  • 5.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 6. 益生菌能够维持皮肤上菌群平衡,它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利于生长.因此皮肤的酸碱度宜保持在
    A、pH<1 B、4.5<pH<6.5 C、8<pH<10 D、pH>10
  •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 8. Ca(OH)2K2CO3溶解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B、40℃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C、40℃时,Ca(OH)2溶解度比K2CO3溶解度大 D、40℃时,琴琴同学将0.14gCa(OH)2放入100g水中得到100.14g溶液
  • 9. 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

    B.读数

    C.混合

    D.搅拌

    A、A B、B C、C D、D
  • 10. 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故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改变条件,使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12. 下列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13. 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 质

    共 性

    特 性

    A

    CO、CO2

    常温下,都是气体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

    H2、CO

    都有可燃性

    H2有毒,CO无毒

    C

    浓硫酸、浓盐酸

    水溶液都显酸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

    KMnO4、H2O2

    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

    常温下KMnO4是固体、H2O2是液体

    A、A B、B C、C D、D
  • 14. 用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像表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c段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点溶液为无色 C、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 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 15. 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小惠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2O,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B、废液处理后,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NaCl C、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消耗NaOH的质量大于盐酸的溶质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六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55 分)

  • 16. 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物质类别,其性质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酸一般具有酸性,在水中能够电离出。常见的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和水,盐酸与氧化铁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这个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请写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碱通常具有碱性,在水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常见的强碱,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重要用途。氢氧化钙(Ca (OH)2)俗称 , 它的水溶液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在农业上,硫酸铜(CuSO4)和混合制成的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其主要利用了硫酸铜能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写出制取波尔多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阅读科普短文。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首要目标产物是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CO2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写一条)。
    (5)、液体燃料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乐俊宇同学想要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3)、干燥CO2气体,从E中的口通入。若将E装满水收集纯净的氧气气体从口通入。
    (4)、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倒入装置F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模拟海洋生态系统如图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俊宇向生态箱中通入CO2 , 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现象为

    ③测得生态箱内pH值下降,原因是

    ④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

  • 19.

    《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完成下面小题。

    Ⅰ.制盐。“布灰种盐”的场景如图所示。

    (1)“先日撒灰”。古人在预计晴天有雾的前天,在海边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K2CO3属于 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日中扫盐”。布灰后,海盐水渗入草木灰,经过日晒的草木灰中出现海盐颗粒。海盐析出属于 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布灰种盐”获得海盐。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Ⅱ.造纸。竹子造纸的流程如下:

    (4)“浸泡”的目的是软化纤维。竹子含有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

    (5)“捞纸”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        (填字母)操作相似。

    A. 溶解B. 过滤C. 蒸发

    (6)“蒸煮”时,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和草木灰水[主要成分为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钾[KOH]。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Ⅲ.炼锌。古代炼锌原理与泥罐结构如图所示,锌的熔点为419.5℃,沸点为907℃。

    (7)煤属于 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8)ZnCO3在300℃时分解为ZnO,反应区将ZnO转化为Zn的物质是 ________。

    (9)冷凝区中,锌由气态变为液态。该过程 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0)“泥封”的目的是 ________。

  • 20. 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已知:Zn的冶炼温度为904℃,Zn的沸点为906℃。)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结合已知信息,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是
  • 21. 镁是一种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MgCl2()__Mg+Cl2。请计算:
    (1)、MgCl2中镁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应用此法制备48t镁,至少需要消耗MgCl2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