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单元测试(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2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整理了下面的知识要点,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领域
表现
政治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政治腐败;李自成起义
对外关系
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闭关自守
文化
八股取士;文字狱;进步思想产生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中国社会面临严重危机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2. 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部分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第一章 铁血丹心御外侮——古代篇
第一节 戚继光抗击倭寇
第二节 ▲
第三节 康熙发动雅克萨之战
……
A、鉴真东渡日本 B、铁木真统一蒙古 C、郑和七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3. 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派遣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时间跨度长且规模浩大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发展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4. 我国古代历朝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图所示是历朝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这一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吉林5. 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事件,中外冲突升级。从“友好往来”到“冲突升级”的变化,说明了明朝( )A、外交从开放走向封闭 B、国力由强盛走向衰退 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D、抵制西方列强的入侵6.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丞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因此,明太祖 ( )A、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B、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7. 下面的示意图表明清朝面临的状况是( )A、空前繁荣 B、思想禁锢 C、危机四伏 D、政权更替8. 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与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和葱岭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军政事务。这折射出清朝致力于( )A、加强东南区域的管辖 B、稳定西南地区的政治局面 C、巩固西北边疆的统治 D、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9. 明朝后期的赋税,主要由地方官员征收,而地方官员往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加重百姓的负担,或者为了躲避朝廷的责罚,虚报赋税的数额,导致了赋税的不公平和不准确,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里论述的是( )A、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C、明朝灭亡的直接结果 D、清朝建立的原因10.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11. 观察下列曲线图的形式,对明清科技水平“落后”,解释正确的是( )A、图 1 B、图 2 C、图 3 D、图 412. “诗史互证”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独特方法。以下诗句能够佐证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13. 明清时期,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戏曲主人公,如《雷峰塔》中精通商道、向往世俗婚姻的白娘子。这一现象源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 B、女性地位提高 C、作者个人喜好 D、君主专制衰落14. 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并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 )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 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5.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引进的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作物,在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地方大量栽培,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700年,清朝人口1亿,到1800年已经超过了3亿。以上变化说明A、中国发展得益于新航路开辟 B、新航路开辟打开中国大门 C、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交流 D、中国开始进入世界强国之列二、材料分析题
-
16.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摘自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二 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高级文武官员遇缺请旨升补,都由军机大臣开单请旨。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1)、材料一中,朱元璋立下“不许立丞相”的祖训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措施带来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设立军机处的作用。(3)、清朝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材料三中的诗句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统治者的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17. 传统文化·亮眼世界。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项目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任务驱动】
(1)、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历史建筑·时代特征”为主题,准备了下面两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筑进行布展。
请你分别说明两个建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2)、二组同学以“历史典籍·时代印记”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典籍设计展览。①《本草纲目》 ②《西厢记》 ③《桃花扇》
④《三国志通俗演义》 ⑤《农政全书》 ⑥《西游记》
⑦《红楼梦》 ⑧《天工开物》 ⑨《水浒传》 ⑩ 《长生殿》
请将上面典籍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展板写出结语。前言
为纪念曹雪芹诞辰310周年,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
科技成就·集古大成
展板二
小说作品·铸就经典
展板三
戏曲艺术·演绎传奇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