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单元测试(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2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方孝孺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反映了元朝的( )A、疆域广大 B、民族交融 C、汉化政策 D、四等人制2.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高潮。以下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
①……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②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关汉卿《窦娥冤》
A、汉赋和唐诗 B、唐诗和宋词 C、宋词和元曲 D、元曲和小说3. 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了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地方官员丧失权力 C、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D、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4. 历史故事会上,一组同学讲述了某位历史人物的三个典故:“扳倒井”“衮龙桥”“杯酒释兵权”。他们还可讲述的关于这位人物的典故是( )A、黄袍加身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耻 D、岳母刺字5.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6.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商品种类繁多 D、交子开始使用7. 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8. 有同学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期也从国外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中引进的吗?( )A、波斯 B、新罗 C、天竺 D、越南9.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见图)。交子的使用体现了(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农业经济发达 B、商品经济繁荣 C、手工业水平高 D、对外贸易频繁10. 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金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结束上述局面实现各部统一的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11. 某班同学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以下环节模拟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应用流程。这项活动有助于了解( )A、两汉时期的造纸工艺 B、北宋时期的科技创新 C、南宋时期的航海技术 D、宋元时期的军事变革12. 谚语、民谣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具有史料价值。某朝代出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苏湖熟,天下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等谚语、民谣。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该说,宋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二 元代行政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治理国家的认识。14. 经济发展是历朝历代重点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A、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B、两宋时,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C、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大意:到赶集的日子,以太阳到中间时击鼓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们就聚集在一起;太阳落下去的七刻前击钲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就散了。)——摘编自《唐六典》
D、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示工具的用途,并概括它们的共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手工业比唐朝手工业更兴盛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和宋朝对“市”管理的不同。说说东京(今开封)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