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题专项训练(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20 类型:一轮复习

一、材料分析题

  • 1. 唐宋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曲辕犁

    这种犁改直辕为曲辕;直辕前及牛肩,曲辕只要连接到牛身后的犁盘上就行了。它可以回转自如,而且只用一头牛牵引……奠定了我国后来长期使用的旧式步犁的基本形制。

    ——摘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材料二 宋代民营手工业普遍崛起,而且日趋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例如陶瓷业,除钧窑、汝窑等少数官窑以外,绝大多数均属民窑性质,南宋江西景德镇有瓷窑300余座,全部都是民营企业。众多手工业不再依附农业而存在,其产品是专为销售而生产的。为了打开销路,当时不少产品出现了类似商标的标记。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材料三 宋朝发生了一场涵盖农业、水运、货币、都市化和科技等方面的“经济革命”。宋朝具有极其发达的漕运系统,水网分布全国,水路取代陆路成为主要的货运方式。此时出口商品的供给地移至东南地区,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

    ——摘编自高雅婷、代谦《河流上的繁荣:宋朝水路运输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曲辕犁的用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的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2. 某校七年级(1)班正开展一场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领域】

    材料一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材料二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努力经营边疆地区。清廷统一台湾后,在此设府县,派兵驻守。……

    —摘编自马汝珩、赵云田《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简论》

    【经济领域】

    材料三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市镇经济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使得大批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入市场,其种类多样非前代所能比,并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联系网,商人之间可以互通联结,他们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壮大势力,结成联盟。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文学领域】

    材料四 明清时期文化发展总的特点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在中央对政治制度改组的举措。图A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为巩固边疆在我国东南、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概括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有何重大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图B与清朝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4)、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哪一新的剧种出现能证明“艺术繁荣”? 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图A人物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图B人物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州设置(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图C人物于年称帝,建立明朝,为监视官民,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掌管侍卫、缉捕、侦查、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代设置军机处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历代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策略。
  • 4. 某校七年级(2)班展开以“元朝的统一与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现统一】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

    —摘编自赵永春《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

    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

    【边疆治理】

    材料二 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方式,其中的一种类型是:历代中原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统治,并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摘编自《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民族交融】

    材料三 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科技文化】

    材料四

    图 A 转轮排字法示意图

    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材料五 到了南宋,西北陆路交通受阻……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大多数分布在南洋群岛及亚洲东南、南部、西南部的沿海地区。……元代使用统一的货币,遵奉着同一的政令,陆运、河运和海运畅通无阻,无远不至。东欧、西亚、非洲、日本、朝鲜、南洋各地,都有商队、使团来到大都。与泉州有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近百个。……与中原的“重农抑商”观念不同,元代实行的是重商政策,对外贸易开放,无论水陆均“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现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元朝在加强地方管理上实施了什么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这些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元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台湾? 
    (3)、材料三中所述的“新的民族”是哪一个民族? 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4)、图A转轮排字法的发明者是谁? 依据材料四,概括元曲艺术的鲜明特点。
    (5)、依据材料五,概述元代对外贸易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五,请你为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 5.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1)图1所示石器证明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这些石器能反映出北京人从事哪些活动?图2遗址的挖掘有利于我们研究哪个朝代的历史?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二: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弭射日”“愚公移山”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传说中炎帝、黄帝有很多发明,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为什么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文物中的历史】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3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4)围绕“探寻历史的途径”这一主题,拟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6. 掌握学史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有效的学习历史这门科目。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设计了“运用学史方法。追寻历史足迹”的项目化主题学习方案,下面是他们准备展出的项目成果,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题目。

    展板一【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探导中华文明的起源】

    1986年良诸古城遗址出土了一套玉钺(左图)。钺形由斧转变而来,木柄木柄嵌玉髹漆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于神人兽面像的冠帽,钺身两面刃部上角均有良诸神人兽面纹图案,刃部下角均有神鸟图案。考古学家整体复原墓葬后发现,这是地位尊贵的墓主人随葬品,是威仪和权力的象征。良诸古城遗址的发现,证明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

    展板二 【制作朝代更替图示·归纳时代发展的特征】

    展板三【分析历史地图变化·包含丰富时空信息】

    (1)、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整理的良渚古城遗址的文物。请你参照示例一,完成示例二的内容。并简述我国历史学界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示例一 信息:钺身两面刃部上角均有良渚神人兽面纹图案,刃部下角均有神鸟图案。

    推断:这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示例二 信息:(玉钺)这是地位尊贵的墓主人的随葬品,是威仪和权力的象征。

    推断:

    (2)、下面是第二组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图示。写出①②③处所缺的内容。从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3)、下面是第三组同学整理的春秋和战国形势图。对比两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总结学习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