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1.3 动能和势能(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科学家中,为纪念他的贡献,以其名字命名“功和能量“单位的是(  )
    A、牛顿 B、焦耳 C、瓦特 D、帕斯卡
  • 2. 一只垒球以某一速度飞向木栅栏,会被木栅栏弹回来,而一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撞向这一栅栏, 木栅栏就会被汽车撞坞, 这是因为汽车 ( )。
    A、具有较大的势能 B、具有较大的动能 C、具有较大的弹性 D、具有较大的功率
  • 3. 一个中学生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在篮球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 4. 古代战争中,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石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B、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巨石在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巨石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 5. 如图所示是初二学生跳远的情景。若不考虑空气阻力,该同学(  )

    A、起跳前加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起跳后所受重力为零
  • 6.  4月26日我省举行了首届中学生自制水火箭比赛。参赛选手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火箭能起飞是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B、水火箭受到的重力不变 C、水火箭的动能一直增大 D、水火箭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 7. 小明利用斜面分别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实验效果明显,甲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粗糙,乙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光滑 B、甲、乙两个实验中,利用斜面都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C、甲、乙两个实验中,小球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甲实验中小球刚开始下滑时具有的机械能相等,乙实验中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 8. 跳水是我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中国跳水队被誉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板跳水包括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小 B、腾空而起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运动员在最高点的动能最大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9.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十年禁渔”对修复长江生态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时隔30年,江豚再现长江,如图是江豚跃出水面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江豚跃出江面减速上升过程,动能不变 B、江豚跃起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江豚从高处落回江面过程,重力势能不变 D、江豚在海里下潜过程中,动能一定变小
  • 10. 科普活动中,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自动爬坡”实验,惊艳了全场。该实验如下:将一个用轻质泡沫做成的圆环,轻轻放在一个斜坡上,结果发现圆环不但没有滚下,反而加速滚上了斜坡。揭秘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内部镶嵌了一个小铁块的圆环,在圆环加速滚上斜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 11. 下列现象中,要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射出的箭仍继续向前运动 C、跳远运动员起跳要用力蹬踏板 D、短跑运动员采用蹲式起跑

二、填空题

  • 12. 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蕴藏着大量的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能.
  • 13. 如图所示,小孩滑滑梯时,从滑梯的顶部匀速滑动到地面的过程中,它的动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如图所示,这是一幅撑竿跳高的图片。关于撑竿跳高运动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运动员对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问题2:运动员离开竿后从空中最高处落地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 15. 2024年年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热出圈,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去东北打卡,当游客脚踏滑雪板从斜坡上匀速滑下来时,其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滑过终点时,游客由于很难立即停下来。

  • 16. 如图所示,神舟16号飞船搭载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顺利点火升空的过程中,三名航天员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神舟16号飞船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7. 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是指用多股蚕丝做弓弦,拉弦把箭射出去,是把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能;经验表明,弦拉得越长,同样的箭射得越远,这说明弦的弹性势能与有关。
  • 18. 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 , 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比较两次实验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19. 太原市天龙山景区有一个怪坡,名曰天龙山怪坡。怪坡长约百米,过往汽车在坡底熄火后,仍能自动爬上“坡顶”,且速度也越来越大。站在科学的角度,你认为如果该路段是上坡,熄火的汽车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此现象,原因是 

三、作图题

  • 20. 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挂一个单摆,放手后摆球沿弧abcd来回摆动,请标出小球势能最大的位置并涂黑。

四、实验探究题

  • 21.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铝块ABC(质量为mA=mB<mC) , 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铁钉插入泡沫的相同深度,分别将三个铝块由空中静止释放撞击铁钉,铁钉进入泡沫如图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甲、乙实验说明 ;比较 实验的情况,说明铝块位置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3)、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 22.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HH>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钢球滚到斜面底端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钢球具有;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3)、由图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
    (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不可行,原因是

五、简答题

  • 23. 如今交通事故频发,造成重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1)、超载有什么危害(列举一条)
    (2)、请你举例说明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伤害,我们该怎么做,至少举例两条。